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滚动轴承的安装 # U4 k I, o' z: G, Y4 |
1、轴与壳体孔的检修 & i2 H' L1 k8 O# W
滚动轴承在安装之前,应先对与之配合的轴、壳体孔、端盖等零件进行严格检验;对使用过的轴、壳体孔,更应作全面精度检验,不合要求的零件应予以修复或更换。否则,不允许装配。5 l. E, J5 G/ k: A3 }, c
2、轴的检修
4 P8 F3 h& _6 f" @" X( u, f5 e (1)、检验轴颈的偏心,弯曲与直径变动量(椭圆度) & P7 ~& q0 L `/ {5 f5 F- O
将轴顶在车床两顶尖上,或置于用V型铁支承的铸铁平板上,用千分表指针接触与轴承配合的轴颈,然后缓慢转动轴,观察千分表指针在轴颈上的摆动。若轴转动一周,指针只朝一而摆动,然后又回到最初位置,这说明轴有偏心或弯曲,其偏心、弯曲量的大小为千分表指针摆动值的一半;若轴转动一周,千分表指针摆动两次后,又回到最初位置,说明轴颈椭圆,千分表指针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椭圆度值。当轴的偏心与弯曲度大于规定值时,应对轴校直或车磨加工。椭圆度值一般应不超过轴颈尺寸公差的1/2,过大者应予以焊、车、磨,进行修复。
7 b# I2 H- z& |, `5 j (2)、检验轴颈的表面粗糙度 ( x8 S* ^* b# ]. K; ~) y
轴颈有毛刺、碰痕时,应先用细锉锉掉,再用细砂布打磨抛光。
: [7 a2 Y9 I; O8 Z# f" X 检验轴颈的轴肩垂直度和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 ,轴肩的垂直度用直角尺寸靠紧轴肩处,使其密合,然后借灯光或阳光检验,如漏光均匀或不漏光,说明轴肩垂直。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可用圆角样板检验。圆角半径太大,则轴承与轴肩靠不紧,使用中易引起振动;圆角半径太小,则影响轴的强度。因此,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必须小于轴承内圈的圆角半径,一般应为轴承内圈圆角半径的1/2,才能保证轴承紧靠轴肩。; B7 K) [% u; W/ ]3 ~; \
(3)、检验轴颈尺寸 ( E2 H N, e* b" X- {" V9 r
可用千分尺或千分表检验。当轴颈磨损严重,尺寸小于规定配合要求,与轴承内径配合松动时,应对轴承颈予以修复。一般修复方法有下面四种:/ [. V& V7 z- t/ ` |- ]$ D
A: 镶套当轴颈较粗时(大于40mm),可先将轴颈车削掉10—15mm,再把配制好的套放在热机油内加热,用热装法将套装到车细的轴颈上,最后将镶套的外径进行精加工,使尺寸符合与轴承内径配合的要求。
4 @# T2 Y" |$ c' f8 ~ b:焊补助先将磨细的轴颈粗车一刀,车削掉0。3—0。5mm,再用气焊或电焊补焊,补焊后,在机床上将轴颈车磨至规定尺寸。为预防补焊时轴产生弯曲变形,可采用反向变形的对称平衡式复焊法焊补。 : b" Z( h+ v2 W$ ?: e! j' c
C:镀铬和低温镀铁面无私当轴颈尺寸磨损较轻,或加工后尺超过差时,可用此法先镀后磨,予以修复。
6 t+ y, {2 \) p+ b0 ^% H d:滚花冲眼花缭乱当轴颈尺寸磨损轻微或加工稍有超差时,可用样冲于轴颈圆周均匀打出若干小孔眼,靠小孔眼边缘的凸超部分增大轴颈尺寸,或者在车床上用滚花刀对准轴颈滚花,增大轴颈尺寸,与轴承配合进行安装。此法仅可作为一时应急措施,一般不宜采用。 7 j6 X+ ^9 |, v& K! Z
3、壳体孔的检修
- b. a$ \; p8 W% M2 }) Z% O (1)检验壳体孔的椭圆和圆柱度(锥度)
5 J; O+ r4 i& C 对整体式壳体孔,用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检验;对开式壳体孔,须将其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用螺栓拧紧,待接合紧贴后进行检验。0 l4 q; f0 d4 k; P. }; U
(2)检验壳体孔与轴挡肩的垂直度 $ t3 W7 K! x9 i: U5 B# z
轴挡肩与旋转中心线不垂直时,载荷易集中在轴承局部的滚动体上,使其受力不均,产生蠕动,并使滚道受压过大,导致变形,影响寿命。可用光隙法以直角尺贴紧轴肩检验,亦可用千分表指针测量轴肩端面跳动量检验。
0 J# K. c9 d8 e! Y |9 ] (3)检验壳体孔的磨损量及同轴度
" ?6 p# }+ Y5 ` 轴承座的壳体孔由于磨损变形或镗孔加工误差,往往会出现两端孔不同心。若不同心,安装后就会使轴上的齿轮轴线倾斜,破坏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中心距,损毁机件,卡死轴承弯裂轴承座壳体孔.因此对轴承座壳体孔的同轴度应严格检验.检验后,当轴承座壳体孔的磨损量大于0.1mm,或两轴承座壳体孔的同轴度大于0.7mm时,可采用镶套法修复。先将壳体孔镗大,再压入衬套,并沿其接缝处圆周三等分分布钻2—3mm深的三个盲孔,然后在盲孔处堆焊牢固镗平,最后将所镶衬套的内孔镗至与轴承外径相配合的尺寸即可。当孔的磨损量及同轴度较小时,可用粘结法修复。即用50%的聚酰胺树脂、50%的“6101”环氧树脂加铁粉,或用农机1号、2号胶加铁粉,粘结在轴承座壳体孔内,待固化后镗至所需尺寸。
2 W% v: T; ]$ g3 L, W& j 4、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7 c6 q! }0 a# @" P& O% K1 k8 C
(1)、对安装场地的选择和要求
' w3 Q, ]& H* r 安装场地应与车床、磨床和其他机械设备相距一段距离。场地应打扫干净,经常保持干燥清洁,严防铁屑、砂粒、灰尘、水分进入轴承。0 X. x I0 r6 [0 M
(2)、 检验轴承型号、备好安装工具 / b, }) `1 @0 z Y7 _
检验轴承型号、尺寸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并根据轴承的结构特点和与之配合的各个零部件,选择好适当的装配方法,准备好安装时用的工具和量具。常用的安装工具有手锤、铜棒、套筒、专用垫板、螺蚊夹具、压力机等,量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等。
! X# j8 Q" @7 A7 r (3)、检验轴承装配表面 - q* L+ R" d; [
轴承装配表面及与之配合的零件表面,如有碰伤、锈蚀层、磨屑、砂粒、灰尘和泥土存在,一则轴承安装困难,造成装配位置不正确;二则这些附着物形成磨料、易擦损轴承工作表面,影响装配质量。因此,安装前应对轴颈、轴承座壳体孔的表面、台肩端面、及连接零件如衬套、垫圈、端等的配合表面,进行仔细检验。如有锈蚀层,可用细锉锉掉,细砂布打光,同时也要清除轴承装配表面及其连接零件上的附着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