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wangxili
收起左侧

[讨论] 出个题目大家做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0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现在公布我在8楼作出图的方法步骤
& G6 k  E$ l9 m. @! F& A& {解题原理:(参见附图1)
& {1 N  X# F. D7 D; F! ^2 g" ^
附图1.jpg 6 z* k! P0 h( }" e) J" \/ _
先按题目给出的参数画出图1所示的图形;. _$ @) y$ ?* w0 y( Y; w# W- |4 z0 ^
在直线BC上任确定一点E,画出直线AE,以直线AE的中点F及E点、D点进行点画圆,得到圆Y,圆Y的垂直中心线与直线BC相交于G点,如图2所示;

0 d% n5 J, C+ ^4 \6 w8 l1 K+ G3 C直线AE的E点沿直线BC进行拉伸,则必有一点会使E点与变动后的点画出的圆的G点重合,该点就是本题的解。该点与A点连线的中点F就是本题目直径相等的两圆的切点。* L) N$ K/ o# C4 U
如何通过CAD作图法找出该点呢?6 y; u4 j2 k9 R) w8 O& a
回到图2,删除直线AE及圆Y,画出直线AG,再删除圆Y的垂直中心线,以直线AG的中点F1及G点、D点进行点画圆,得到圆Y1,圆Y1的垂直中心线与直线BC相交于G1点,如图3所示;
5 o5 T$ g4 J# ~3 P- @, F
从图中可知,G1点比G点更接近本题的解,通过多次反复图3所示操作,在CAD设定的误差范围内,在CAD图上精确找到一个解题的关键点的位置,CAD难题就可以解出来,如图4所示。- p$ a; B$ x8 @; J
这就是我独创的精确选点法有关内容请参照我初步研究出的方法:一种新方法精确选点法CAD难题
# `+ f( C) ]6 z/ l: o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201404&extra=page%3D1! k2 K6 y$ v% w: Y3 a8 u4 E2 }( {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解出来的R的长度是近似值,不是理论绝对值,但由于其精确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为0,得出的结果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l+ G5 m+ f* `  S  V% I2 m# R/ K
解题步骤:
" U% a( t" z! b" l1、        设定线性标注精度为小数点后8位数(参见附图2);
. R. ]3 r# q4 B2 _; X1 s
附图2.jpg 9 P# h" E2 G1 G' R
2、        按题目给出的参数按1∶1画出附图1中图3所示的图形;
* }, v6 O; J; D4 k3、        将图100000000的比例放大;
5 c8 |7 @( h! }. f
4、        将放大后的图进行多次反复操作:删除直线AG、圆Y1;画出直线AG1,再删除圆Y1的垂直中心线,以直线AG1的中点F2及G1点、D点进行点画圆,得到圆Y2,画出圆Y2的垂直中心线与直线BC相交于G2点,如附图3中图5所示;

. u4 U5 `1 ~. E  t5 D2 a 附图3.jpg + Z# q! r( @7 W4 L$ i4 W
5、        多次反复后,需检查前后两个圆的垂直中心线与直线BC相交点(如G11与G12)之间的距离,选线性标注,捕捉两个圆的垂直中心线,(参见附图4),
/ }8 X( j1 N5 G+ B7 N  W3 j
附图4.jpg ' w2 o! G7 q, u( c) u4 U8 g7 M
根据命令行的提示:指定尺寸线位置,选择水平(H),用键盘输入h 按回车,再用鼠标确定尺寸线位置左下角的命令行中,可以看到该标注的真实数值, 再按键盘左上角的Esc键退出;(参见附图5)
: v9 `2 U: J6 e 附图5.jpg $ h* G3 q/ q; d+ J
6、        继续进行多次反复操作:(预先将直线AB进行带基点A复制到粘贴板中,这样可以加快作图速度),回到附图3中图6,删除直线AG11及圆的垂直中心线,以圆Y12的圆心为基点粘贴复制到粘贴板中的直线AB,该直线与直线BC相交点为G12,再删除圆Y12,画出直线AG12,删除圆的垂直中心线,以直线AG12的中点F13及G12点、D点进行点画圆,得到圆Y13,以圆Y13的圆心为基点粘贴复制到粘贴板中的直线AB,该直线与直线BC相交点为G13……如附图3中图7所示;3 p- t9 X$ e, h- k
7、        当前后两个圆的垂直中心线距离通过标注,在命令行中显示为0时,说明解题的点已经找到,由圆心作出各直线,如附图3中图8所示;
& [/ L- F/ D5 Y/ }* X% P' r- |) Q8、        将图按0.00000001的比例缩小,缩放回1∶1,通过对齐标注,标注出各R的尺寸,均为2.03125 因为精度为小数点后8位数。R实际上尺寸值为2.03125000,图上尺寸值在标注时由CAD自动生成,由于小数点后第6位、第7位、第8位均为0,对齐标注显示为2.03125(参见附图6)

