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23 18: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时效有欠时效和过时效之分,主要分界岭为达到最佳机械性能的温度和时间.
- L9 g. [/ C7 t" ` w2 e通常以析出的弥散相大小和弥散度来进行比较:4 E+ X4 Q* Z5 j& c! a
时效后若弥散相未完全析出,或析出不充分,此时的硬度也比较低,通常原因就是时效温度低或时间短造成的,此种情况称为时效不足或欠时效.' }& V+ k0 `, A- c% t* ]1 \) m4 R
若时效后弥散相已经完全析出,但是弥散相已经长大,从而造成弥散度降低,引起机械性能下降,硬度下降,弹性极限下降的情况称为过时效., R8 Z; |. S$ g) _! q3 k, \
在欠时效区域,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处长,时效后的硬度,强度和弹性极限等综合机械性能上升.
# q1 T" g/ I S# H% n在过时效区域,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处长,时效后的硬度,强度和弹性极限等综合机械性能下降.+ O+ \' f7 o* |; W) K
因此在时效曲线上来看,硬度、强度和弹性极限有一个峰值。* f) S( y0 ^4 ?9 }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属于欠时效时,可以通过提高时效温度或延长时效时间的再时效处理,而使其硬度、强度和弹性极限达到峰值。
- |3 b6 T% Z& ?; o而对于过时效来讲,却不可以通过降低时效温度或缩短时效时间的再时效处理来使其再次回到峰值,再时效处理,只能使其综合机械性能更加恶化。只有通过重新固溶+时效处理来恢复。
0 R" z4 m: P# k2 f: a9 q D0 t, u2 |! m. W% K
以上应该可以回答你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 ~6 b# M" T; m
+ o! O8 h1 q( a! r注:以上所称的弥散相就是指时效处理时,从固溶体中析出的硬质金属间化合物,如AlN、VC、TiN等。又称为第二相质点,这些第二相质点通常在光学显微镜中难以观察到,只能通过电镜观察才行。
( g- f$ M: {7 |: u8 Q( v/ S+ r3 k! m* R$ w; F
[ 本帖最后由 williswon 于 2007-8-23 18:2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