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短期产能调整方法
/ q7 ]. h8 i) X1 X( P. f! {/ z | 1 y1 h! R K3 J; o, @" k5 c1 v6 N }
1 利用库存调节生産能力 " | j! t( a0 `4 P/ D) K5 ?. |
1 P0 J- {/ R/ Y/ V; H; D+ s! { 如果企业的産品具有季节性,销售旺季与淡季的销售量相差很大,旺季时,生産能力不足,淡季时,能力过剩,用库存来平衡能力与需求量之间的缺口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制造业的産品具有可储存的特点而设计的。例如空调器的旺季是6、7、8三个月份,销售量占到全年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企业的月生産能力远远小於旺季时的月需求量。这时企业除了开足马力加紧生産以外,主要靠淡季多生産一些储存起来,以弭补旺季时能力的不足。假如産品有保质期限制,如食品厂,应谨慎地采用这种方法。 " Z; x4 p3 @* L
3 U5 @, D5 h' C+ Q( ]0 ~4 R8 \3 w 2 变动劳动时间调节生産能力 # q$ X5 t+ F; c) t( r
( H# a6 X+ w% {; @; ~* v" |
生産能力与设备开动时间成正比,有许多企业只开一班,当能力不足时,首选方案便是加班。这时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能否承受较长时期的加班。根据国家法律,我国实行一天8小时工作制,一周40小时工作制,临时加班是允许的,持续数周加班,员工的生理无法承受,法律也不允许。这时可考虑招收部分临时工。如果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除了合理加班以外,只能招收临时工增加生産能力。
* n3 |9 d- C M! q) o% W6 a; L1 F/ a+ P
3 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産能力
/ O4 F+ u. D7 q8 L! h' ?6 `8 U6 D& M8 j: A; i* S
当生産能力短期内不足时,采取临时性外协的方法,甚至外购的方法也可以解决供需矛盾。现在有许多成品制造企业,能力不足时,大量零部件通过外协解决。需求不足时,又收回外协任务,改爲自制。这样做固然可以解决一时的供需矛盾,从长远看会失去企业间的信任,以後没有企业会与你协作。因此,企业在作能力计划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 }- Q3 \, o. g9 `: F* `
- D% Y9 H1 {/ b: F: D& E2 e 4 推迟交货期
8 x: K3 t8 ]2 Y `
' {2 k( K' f- |. J$ g) _ 如果企业是按照订货单来排生産计划的,那麽在销售旺季可以采用推迟交货期的方法来缓解供需矛盾。推迟交货会影响企业信誉,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爲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在接受订货时就应该准确计算交货期,或者在价格上做适当的让步。 ; X# Y. ?- b3 q$ D/ `- m+ k
# F$ c+ H& O5 m; k$ e 由於短期内可动用设备数量基本不变,生産能力的调整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如果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10%的能力缺口是不难平衡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已开始注意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当生産能力短时不足时,要求员工能够自觉地以生理极限克服短时的能力不足。更进一步讲,处於生産第一线的员工,对生産过程最熟悉,对设备性能最了解,对如何提高生産能力他们最有办法。所以如何通过制度的、企业文化的、教育的手段,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对於克服短期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十分有效的。
3 ]0 f9 R8 N! }; z l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