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291|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能源动力] 氢经济发展中的利益集团阻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3 09: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氢经济泰斗的重庆缘  重庆面临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望得到世界级“氢经济”泰斗级专家的支持而率先予以解决。
$ i0 s( T+ A: A' T+ K7 G: C( S. Y# ?, l- k
  这个专家是生于重庆的蒋庭仪女士,和杨振宁同学,曾就职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师从“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12月19日,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她来到重庆访问和考察,同时为直辖市带来了一份厚礼——愿意在清洁能源汽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为重庆提供帮助和支持,并希望重庆方面与她和她的公司有实质性的合作。 ' n; D  f8 _2 ]/ l8 I4 g- \
  氢经济是一个极大的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重庆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感觉到了蒋庭仪来访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在人才和科技引进、技术和经济合作或招商引资等方面得到蒋庭仪女士及其公司的实质性支持和帮助。” 市政府参事室负责人说,“这对重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4 u1 m) ^. O- \
  12月21日上午,重庆市科委主任会见了蒋庭仪女士,与她晤谈科技合作等事宜,蒋庭仪同时对重庆大学列入重庆市重点科技项目的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项目进行考察,对与重庆的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 D: ?+ U. X% s5 Q2 l  _* J% |  “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氢经济概念至今,新能源发展已经艰难走过近半个世纪,但目前尚无法全面投入应用。除了技术上存在天然屏障,在1980年代因为世界能源危机得以暂时解决,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意志左右下,氢经济发展出了停顿,客观上阻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 ” 12月20日,老太太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氢经济”发展始末。
( d7 t( v" k' s$ {  新能源:
! ^9 x4 t+ ?( d, ]" E  石油替代品  @! C3 T( o1 Q! v  S
  实际上,现在多数人都对“氢经济”有所了解,因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新鲜事物。
  Y& X0 @$ i% s6 D. J  “氢经济”的实际含义,就是指以纯氢做燃料的能源经济。最初提出这一概念正值全球能源危机,从当时的国际态势来看,由于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的获取,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在此情况下急需一种石油的替代品。“而氢是宇宙间最多的元素,同时纯氢的效率与石油相比高出许多,更重要的是比石油价格低廉得多。”蒋庭仪博士举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来分析纯氢被选中作为替代品的原因:石油的能量转换效率为25%,氢燃料的能量转换效率为60%。“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氢燃料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石油是碳氢化合物,其燃烧的实质是氢与氧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转换。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发生反应的还有碳元素,导致这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氢燃料最终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带来危害。”
9 ?0 K& b* j. S6 c& t2 ^4 Q- g5 I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与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性,正在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据蒋庭仪女士介绍,目前国际组织正在研究制订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有关规则:“我了解的内容是这个规则将按照各国人口及面积大小,设定不同的排放总量限制,当一个国家的排放总量超过限制时,就必须向低于限制的国家购买排放量的指标,而购买则意味着排放超限的国家必须支付大量外汇。”/ x& ?! G1 u! q, s% V9 J
  因此,廉价、环保和高效的氢燃料被最终选定为石油的替代品。之后,美国专家曾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开发工作。 ; C9 N  @- K" H+ m% Z9 G
  放下历史陈迹不提,仅仅做一种假设:倘若当时这一进程始终坚持,也许人类对石油的依赖性将会早一天改变。 8 V; B3 O, l  n8 G# l+ S* s
  但历史往往不会随着多数人的意愿延伸。在研究工作持续不到十年之际,随着能源危机的解除,这一进程又出现了停顿。( ]9 d4 s; Q2 G& w( r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大量新油气田的发现和开采效率的提高,全球能源危机得到了暂时缓解,氢燃料的开发进程也被暂时搁置。” ! w4 m, O$ y$ P7 M: D6 K8 @
  石油公司:/ G/ r% G1 S& L$ ?
  难言之隐
( q2 x; N9 A5 ~5 _7 M  究竟为什么环保、高效的氢燃料开发会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中断呢?
