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410|回复: 15
收起左侧

[讨论结束] 你最想和别人分享的(设计、冲压、模具保养维护)心得(加分贴)(塑胶模具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你最想和别人分享的(设计、冲压、模具保养维护)心得(加分贴)(塑胶模具专贴) 欢迎模具行业的同仁来此发贴,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他人的长处!/ x. w! R$ X, {. o
(此贴为塑胶模具专贴,其他模具请到相应板块发表)) @& ^; \! I2 B( l! ]
6 ], ^3 p; L* N( R5 }5 @& ~& @
根据所发表的帖子内容不同奖励不同,奖励额度在3~20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mr.lee + 5 好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6 0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楼主的题目有点大哦,本人混在塑料模具圈里也有5年了,也经历了很多成功和失败,先说两点:
, ^. B% v) I) l" u& ]" b1 关于收缩率,千万不要迷信书上的数据,尤其像PP等收缩率大的塑料件,最好找一个类似模具用实际要使用的材料验证一下收缩率。如果设计前随便选一个数值,到后来试模时才发现大了或小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2 `' f8 k# G# j  2 对于模具具体结构,一定要考虑到本厂的加工工艺条件,该镶拼的要镶拼,能铣的就不用电加工,否则图是出来了,到了车间不被骂才怪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flyta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9-7 16: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9-10 1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本人在模具行业混了10年,自己做过自己设计的模具,也做过别人设计的模具,在这里想对所有专职做模具设计的同行说一句:你们一定要多抽时间去制模现场多了解,不要害了做模的同事们,因为你们设计的模具有可能会很难加工或者是根本没办法加工,这是模具行业碰到的最多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flytao + 5 多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12 11: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模具评审过程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壁厚为2.5的塑件,材料为ABS
: O/ {. s; V1 V& |8 c& `塑件某部分上有一个外直径为7,内直径为4的孔,因为孔的壁厚(1.5计算得出)和塑件的壁厚(2.5已知)不一样,所以在注塑成型后的塑件表面出现缩痕。1 O! t" \0 ?' i9 O3 Y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通过减壁厚的处理,塑件孔处表面的缩痕得到解决!+ k2 v2 V  j5 y/ x7 [" b
所以我觉得模具设计平时的经验要善于总结,要了解模具的制造,加工及产品的工艺,这样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减少因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损失!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flytao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18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1.模具设变时(尤其是旧模具)最要注意的是:最好先把模具拆开,把要动到的模仁检查一遍,然后再去出图、加工。不然会出现诸如水路孔破掉、或与其他孔等结构发生干涉等问题,因为有些旧模具未必与设计图完全一样。
' O6 s5 K! C+ A" n2.设计模具前最好先与客户检讨,诸如客户机台大小、型号等问题,如不了解清楚,可能会发生如下问题:模具上做了两个顶杠的孔用来强制回位,结果客户射出机上没有那两个顶杠;设计了油缸结构抽芯,可是客户的机器不支持等......
0 o( q8 X( E6 {) l% f4 c5 K5 X! u+ n  ?" r& I- x5 I& x  H/ D2 q) V
[ 本帖最后由 stone_simon 于 2007-9-18 23: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flytao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18 12: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1.有高光要求的模具,模仁材料一定不能含糊,S136等不锈钢是可以的,如果不想以后被麻烦,千万别用什么NAK80一类的。
% @. M% z, B: z2 i; @+ l2.当你的塑胶原料是用XX+X%GF时,请一定注意慎用热流道,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发表于 2008-3-27 09: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做模具设计  最好要有开注塑机经验 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做模具就是为了上战场
, ]6 Z$ Q/ p0 |0 l' P: }很多时候自己埋头做设计 没了解到 到了注塑机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
& Y% D7 V* g/ m经常做出来的模具到了生产中就发现很多问题 修模是很头疼的事
2 ]0 v9 ~$ b" H6 U/ ]要结合实际生产  这样才能减少模具返修率  提高模具成型能力 减低废品率  提高生产率 减低成本 增加利润。。。。
发表于 2008-3-27 13: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我最想跟朋友研究拆模. ]2 s, P5 o/ _' E
- M0 X* v& z5 w% P8 k# C) Z+ w& S! _
有些模具機構很難想..我喜歡克服他..將機構做出來
发表于 2008-3-30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设计时最好跟师父商量一下,因为他们有的是经验,尽量减少出错!
