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4天前
全站
goto3d 说: 版主微信号:caivin811031;还未入三维微信群的小伙伴,速度加
2022-07-04
查看: 955|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打造“创客”高地 培育“智造”工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内,是一所行业主办的国有公办高职院校。2017年面向全国13个省份招生,开设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软件技术、物联网、艺术设计、通信技术和会计等21个专业。
自成立以来,面对体制不顺、经费短缺等多重困难,全院教职员工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积极求变,大胆创新,洒下了一路汗水,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十三五”期间,学院继续坚持“四个满意”的办学目标,坚定办学方向;深入践行“谋求学生和教师之发展,追求现在和未来之幸福”的办学理念,提升师生获得感;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办学思路,实现“换道超车”,通过打造全国首家“创客校园”和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这两个主题战略,积极探索实践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更好更多的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率先建设国内首家“创客校园” 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不单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2015年1月,学院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抢先谋划,集聚合力,率先建设国内首家“创客校园”,大力发展集创意、设计、制造于一体的“蓝岛创客空间”,打造“创新、实践、分享、成长”为核心校园“创客文化”,并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实践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构建并全面实施面向职业教育的“54333”创客教育体系,即:“平台+专业+课程+导师+活动”的5个基础保障,“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心理健康+创客活动”的四维综合评价,“创客项目课程+创客专门课程+创客式课改课程”的3类课程教学,“创客项目+竞赛项目+基金项目”的3级项目孵化,“公司+事业部+工作室”的3类主体实践。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创客活动开展、创客项目开发、创客项目孵化等方式,营造创新氛围,创新培养机制,为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蓝岛创客空间现已被认定为省、市、区三级众创空间,省、市、区三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空间先后成为南京市众创空间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创客空间联盟成员、中国创客联盟成员、鼓楼区众创空间联盟成员单位、Intel智能硬件创新合作伙伴、海尔创客实验室合作伙伴等。
创客校园建设期间,孵化出了一批创客教育教学成果。开发创客类课程近400门,发表创客教育主题论文30余篇,开设3D打印、激光切割、无人机、VR、乐高等工坊20余个,制作完成创客作品2047件,创客作品转化授权专利104件(发明专利9件),蓝岛创客种子基金孵化项目40余项,创客作品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奖20余次。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携手名企打造人才培养“生态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合作的准度、深度和黏度是保证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的关键。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按照“技术先进、标准领先、管理规范、规模优势和市场占有率高”等五个标准,遴选优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分层建设、分类管理”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核心型、紧密型、半紧密型”的分类合作制度,与数十家知名企业在师资、课程、实训、培训、投入、项目研发和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共育共赢的人才培养“生态圈”。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移动商务、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四个专业,分别与中兴软件、浙江华为、未迟数字公司、中邮建公司合作开展“嵌入式”人才培养;与中电熊猫、中海物业、昆山宾科、康尼机电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中邮建公司、江苏易宁正弘电子商务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与思科公司共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网络技术学院”,与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共建“物联网云开发实验室”,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安防技术学院”,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海尔智能化学院”等。
目前,学院共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71家,“企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5个,“课堂化”的校外实践基地6个,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1个。共建订单班37个,培养学生3063人。“思科网院”为全国十大优秀网院,中小企业精益生产培训基地成为“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有很多不同的维度,但是最重要的维度是学生成长的获得感和企业需求的满足度。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学校的办学方向、理念、举措和成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上述两个最重要的维度,学院从“学业成绩+素质养成+心理健康+创客活动”四个维度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评价。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养。“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的评价为保障性指标,引导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和专业学习,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适用性需求;“素质养成+创客活动”的评价为激励性指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成长性需求,真正实现企业需求端与学校供给侧的良性互动。
自2013年起,学院制定并实施“学生素质养成计划”和“十年分享参与计划”,每学期形成一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报告,对毕业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互动;2011年成立心理成长中心,构建“学院-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每位学生在入校到毕业半年后开展心理和思想状况调查,形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2015年起,为每名学生建立“创客活动档案”,从创客活动参与、创客项目制作、创客课程开发及创客类技能竞赛等方面,记录学生创客成长轨迹。2017年,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专门制定了“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双创实验班”“双创先锋班”“双创精英班”三级的递进培养,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创意、敢创新和会创造”的双创精英人才。
近几年,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指标逐年增长。2015届、2016届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平均达3860元和3981元(麦可思统计),分别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位和第三位(省教育厅公布)。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含升学)始终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全院教师获市级以上奖项75人次,其中获国家级14人次、省级59人次、市级2人次;学生获市级以上奖项79人次,其中国家级8人次,省级56人次,市级15人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院将以“聚力创新、聚焦人才培养、高水平探索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目标,探索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新内涵、新思路,积极打造“创客”高地,努力培育“智造”工匠,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聚焦智能制造,优化专业结构 培育“智造”工匠人才
制造业是国力竞争的柱石,智能制造是最为重要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既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其中,人才培养就是关键。2015年5月,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南京市建设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实施方案》,学院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全力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智造”工匠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以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交叉互补,构建紧贴智能制造产业、服务智能生产的专业链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专业的资源配置,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建设工业设计、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做精做强相关专业。
两年来,学院投入近两千万元,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中科院南京煜宸激光科技集团共建“3D打印(增材制造)中心”,与中国航天南京神舟航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与康尼机电、南京旭上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车间”和“数字化工厂”,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家居实训中心”,与思科、华为和智翔集团共建“未来网络ICT实训中心”,获批2016年江苏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与企业共同开发了《solidworks设计与仿真一体化教程》《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8门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承担了南京市人社局“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和“3D打印技术应用工程师”两个新工种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已累计完成1251人的培训。“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培养“智造”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13008828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