4 c) ?1 ^  M" k9 H, m& |0 s  美籍华人蒋庭仪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其根本所在:“美国是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并代表着国际领先水平,虽然如此,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多半操纵在石油公司的手里。而新燃料的开发,必然会带来利益上的转折,所以能源重点始终以石油为主。
$ I% V( V; V5 h# t- ^- S  以美国国内石油平均石油价格计算(除注明外所有货币单位均为美元),目前其石油价格平均为2—2.5元/加仑(1加仑=4.546升),而通过电解水方式提取的每公斤氢燃料价格几乎与之相等。但以其效率计算,如果要满足美国汽车能源使用的标准,即“一油箱燃料应当能够使车辆行驶近500公里”,平均每辆汽车需加油14—15加仑,其价格总计为28—37.5元。而目前已在美国加州投入实验的样车,每公斤氢燃料可跑90多公里,所以如使用燃料电池(以氢燃料为动力的化学转换装置,其功能相当于目前的内燃引擎)装置的量产车正式上路,则达到标准需5公斤燃料,总价最高仅为12.5元。 + }4 m: n; B. C! t3 u+ p% Y
  两者差额巨大,即便是目前所有的石油公司将加油站全部改造为加氢站,两种燃料近一半多的使用费差额,石油公司也不愿意接受。 ' s1 W! _( X* Q" h
  另一方面,除了两种燃料使用费用上存在利益差额之外,石油公司还需要重新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建设加氢站,蒋庭仪女士介绍说:“在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将整个城市加油站全部转变为加氢站的想法之后,有调查公司曾就这方面所需投入进行过深入调查,最终的报告显示,如果按照每2英里(1英里=1.609公里)建一个加氢站的标准进行,要将美国10个重点大城市覆盖完只需20亿元左右。”9 c; w, N& K, v& t+ [& d6 @4 x
  但美国不止10个大城市,所以这笔费用的总量也远超过这一数字。而且除了这两个数字之外,意味着石油公司们平均10亿元/个的炼油厂也将成为历史遗迹,虽然记者未能查询到美国究竟有多少座炼油厂,但至少可以相信,这三方面的数据相加,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即使这些年以来,美国的石油巨头们以成若干倍的利润增长,但实力再雄厚,一旦要付出这么巨大的成本,确实需要好好思量才行。 % l- p. F7 h8 f/ T
  汽车公司:0 J% N: t' j6 R, a) U- v
  琵琶遮面
* f- X' j7 Z" Q  同时对氢燃料抱以“鸡肋”态度的利益方还有众多的汽车公司。虽然“氢经济”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汽车公司,而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工作,但最后和石油公司一起,成了最不情愿看到石油被替换的两个行业。 $ O/ ^9 G+ k1 P) Y7 j" x/ j
  在一些专业汽车杂志上,已经不难看到有关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开发进程的有关报道。但对于汽车公司来说,他们在大量投入研发和倡导新能源经济的同时,也如同怀抱琵琶半遮面般不希望尽早将氢燃料汽车投入量产。 8 k, F0 k( x( o7 Y
  当然,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成倍提高问题,由于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尚处于研发阶段,所以这种新动力汽车的造价也非常惊人。蒋庭仪女士说:按照美国汽车成本的计算方式,即每单位功率50元成本计算,一辆普通轿车的功率约为110千瓦时左右,其成本价格则合计为5500元。而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单位功率造价成本则高达2000元,一部汽车的成本总价达到了220000元,以此价格可以估计,这种汽车的销售在一定时期内会难以被市场接受。
1 ?; s3 Q9 w7 n  当然,与石油公司相对应的,汽车公司在现有内燃机车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将付之东流,同时也因为新能源应用技术在目前汽车的性能方面尚未完全达到同等水平,而这些原因,必然导致了汽车公司的极不情愿。 . R; `+ \: ^" G, T
  电力企业:6 o$ ~2 P, U0 n
  制造屏障
! S5 K% t, ]5 ?1 Z& P2 \* i  除了汽车产业之外,氢经济涵盖的行业面相当广阔,其中受到影响的另一大行业是电力企业。
