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2694|回复: 12
收起左侧

[已解决] 热处理变形的防止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1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变形,怎么样能有效的进行防止?
$ @0 w# A* m' Y) l" {) @
# `5 ?) |+ R: R2 ~: u[ 本帖最后由 mideas 于 2007-12-26 15:58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2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这个网上资料太多了
) Y2 m% ?5 Y3 j' r% g- H0 E4 z4 z: t: S, H/ E
[ 本帖最后由 mideas 于 2007-12-2 16:53 编辑 ]

浅谈精密模具的热处理变形及预防技术.pdf

82.65 KB, 下载次数: 11

模具热处理中失效变形的原因及其对策.pdf

253.84 KB, 下载次数: 9

模具热处理变形问题探析.pdf

163.3 KB, 下载次数: 10

改善冲压模具热处理变形与开裂的对策.pdf

59.25 KB, 下载次数: 9

影响淬火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因素.pdf

124.66 KB, 下载次数: 16

钢件的淬火热处理变形与控制.pdf

230.68 KB, 下载次数: 19

淬火介质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pdf

105.88 KB, 下载次数: 15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 18: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工件大小、形状、材质等都是影响变形的因素,可以采取不同的反变形措施,主要是在工装上下功夫!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 18: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你的这个题目大了些+ w" S# \9 K4 C# G& b
有些变形是在允许的范围内的哦
2 e/ T# z" Y, c  A1 @还有是没有办法防止的
" o2 y( r- z: U+ s/ r只有后续的加工来消除。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3 10: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例如结构设计时避免厚度的较大差异,控制加热速度,采取合适的工装,淬火时选择合适的入水角度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4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1.在炉内的排列应尽可能竖直;: U0 V; w1 F6 l# P
2.薄板或细长件可通过模具夹板来减少变形;
7 q, F; s6 c0 H. r3.放入冷却液中也应该竖直放入。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4 18: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热处理变形不外几种情况:1 d- X' N. @' L; r4 U" X
1.原材料本身的均匀性,如偏析带状组织等;
: u( B2 E) T# Q/ u2.机械加工应力残留;工艺孔槽的设计等;) m- g8 M3 ~" c& {& F. h5 a5 L1 m
3.热处理变形,如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冷却速度及方式等引起的组织应力产生的变形  ~1 S" K! E/ X
  还有热处理过程中零件的工装方式,冷却是不是均匀等;
+ t4 E& J4 g9 j6 T1 \0 o4.整个零件制造流程的设置,粗加工、精加工、去应力退火、热处理等的编排等。
. s+ M/ T! l/ W5 B6 E' l
) V8 r* m  H1 @3 }% ~如果将以上各个环节都考虑周全的话,热处理变形是可以进行控制和解决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4 1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控制的基本思路:& i0 \. b  Y+ Y0 }& N
1.原材料:尽可能控制原材料的入货检验,从低倍组织、高倍组织进行检验,控制偏析、疏松、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夹杂物的含量(或等级);
/ G( ?5 r. t6 X% t3 C2.机械加工:遇有大比例的改变材料形状时会产生较大的机械加工应力,热处理前粗加工后应先行去应力退火,然后再热处理、精加工。" E2 ?1 O/ h8 e* P0 l+ R6 K
在有工艺孔或槽时,应可能保证形状的各向对称,以防止热处理应力引起较大的变形;
+ ~3 \, G+ r0 R4 _' D6 o) Y) a  |3.热处理工艺:尽可能采用多段预热或缓慢加热等方式,淬火加热温度宜低不宜高,冷却时,淬火淬尽可能采用高温段冷却速度快,低温区冷却速度慢的淬火液或采用硝盐浴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8 V* ^  r* W3 q) N
零件的工装方式:必须考虑零件在高温下自重的影响。淬火时淬硬发生处应能对称。即通俗来讲,轴类悬吊或竖放,板类应立放。对于不对称的孔槽可以采用填充的方法,减少不对称的应力产生的变形。
7 N- L! l; J# @6 u+ \% q( |4.对于高精密的零件应采用合理的制造流程,如:原材料→粗加工→去应力回火(退火)→调质→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
. j( j+ E3 ~; }7 j3 H
5 y$ m0 J# @$ [& J$ x8 d对于无法避免的变形可以考虑热处理后采用热校法校正或后续的精加工来保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4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9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也发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控制热处理变形最简洁的方法.rar

1.39 MB, 下载次数: 13

国外少变形热处理技术现状.pdf

746.26 KB, 下载次数: 12

金属材料热变形量的精确测定.pdf

67.18 KB, 下载次数: 13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9 1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哦,就是的,你说的这个问题的范围比较大了,具体的热处理工艺与材料配合上才能防止问题的 发生
裂纹特征.bmp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BV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9 2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防止热处理变形问题是热处理行业永恒的话题,楼主的提问似乎波及面太大,真不好回答.不过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 i+ r' s3 g8 o1 v3 r1.装夹时考虑加热和冷却均匀一致性.
4 H/ [, y0 m4 J8 k8 h. J# a2.工装尽可以避免零件因自重引起变形., d6 Y, [, t& ?. F6 j
3.热前充分消除机加应力.
% }  c' S* n4 j# g* J4.预备热处理一定要做好.
# h  P9 i" Z: m; [8 g% Y5.选用合适的工艺及工艺参数.
. Z* q" ]2 D. p4 _4 }. U6.选用合适的淬火介质及淬火参数.; D& }8 |$ m- g& b4 H9 D" Q
总之,你考虑得越周全,对减小热处理变形就越有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V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11 12: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大家都说的挺清楚的,具体概括来讲,变形主要是两部分,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变形,所以控制方向上就比较好分:4 y% H$ z0 E4 c9 w/ k5 a
从热应力来讲,控制加热的速度、装炉方式、入油的方式、淬火温度、等方面;冷却速度,当然必须在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上;
+ b, d* D6 d0 _. P从组织应力来说,在相变转化过程中的冷却速度,越低越好,内外冷却的不同时性;! g! |$ o) j" x
最主要的原则是保证各部分冷却速度相同或者相近,这样才能仅可能的降低变形,但实际过程中这种情况比较难以控制,所以目前的经验来说,太小的和太大的零件的变形基本都好控制,但是处于中间部分的较难控制,不过可以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淬火冷却技术的提高来保证变形的一致性,再寻求减少变形的方法;+ p0 |" k3 B0 R3 d8 ?! x! ]
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V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2 23: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