' l- Z4 F& D- L, p# s 附图6.jpg
( e+ S8 Z* ~  N; ?  C+ j; P
& W! m3 w1 _9 H  j1 n2 P[ 本帖最后由 ★新手★ 于 2007-3-8 10: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0 收起 理由
wangxili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8 1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补充:
. G$ d) p5 {# u$ D3 E8 V两个圆的垂直中心线捕捉后线性标注的方法:
, k; I, B# H# L/ ]& A4 ]7 h  q后一个圆作出后,以该圆的顶点为基点,粘贴复制到粘贴板中的直线AB,& x% N# M2 ]7 o6 O/ y
这样,前后两个圆的垂直中心线就可以分别进行捕捉
发表于 2007-3-8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2005llnn的画法确实有新意,我还有一种类似你这种方法的精确找点法找出二个圆相切点来画二个圆。
发表于 2007-3-8 1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看了楼上的讨论,看来有的同仁的水平达到了研究员的水平了,佩服!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3-8 15: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3-8 23: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1.将左圆的最高点A和右圆的最低点B连接;
- v9 Y9 r, K2 @9 C2.将两圆的圆心O1、O2连接;
& G$ ?! S1 }, l5 c2 R% U- Q3.AB和O1O2的交点就是切点;交点也是线段的中点;2 F* ^$ O, X9 p( Z! E
4.AO1BO2组成一个棱型;根据棱型法则就可以迅速求解!$ k( H$ `( X: ^& O( W" {" N$ |3 P
3 h3 B* R! ^) C- I0 p
更正一下:是组成平行四边形。
% d. r9 p( n0 a" o) [; D6 ~6 U; u
[ 本帖最后由 ★新手★ 于 2007-3-9 18:37 编辑 ]

Drawing1.pdf

12.45 KB, 下载次数: 12

发表于 2007-3-10 0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营口

回复 #30 shangming125 的帖子

23楼笔误:
; q9 U8 ]9 I0 g# q+ d5 p. _6 \(5.5-M)^2+(2R+2.5)^2=(2R)^2 应为 (5.5-M)^2+(2R-2.5)^2=(2R)^2
发表于 2007-3-10 08: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这么多高手,向各位致敬。
发表于 2007-3-10 1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这些高手都在哪工作的啊,是不是参加“嫦娥“项目的工作人员呢?献以崇高的敬意!
发表于 2007-3-10 11: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是呀。。看到前几位高手有解答真是令人叹服
发表于 2007-3-10 1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不知道直接用几何三角关系能否做
发表于 2007-3-10 13: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我的方法比较笨,多次逼近法。大约八次可得到较精确结果。
: i1 B4 c- d# ^: r( D' d如图:7 k. ?, c% V6 \$ R6 [' t

三点做圆,第一次选取中线的中点。

三点做圆,第一次选取中线的中点。

复制圆上限点到左侧。

复制圆上限点到左侧。

画直线连接两圆心,交中线于一点。

画直线连接两圆心,交中线于一点。

以新得到的交点3P做圆的一点,重复上述三个步骤。

以新得到的交点3P做圆的一点,重复上述三个步骤。

得到第二次逼近值。

得到第二次逼近值。

再重复。第八次后得到较精确值。

再重复。第八次后得到较精确值。

八次逼近的值。

八次逼近的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0 收起 理由
wangxili + 50 感谢参与,方法不错。请以后多参与论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10 2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数学学得不太好,这下子看出来了!
发表于 2007-3-11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呵呵

你认为这些方法是唯一的吗 你敢确定这些尺寸的约束存在吗 质疑
发表于 2007-3-12 09: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CAD我可能要困难点,不过重在参与吗??

新人,支持了!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草图.jpg
发表于 2007-3-12 2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类似这个题目原本是给UG的
发表于 2007-3-27 1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都是天才搞科研都可以了,哈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