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469|回复: 6
收起左侧

[已解决] 钝化是什么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3 14: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什么是钝化,钝化能达到什么目的。假如生产一种普通合页,这种合页只要求表面光洁度高,不生锈,但必须生产成本低廉,我想用先抛光,再钝化的工艺来处理,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发表于 2007-10-23 14: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钝化
2 Q  x; X2 t; o* g& a
浅谈金属钝化的机理
6 _4 m; K: s' A8 ]/ y. c 
; v2 s* h; ?( ^8 _4 V   我们知道,铁、铝在稀HNO3或稀H2SO4中能很快溶解,但在浓HNO3或浓H2SO4中溶解现象几乎完全停止了,碳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钝化。由某些钝化剂(化学药品)所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称为化学钝化。如浓HNO3、浓H2SO4、HClO3、K2Cr2O7、KMnO4等氧化剂都可使金属钝化。金属钝化后,其电极电势向正方向移动,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如钝化了的铁在铜盐中不能将铜置换出。此外,用电化学方法也可使金属钝化,如将Fe置于H2SO4溶液中作为阳极,用外加电流使阳极极化,采用一定仪器使铁电位升高一定程度,Fe就钝化了。由阳极极化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叫阳极钝化或电化学钝化。7 \$ }& \# H' o9 S- e1 l1 s
  
) v  Y# N$ s+ N5 Q" F   金属处于钝化状态能保护金属防止腐蚀,但有时为了保证金属能正常参与反应而溶解,又必须防止钝化,如电镀和化学电源等。& o* G/ u! C4 r: B
  
( z; M% ?/ \! c   金属是如何钝化的呢?其钝化机理是怎样的?首先要清楚,钝化现象是金属相和溶液相所引起的,还是由界面现象所引起的。有人曾研究过机械性刮磨对处在钝化状态的金属的影响。实验表明,测量时不断刮磨金属表面,则金属的电势剧烈向负方向移动,也就是修整金属表面可引起处在钝态金属的活化。即证明钝化现象是一种界面现象。它是在一定条件下,金属与介质相互接触的界面上发生变化的。电化学钝化是阳极极化时,金属的电位发生变化而在电极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这些物质紧密地覆盖在金属表面上成为钝化膜而导致金属钝化,化学钝化则是像浓HNO3等氧化剂直接对金属的作用而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或加入易钝化的金属如Cr、Ni等而引起的。化学钝化时,加入的氧化剂浓度还不应小于某一临界值,不然不但不会导致钝态,反将引起金属更快的溶解。
7 y! w/ B3 m* @5 ?2 a7 f  
6 S# S3 {; }3 |* l+ U5 g0 g   金属表面的钝化膜是什么结构,是独立相膜还是吸附性膜呢?目前主要尚不清楚在什么条件下形成成相膜,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吸附膜。两种理论相互结合还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因而钝化理论还有待深入地研究。  
0 C2 |5 @& v' o4 x- S8 m
! z; q2 V4 H5 k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jliao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23 15: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钝化就是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由某些钝化剂(化学药品)所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称为化学钝化。
4 ~2 L* p# U# {# }: I8 D% L/ {* Q楼主说的普通合页,用先抛光,再钝化的工艺来处理,是行不通的.因为钝化后仅使金属或合金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并不是完全稳定,楼主的处理达不到长期防锈的效果.必须在基体上镀一层铬或镍!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jliao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10-23 2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0-23 2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wjliao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23 2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就是不知道楼主对表面的耐磨性要求怎么样,因为钝化只是在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保护层,一旦保护层磨损还是会生锈的。如果几乎不磨损,那么还是可行的。不然的话还是按3楼的表面电镀的了。
5 Y2 m/ i# y8 G) w4 N2 g3 h* g另钝化的表面绝对没有原来的金属表面看起来那么光亮,就更不用和电镀铬比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jliao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23 2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景德镇
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它具有贵金属的低腐蚀速率和正电极电势增高等特征的过程。金属与周围介质自发地进行化学作用而产生的金属钝化称为化学钝化或自钝化作用  。通常强氧化剂(浓HNO3、KMnO4、K2Cr2O7、HClO3 等)可使金属钝化。钝化后的金属失去原有的某些特性。若金属通过电化学阳极极化引起钝化称为阳极钝化 。例如将 Fe浸于 H2SO4水溶液中作为阳极和甘汞电极作为阴极,并与外电源连接构成电解电池,连续改变阳极电极电势(j ),观察电流( I)与j变化得出结果如图所示。曲线 AB 表示金属按正常阳极溶解规律进行,称活化区。在CD段,I数值很小且与j无关,称为钝化区。这时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耐腐蚀的保护膜处于钝化状态。DE段为过活化区,可能在进行某种新的阳极反应。维持阳极电极电势在CD范围就能防止金属腐蚀。金属钝化主要理论为:①吸附理论。认为在金属表面上生成氧或含氧离子表面吸附层。②成相膜理论。认为在金属表面上生成致密的覆盖性良好的氧化膜,其厚度约为 10-10~10-9 米。吸附层或氧化膜都是把金属和溶液隔开,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使金属成为钝态。
6 R! {" ^( A; J7 }( q) O* Z- k1 I( |5 N, f/ W  z8 ?
钝化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 S) v2 ^$ J6 j. }. B1 ]/ Y. g* o1 k$ y/ Y
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H0 H8 M8 ^9 `! z7 k4 z1 h4 Q0 n

7 `: l8 ^, T" D/ w1 B用法: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8 b7 [" A3 y; m% T) x1 @( L& O0 S
, R8 q, |  L, D, O! A8 L( y6 P
2、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