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8天前
楼主: yulijun823
收起左侧

[讨论]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什么人员全检后还有不良?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 0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全检后,在OQC又检出不合格品,这说明产品的稳定性上存在问题。
发表于 2006-12-1 23: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产品质量是流程能力的反映。技术和管理都是质量的重要保证。
发表于 2006-12-2 13: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提前预防不两的发生是最重要的. 作业员不认真
发表于 2006-12-3 2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检验也不是100% 0缺陷啊!
发表于 2006-12-6 1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光靠思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到现场去看.了解生产和检验过程.然后去分析
发表于 2006-12-6 1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加强员工的产品品质培训,让员工了解不良类型和客户发现后的严重后果
/ m$ h' g. w" u) W( x2.做好标识与追溯,客户发现不良可以追溯到生产线的某个工位和检查人员2 O& P1 E) _! w+ f/ Q
3.建立严厉的奖惩制度3 q) Z* f, f5 G; l
4.采取一些防错措施
发表于 2006-12-6 15: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还有一个问题是 还要注意物流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运输商没有按照规定搬运装卸货物等,我们公司遇到过一次质量问题,就是由于运输商的野蛮装卸造成的产品不合格.
发表于 2006-12-8 1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合格的产品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关键的因素是员工的素质,任何检验手段都会有误差
发表于 2006-12-8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估计是制作方法有问题或加工时公差分布不合理,检验是一种防止不良品厂的方法.要解决你们的问题,还是应该改进工艺,提高成品率.
发表于 2006-12-8 16: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需要层别分析流出到客户端不良:! ~* H' p/ k0 A
若其不良是现行测量手段无法探测的,则之前的所谓的全检只是空的;
' y. W. Q" f4 g& a6 T' Y( b若其不良是现行测量手段可以查明,则表明贵司信息反馈、改善不力!
发表于 2006-12-8 16: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我也同意产品是制造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7 q, V8 _2 ^8 \( }/ M% X: j
我曾经当过质量工程师,生产线采用SPC管控,可以有效的将不良品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成品检验才发现。当有不良品出现时,应对不良品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方法有人、机、料、法、环;5个why;帕拉图;关系图等;各种方法应综合应用,基本能解决80%的问题。
" k) P/ F* c8 x+ C9 E* `另外积极动员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在第一线,他们更容易发现问题,举报问题,及时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那么质量问题会变的较少。5 d* y; Z& u& P& t  ]# b+ j" G
最后质量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建立SOP作业制度,做好员工判定质量方法的培训,另外做好质量反馈处罚制度,奖罚并举。
发表于 2006-12-10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奖罚分明,轮岗制,加强巡检
发表于 2006-12-12 12: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才100%全检,200%全检都不一定能保证。3 H9 \) b5 P5 d" n

/ O3 ?& e# Y2 f/ G! a对过程还是先做PFMEA分析吧,做得越细越好。分析出风险后,对过程分级,并拟定控制计划。原则上把所有风险向前推。' W. J6 ^" z8 h& E$ W
6 Q5 W& ]; g! ^$ ]1 y  d/ O8 z
防错要做好,要用技术能力提升品质保障。说穿了多相信机器,少相信人。当然对人的培训也是百常重要的,但不要当现场操作过于复杂,要尽量减低操作失误的风险性。
9 n# z5 o8 o$ g" j9 t9 u% w; c
' _. C0 M; {$ X6 q1 ~3 v5 X  u7 Q其实把5大工具用好了,很问题都好解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hmhere + 3 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2 14: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1楼等说得很对,要综合分析,找出问题逐一解决。光靠全检是不行的:象有的有性能寿命等质量要求全检也无法保证。
发表于 2006-12-14 10: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全检后出现质量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反馈到全检上?6 \( ~/ r1 o, \/ l* ^! _8 H9 X
$ m' A5 Y- K% p8 N) @7 \
1。确定有专门小组负责质量问题
! y$ u1 O$ x; w8 t# a
' X  @" d/ a& t1 ?5 m( `$ H2。是什么质量问题?
, p- D7 S! w; h; N4 L0 q) |
. h3 A- Z- r7 W7 m: G0 x3。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受控!
& A' \* _- H+ ?* f, c3 m4 k9 y% [6 u& ^+ u
4。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正如一位朋友说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5 }; [5 }) M3 A, }) b$ H1 `4 H

* g7 N: p! q3 H! g; n# j5。从根本上对质量进行改进。
$ u9 u0 @. S/ W* G( _
  s5 Y0 Q+ m( o3 n* z8 Z7 L. n6。全检阶段,可以采用好件对比法,防错法,人员更替法,奖励法 等等,总之,要考虑检验的是人,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如何从方法上减少漏检是首要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hmhere + 3 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4 1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你的想法就错了,老兄。
发表于 2006-12-21 14: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因为老兄你没有理解那句明言"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
发表于 2006-12-22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检验标准是否一致,检验项是否做全
发表于 2006-12-22 10: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检测是需要人员和工具的,因为人员的差异以及工具、环境的差异造成。$ \5 f6 z0 M! T6 ^

# ?- {' Q- I  w& l! O! u5 P建议增加培训及效果评价,对量具作测量系统分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