发表于 2008-4-11 15: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模具设计经验很重要的,慢慢积累了,细节也很重要的,看上去方方的东西,其实五脏六腑俱全才行的,很复杂的
发表于 2008-6-22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注塑模具设计经验

1. 符合塑件脱模:为使塑件能从模具内取出,分型面的位置应设在塑件断面最大尺寸的部位。
7 t" {9 G6 M1 j9 }; A1 l2. 分型面的数目和形状:通常只采用一个与开模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分型面。确定分形面应以模具制造及脱模方便为原则。
+ B- h, q' f7 K5 q2 ]+ z9 h3. 型腔的选择:尽量防止形成侧孔和侧凹,以避免采用较复杂的模具结构。% R/ W- o7 u" v
4. 确保表面质量:分型面尽量不要选择塑件光滑的外表面,避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将塑件要求同轴度的部分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以确保塑件的同轴度;要考虑减小造成塑件大、小端的尺寸差异要求等。; @( ]4 l5 x! g! t
5. 有利于塑件脱模:由于模具的脱模机构通常设置在动模一侧,故尽可能使开模后塑件留在动模一侧。
' T1 _& v& N0 _4 m3 G* k6. 考虑侧向轴拔距。一般机械式分型 抽芯机构的侧向轴拔距都较小,因此选择分型面的时应将抽芯或分型距离长的方向置于动、定模的开合模方向上,即将短轴拔距作为侧向分型或抽芯。并注意将侧抽芯放在动模边,避免定模抽芯。
6 A$ I2 |1 V/ R8 ?/ e7. 锁紧模具的要求:侧向合模锁紧力较小,故对于投影面积较大的大型塑件,应将投影面积大的方向放在动、定模的合模方向上,而将投影面积小较小的方向作为侧向分型面。* N! ^5 d4 I# b( g" Z2 Y& e6 K
8. 有利于排气。当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渠道时,应将分型面设计在塑料的流动末端,以利于排气。$ y. _1 b# B  p; P# B/ `8 j( V
9. 模具零件易于加工。& k. W. p( c7 T% a" ?. k
& ]* y& p) k2 E: t( ?4 k
薄壁壳体塑件成型收缩紧紧包住型芯,故将型芯设在动模边,凹模设在定模边,开模后塑件留于动模,以利脱模。0 F% i& o" r! E7 i; a
垫圈类塑件,壁较厚而内孔较小,塑件成形收缩对型芯包紧力较小,若型腔设于定模,很可能塑件粘在定模上,模具势必考虑采用动、定模双脱模,因此采用型腔设在动模内,可采用推管或推杆脱模。
  N! u; v: u/ v7 ~塑件外形较简单,但内部有较多的孔时,塑件成形收缩后必留于型芯上。型腔设在定模内,动模也采用推件板就可以完成脱模,且模具结构简单。  b7 s0 H7 r& l4 u& i6 e9 q% _
塑件的孔对称,故型芯也对称设置,如果要迫使塑件留在动模内,可将型腔和大部分型芯设在动模内,采用推管脱模。
' y! v1 I' [; E/ T塑件的孔对称,故型芯也对称设置,如果要迫使塑件留在动模内,可将型腔和大部分型芯设在动模内,采用推管脱模。
; y6 l0 {2 E3 r& |塑件内部设有嵌件,外缘滚花时,型腔设在定模内不合理,因为嵌件并不收缩。采取型腔设在动模内,推管脱模。
. M9 C4 k. N# E- I2 z' i" F( Q塑件有嵌件,当彩侧浇口进料时,往往造成嵌件端部进料冲动,使端头溢料,故应采用顶端进料,并希望型腔设在动模内,使塑件留在动模。1 T. \& y5 E) X. C3 M* U
塑件的同轴度要求高,应将型腔全部设计在分型面的一边,以确保塑件同轴度。" f! h( z) h! n) p
当塑件有侧抽芯时,应尽可能将侧抽芯部件放在动模内,避免定模抽芯。
9 H% v/ t3 d8 E当塑件有多组抽芯时,应尽量避免长端侧向抽芯。
# N1 k! i! v5 l8 x# J. R3 A; {9 y要求壁厚均匀的薄壁塑件,不能采用一个平面作分型面,采用锥形阶梯分型面才能保证塑件壁厚均匀。! {* R  z2 v3 [  n% [+ a
分型面不能选择在塑件光滑的外表面,以避免损伤表面质量。1 h2 V% H3 @7 L6 M) e* X
分型面不能通过塑件上精度要求较高的配合面或螺纹面,否则影响塑件尺寸精度。  g9 t& X$ Y# R8 P* z* ^
投影面积大的方向作动、定模的分型面,投影面积小的方向作侧向分型,以利模具锁紧。
3 O5 }" W; _! F3 C- t一般分型面应尽可能设在塑件熔体流动方向末端,以利排气。
" H/ E" x# b! ]& T一般分型面应尽可能设在塑料熔体流动方向的末端,以利排气。& N1 E% ^% c5 }3 R
分型面选择不当,会增加由于脱模斜度引起的塑件大小端尺寸差异。
  Y8 _8 K4 z9 M0 A$ P/ U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方便型腔的加工。
! d$ u! A* w3 z4 Z1 z
发表于 2008-7-28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谢谢楼主分享 ...
发表于 2008-7-28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初学模具,来占个位置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8-8-6 17: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讲的都很好,都是模具设计需要注意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呀。想想我们,几乎都犯过,那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也曾付出惨重代价。
发表于 2008-8-20 1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我也来参与一下。
- F6 c  |, m6 p6 l2 k1 i我想说的是关于模具的保养问题。很多企业对于模具的使用都非常有心得了,但是对保养这个东西却一点都不在意。鄙人刚进入模具行业不久,不过去了很多企业都发现模具的保养是个大问题。比如说,很多企业都只知道用,不知道要如何保养。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残渣清理,对一些难以脱模的零件应该适当增加脱模剂。如果不清理残渣,就会越积越厚,最终导致模具的提前报废和产品尺寸超差,这一点在塑胶模具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对于顶针等易损件,应该常常拆开检查,不要顶到全部顶针都报废了以后才来更换。对于制件表面有光洁度要求的模具,需要定时对型芯及型腔进行重新研磨以保证表面粗糙度。一点简单的看法,请各位达人大师们指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