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2293|回复: 2
收起左侧

[太阳能] 迈向太空 全球七国即将全面启动人造小太阳的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06: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东方早报   据新华社巴黎电  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英文缩写ITER)的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的7方代表21日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
   伟大的科学团队
2 L3 {% Y* r6 j7 Q4 i2 G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核聚变燃料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 T! `8 l1 x6 o* F
    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实验反应堆堆址所在国总统的身份亲自主持了当天的签约仪式,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也专程前来出席这一仪式。希拉克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人类在未来200年里将耗尽地球在过去数亿年间蓄积的化石能源,并将给气候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此,占世界人口一半左右的7个伙伴决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团队,为子孙后代寻找新的洁净能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 T% J9 K2 f6 e$ b, c7 k7 a    历史性时刻
# A7 x$ s* u3 S( [    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协议的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发言中表示,今天是人类探索聚变能源开发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是各国通过合作寻求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他说,前不久,中国自行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已经成功调试并初步放电。由于它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有相似的位形,其运行将为国际热核计划的前期研发做出贡献。他特别强调指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中国将与其他各方一道,为早日在世界上实现聚变能源的利用贡献力量。
* Z8 v; m1 M4 u    国际热核计划于1985年提出,有关国家于1988年开始实验堆的研究设计工作。2001年,经过13年的努力,在汇集世界聚变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国际热核计划的工程设计终于完成。此后,经过5年的谈判,上述7方代表达成一致。根据7方签署的协定,国际热核计划将历时35年,总投资额为99亿欧元。它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大型国际科学工程计划,也是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8 k! c; _. ]+ w: H* W8 A9 @/ S( T5 k8 ?9 C, d4 B0 g

1 ?  K- p  t: E! U; j1 r
“人造小太阳”首次放电 温度超过1亿度  
/ G5 f8 p# r" T  人民网讯 9月28日,合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放电试验现场。当天,由中国自行设计、研究的世界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英文名称:EAST)在进行首轮放电试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200千安,时间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目前放电试验还在进行中,各项参数正在不断提高。这标明世界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一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据悉,EAST装置放电持续时间设计值是1000秒,温度将超过一亿度。
图片资料:9月28日,合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放电试验现场。
: k2 S3 z- Z7 B/ n7 b

. Q. c/ P$ l2 }[ 本帖最后由 zycwlm 于 2007-5-18 07:08 编辑 ]
F200609290800241093024973.jpg
F200609290800251355319452.jpg
F200609290800265008177921.jpg
F200609290800273709302402.jpg
F20060929080028219042930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qian300 + 6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5-18 08: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继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
9 u: A: p* w- a7 F0 T+ {1 b) R  u) R. V0 Q- [5 K
专家认为,全超导核聚变装置再次成功放电,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进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
6 q5 R, B- l9 T; I0 b  Q. Y3 y
7 z3 Q2 V: T, k' y“虽然稍纵即逝,但是放电的可重复性,表明我们的装置在工程上是非常可靠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松涛介绍,这轮实验是从去年12月开始对装置进行调试的,实验计划将进行到今年2月10日左右。
1 j. B) M$ h; h' D
  [0 w$ n- N5 W5 s) u+ E* I“这轮实验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放电时间的长短,而是旨在去年获得圆形截面等离子体的基础上获得非圆截面等离子体,这具有重要意义。”武松涛说,随着进一步调试和各系统的磨合,“人造太阳”有可能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 q" k# S2 L% T$ Z+ e8 `" i- a, P3 @* ]
- n+ O2 z+ O* v$ A1 F+ `" C
根据设计,EAST产生等离子体最长时间可达1000秒,温度将超过1亿摄氏度。“我们将通过一次次调试和实验,获得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参数更好的等离子体。”武松涛说。
# P  W: U( |$ A$ ?0 N6 \6 v1 r" X* ?* i8 V
2006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首次建成并投入运行,在第一轮实验中,获得了电流超过500千安、时间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 8 x5 [' H. U+ O- ?: G2 I. T
3 {% x! B- N2 m+ V* h0 q, k
这个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它的建成,使我国迈入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 ?- X) o- e3 M, q0 r% ]! B! Q( S9 P1 ]" i1 e
稳态运行的核聚变堆产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阳相同,都是在超高温条件下氢(或氢的同位素)的原子核聚变产生巨大能量,因此相关的研究被比作“人造太阳”。
2 g: L% I# m( f2 v, N' o
$ q/ Y( m! o3 p+ C( I" ?) j7 n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于2006年11月21日正式启动,该计划被称为人类最终解决能源危机的最大希望。EAST比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在规模上小很多,但两者都是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EAST的成功运行,将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作出重要贡献。 " {% V, o4 s5 g* f) {9 _

5 S; ?2 L! I2 c我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参与国家之一,将承担10%的责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将承担起一批部件的研发任务,涉及超导技术、大功率电源技术、遥控技术等。
发表于 2007-5-28 2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支持 :)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