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的42WL68C。东芝68C是一款人气值比较高的机型,采用了产自台湾的MVA屏幕,由于东芝在电视研发领域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这款42WL68C的实际表现非常不错。特别是液晶电视的弱项,黑色表现要好于很多机型。色彩上我们并没有看出比其他品牌弱,总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
●夏普42G7
夏普42G7。夏普42G7采用的是日本龟山工厂第八代线生产的ASV屏,同夏华52R36属于一种技术类型。在实际观看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款电视相对于同样采用ASV屏的夏华52R36的表现要好不少,清晰度非常不错,真实细腻,颜色的表现也属于较好的水平。
●三星LA40R81
三星LA40N81采用的是其和索尼合作生产的P-SVA类面板。色彩表现比较丰富,暗部过渡自然。但是画面的清晰度不是很好。
●飞利浦42PF7422
飞利浦42PF7422.采用自家的LPL屏和逐点高清技术。颜色表现不错,画面也比较干净,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当我们看到一段蓝天的片段时,天空哪种透亮的蓝色过渡更是很精彩。
●SONY 40W300A
索尼40W300A。这是索尼刚刚上市的一款中高端机型。采用10bit面板技术和WCG冷光源背光灯技术,BRAVIA图像引擎。画面上延续了索尼一贯的“鲜艳”,很讨人眼睛的好感。清晰度表现也不错。总的来说对得起SONY的招牌。
●海信TLM4788P
海信的TLM4788P。这款机器和东芝68C一样,采用了产自台湾的MVA屏,但是实际表现却不感令人恭维。色彩的层次表现一般,不少细节很难看出来。看起来更像是一款2年前的产品。
看完以上这些采用不同面板的机器,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产品虽然使用了同一类面板,但是表现并没有可比性。而有些产品虽然使用了口碑不太好的“台湾屏”,但是由于图像处理技术比较优秀,实际表现反而要强于某些采用“日本屏”的机型。由此可见,单靠屏幕产地作为购买参考是非常不可靠的。
. B' ]) v9 D |" F: ~" q; u, a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Witsview及Display Search报告显示,目前42吋HD级(WXGA)的LCD面板价格在500多美元的区间。同尺寸面板最高档的和最低档的价格差距不超过20美金,折合人民币才150元左右。相对于目前售价在万元上下的液晶电视,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H& [% ^3 V0 D3 }
所以说,采用哪种液晶面板并不是实现差异化的所在。原器件的档次规格、图像处理电路的等级、品牌价值和服务保障能力才是决定最后价格的重要因素。
E+ ?8 z2 ~/ ~* @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常说的“第×代”液晶面板并不是指技术上的更新换代,而是指不同尺寸面板的生产线代数。而这和性能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各个厂家的面板的确有高低档次规格之分,但他们的主流产品性能已经非常接近,同质化趋势很明显。/ [2 n7 y. P7 B1 ^* e& z9 q' F. M; H
相信您看完这篇文章,对之前哪种唯面板产地论的说法应该有了清醒的认识。面板对一台液晶电视的确很重要,但这并不是绝对。仅仅通过面板技术来判断液晶电视性能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应当把注意力从面板上移开,多关注每个型号在其他技术领域的表现。. |- m$ P2 T5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