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1-20 17: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从硬度的本质来看问题.& m# x9 T3 m# J+ T+ k6 K8 F
首先,硬度是材料抗变形的一种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强度的一种概念。
! L, f& ], n- r- L( H# R" p5 T( t9 v2 D1 Y' {4 k
当然,硬度与渗层深度是无直接关系的,而与渗碳后的热处理有直接关系。
+ H. H/ L& g8 w5 }因此,要进行比较,则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这里以渗碳之后的热处理条件相同为前提,进行比较硬度与渗层深度的关系:5 I7 r# p5 I0 [ G( U% n% _
通常测量渗碳层硬度的方法最常用的有HRC、HRA、HR15N、HR30N、HR45N和HV等方法,以上洛氏硬度的测量荷重分别对应为:150kgf、60kgf、15kgf、30kgf、45kgf,而HV的荷重则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有10gf、25gf、50gf、100gf、200gf、300gf、500gf、1000gf、5kgf、10kgf、30kgf等;
4 {+ W8 Q5 |( p2 S/ m2 _8 e7 b$ v8 G对于同一渗层,采用不同荷重的硬度所得到的硬度值不尽相同,相比而言,采用荷重越大的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硬度值也就越低,这就反应了有效硬化层的问题,也就是不同深度,材料强度的问题。从这点来讲,渗层深度对硬度是有影响的。
9 W3 @8 z: B1 H& K, z C举人例子:对于0.05mm有效硬化层深度的部品(这里排除热处理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硬化曲线有低头的现象),当采用小于300gf的HV测量方法,基本可以得到相同的硬度值,也就是说,此时的压入深度及塑性变形层都发生在有效硬化范围内,当再采用更大荷重的硬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此时的压入深度及塑性变形层将越过有效硬化的区域,硬度值将会随着荷重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n: H( @! u: n+ A0 q H g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为了满足任一荷重的硬度测量方法可以得到一致的硬度值,则势必要让有效硬化区域无限扩大,也就是增加更深层处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 l+ F4 [/ s1 R& ]' D* s J( L& Y2 f
综上说明,在同一热处理条件下,深的渗层可以得到更高的抗变形的能力,因此,硬度值是提高的。" m; H0 n% L8 Z' D, u+ p
& t0 u' V9 e6 Y7 n以上为结合本人工作,积累下来的本人的观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