6 i8 H/ U. r2 T# M& a, ~6 v  蒋庭仪女士的实际想法,是希望通过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未来氢能源所具备的巨大潜力,并推动能源科技的大跨步发展。因为从总趋势上分析,能源的替代是历史必然,而氢能源的粉墨登场,也绝非偶然。它除了高效、廉价、环保之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安全。 . n# D. ]& `" H: k3 ]& q
  据介绍,1980年代的停顿之后,到1996——1997年,因美国国内一次核泄露事件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能源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这两个事件的推动,氢能源越过石油、核能成为新能源替代的首选。而之所以成为首选,除了汽车,还在于它在电力方面的广阔前景。
  k. n" z* n2 Q1 Q0 w6 k  蒋庭仪女士引导记者回忆了去年美国几大州相继出现的大面积停电事件。“现在美国各地都在建立区域性电网,而氢经济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很好地克服原来电力系统存在的弊病。”
" H! Z3 s3 }$ T" n8 O  H  之所以兴建区域性电网,目的除了避免因传输造成的电力损耗,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因局部状况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中央发电厂将会逐步被地区性中小型发电厂替代,而且今后不再需要联网发电。这也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雨水、太阳能、风能或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氢能源发电,将可以解决因联网发电存在的一些痼疾,同时也更加环保和持久,因为石油和煤炭都是不可再生的,而氢能源是利用可再生循环的,这当然也就避免了因能源转换的必然环节产生的能源依赖现象。”
3 G1 B6 h' `4 b5 P3 p  利益所指,则必然产生矛盾。电力企业自然不会希望短期内淘汰目前的利益格局,并为之付出大量成本进行改造。因此这些氢能源发挥最大优势的所在,也都遇到了各种利益的纠葛,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新能源发展的人为屏障。 7 x6 L5 {! D8 k; }, g7 o  _) X8 o/ O
  技术瓶颈:拿什么储存 9 R5 B+ c/ @$ b6 \
  当然,除了人为的障碍之外。氢能源的应用同样面临技术上的瓶颈。 5 u* [6 Y. D+ U* ?
  “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氢燃料储存方式的问题。”蒋庭仪所指的储存方式主要是指氢燃料应用到汽车技术方面:“氢气是所有元素中最轻的气体,所以它具备体积大等特点。这都为储存方式带来了极大考验。”
2 s) u7 S  Q' y6 x* c- g' f  尽管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但蒋庭仪女士对氢能源的应用依然抱以极高的信心和热情。从她此行的目的来看,除了探亲,她还将向重庆推荐新能源的应用技术。而在到达重庆之前,她已经在海南省做过一次推广活动,并提出希望与海南共同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所以此行她的另一身份是“美国德士古奥范尼克氢系统公司技术总裁”。 ; _, b$ T* J4 M& M
  与美国相比,她认为中国更应该投入到新能源开发中来。“中国目前的能源危机问题可以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与美国相比,中国没有那么多利益冲突的包袱,而且不应该在那么多已过时的能源上投入大量经费。”( K1 h$ B  _) Q% I0 |" J  ^
  对于新能源开发的研究费用问题,蒋庭仪女士认为这方面投入并不是很高:“我们的研发工作是由石油公司和汽车公司,以及政府共同投资进行的,其花费主要用于两个方面,即氢气储存和燃料电池的研发。前者的投入大约为7000万元,后者则约2000——3000万元左右。相比之下,一个炼油厂的投入要高出许多。”
8 ~1 }) H6 v$ \  E  如果再将技术应用方面所需如加氢站等方面的费用相加,也显然不及中国为进口石油所付出的成本。“而且,氢能源所需的原料就是电和水,都可以通过再生方式循环,减少原料的依赖性,因此这种新能源才会被称之为廉价、高效和环保。”
# x- O# y) K( I0 ^* Q
2007-8-17 10:32#1
http://www.baisi.net/images/default/quote.gif http://www.baisi.net/images/default/fastreply.gif http://www.baisi.net/images/default/top.gif
& x; P% m2 N3 E4 r4 h/ }5 ehttp://www.baisi.net/images/default/pm.gif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