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2271|回复: 10
收起左侧

[讨论] 秸秆发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5 1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谈谈完全用秸秆发电可行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5 祝节日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5 17: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国首个秸秆混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 x( H. f9 R# w+ }
! S' @0 G1 o3 @/ h# D0 ^. M! {
    12月16日,我国首个秸秆与煤粉混烧发电项目在十里泉发电厂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1 s" I) {. E0 w, J: p/ q* ~
    一、十里泉秸秆混烧发电项目概况
8 |0 u8 y2 p+ {6 u8 S" @* y    十里泉发电厂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是华电集团下属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国际)的主力电厂之一,总装机容量约130万千瓦。其中,30万千瓦机组2台,14万千瓦机组4台,12.5万千瓦机组1台。5 h2 p# o8 l9 M) z) b; l
    目前,秸秆混烧发电技术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华电国际十分关注秸秆混烧发电技术的发展,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潜在的巨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下半年开始,华电国际在北京龙基电力公司的协助下,对常规燃煤锅炉掺烧秸秆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讨论和分析。引进了丹麦BWE公司的技术设备,对十里泉发电厂1台14万千瓦机组的锅炉(400吨/小时)燃烧器进行了秸秆混烧技术改造。; S2 r7 q- |+ R5 v0 t
    该项目由山东省工程咨询院编制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2004年10月经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核准,2005年5月开工建设,11月底经调试进入试运期。通过近一个月的带料运行试验,实现了秸秆混烧发电项目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为秸秆掺烧发电改造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9 S- p. s" D. L' \9 B
    二、十里泉秸秆混烧发电的工艺技术4 w& H: d) q' _4 U6 c( x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是常规火力发电的三大主机。秸秆混烧发电从锅炉加热蒸汽之后的工艺技术与常规火力发电基本相同,只是在燃料输送、锅炉燃烧器设计与制造方面有所不同。按丹麦BWE公司提供的技术经验,现有火电厂改为秸秆混烧电厂,秸秆掺烧按热值计算一般不超过20%,关键问题要解决秸秆粉末透气性,防止引起输送管道堵塞的问题。# u8 o6 F9 N* s; R( E5 \
    十里泉秸秆混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增加了1套秸秆收购、储存、粉碎和输送设备,2台从丹麦BWE公司进口的输入热负荷为3万千瓦的秸秆专用燃烧器,并对供风系统及相关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锅炉改造后原有系统和参数不变,既可实现秸秆与煤粉混烧,也仍可单独烧煤。预计年消耗秸秆10.5万吨,可替代原煤约7.56万吨。
7 M+ n* V/ j/ `' Q2 q    三、发展秸秆混烧发电需要解决的问题
; `6 k# F, A) @) Y' P    秸秆与煤粉混烧生物质发电是新生事物,无论从技术工艺、运营管理,还是设备制造、推广普及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需要国家制定生物质发电电价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4 n+ H6 P) k# P$ z: q$ a    目前,从十里泉发电厂秸秆收集来看,四个收购点运行情况较好,周边农民储存、零售秸秆的积极性较高,秸秆打包、分散储存和计划运输等工作安排有序,基本可以满足电厂燃用秸秆的需要。但是秸秆的收购价格逐渐走高,已由原100元/吨飚升到400元/吨,加之秸秆收购、储存、粉碎和输送所需的关键设备依靠进口,导致秸秆混烧发电成本增加。仅以十里泉为例,秸秆混烧发电成本增加约1倍,导致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此外,秸秆与煤粉混烧后,灰粉难以分离,可能会对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影响。5 e& a  C" V: [' D" \+ [
    四、十里泉秸秆混烧发电的意义和建议8 j& X# H+ y! i, |) N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作为国内第一个老机组改造的秸秆与煤粉混烧发电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发电技术,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十里泉发电厂秸秆混烧发电项目投产后,可以使周边地区3万多农户受益,年可增加农民收入约3000多万元。6 z* P6 o( ?. J0 k
    特别是我国尚有总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小火电厂,平均发电煤耗在400克标煤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0克标煤,比大型先进发电机组的煤耗高约30—40%,既是能源浪费大户,又是环境污染大户。国家产业政策将限制和逐步淘汰小火电机组,将其列为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但是,简单地关停和淘汰如此规模的小火电机组,不仅会造成大量资产浪费,还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十里泉发电厂秸秆混烧发电项目的成功,为我国小火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有利于推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0 l; Y8 U0 M! H" l    为此,要加强秸秆收购、储存和运输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推进秸秆发电技术设备的国产化和规范化,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秸秆发电技术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建议国家在生物质能发电的初期阶段,制定鼓励与支持生物质能发电的产业政策,研究相关电价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全额收购上网电量办法等,引导各种经济成份投资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清风明月008 + 6 好资料,感谢对论坛的支持!祝节日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8 18: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长治
楼上已经成功的列举了这许多.6 R8 v; k8 t+ K' V- V, p  ?7 J, B
看来是很成功的.
发表于 2008-1-8 2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龙基电力和国能生物合作,就是做此方面的,已建和在建约20家生物质发电厂。
发表于 2008-1-9 10: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秸秆主要是能源密度太低。。。' Z0 ~' A4 G0 z

7 ?6 F( e2 K% r/ h, q  B. w有季节性, V  \5 O: i1 ?* d

9 I* k* b2 ~, E$ U. p: j! j0 c: K9 m听所谓生物能源到报告,常常把所有生物能源都算进去了,包括森林覆盖率2 Y- U2 P4 u# D; @1 T  }7 i
, c4 T) Q+ l$ D( d7 O
秸秆发电,规模不会很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新洁电子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能源密度低,运输成本就大,不过,生物质能分布广泛
发表于 2008-1-10 1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现在秸秆发电是一种趋势,象凯迪等电力公司很多新建发电厂都是运用秸秆发电
! {5 X% g! u, `! z2 x2 C秸秆是一种比较好的燃料,在南方农村很多就是烧这个的。
- G4 k% k# r/ u) L但是具体效果怎么样,肯定得等建成的电厂运行以后才知道。; @# r" ^! f2 _. f6 m+ ~4 }4 T
秸秆不是也可以做成生物燃料吗?不知道两者谁更经济。
发表于 2008-1-11 2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觉得资源是一个问题!就算有这样的发电厂,秸秆也只是其中一种燃料,煤还是占大部份吧!
发表于 2008-1-12 1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秸秆发电是可行 就是生物质等
1 M( Q. I9 B8 i8 z7 k关键是研发相应的燃烧设备 和 模型才是研究的方向" |0 r  @1 i& \
不要老引进国外的技术 现在反感国内有些搞研究的 打着牌子骗钱了!
发表于 2008-1-12 2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用秸秆发电是可以的,但完全用它来发电,就要考虑发电的成本等因素了。从技术角度没问题的东西,在经济上就不一定行得通,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个人的看法是用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比单纯发电的前途要广阔得多,毕竟完全秸秆发电的电厂规模肯定不大的,发电成本一定比较高,我在电厂干过,对发电成本还算知道一点。从经济意义上没有推广这种电厂的必要。
发表于 2022-4-26 1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赣州
秸秆发电就不如做饲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