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629|回复: 5
收起左侧

[求助] 蜗杆蜗轮 调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问老师 ( ^& c6 F. H8 s. i( B0 t5 I
蜗杆蜗轮 装配中 都有哪些调整 呀?
" T5 U; f3 U$ e( e6 j+ ^
' L7 H5 b+ W7 w( g5 G谢谢
1.png
发表于 2015-3-4 17: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齿轮的啮合,和轴向窜动
发表于 2015-3-4 1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齿轮、蜗杆与蜗轮的装配      1、装配前应熟悉设备技术文件,了解安装位置、转动方向、转速和润滑方式等。  2、装配前应做好下列检查:  ⑴齿轮(或蜗轮)的模数、外径、节圆直径;  ⑵齿轮(或蜗轮)的孔与轴的配合,键与键槽的配合;  ⑶如发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平行度或垂直度(特别是人字齿轮)有超差时,应提请有关部门解决后,方可装配;  3、齿轮(或蜗轮)装于轴上时,应检查其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检查时将齿轮以及划针盘、百分表等固定在支架上,转动齿轮测量其偏差值。  4、每对齿轮装配后,应按下列方法检查装配间隙和接触情况。  ⑴用塞尺检查两齿啮合时的侧间隙,将小齿轮转向一侧,使两齿轮紧密接触,然后用塞尺在两齿未接触面间测量;检查顶间隙时,应使一齿顶与另一齿根相互对正后再进行。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要求:  正齿轮之齿侧间隙(mm) 6 v# H! p8 W% b0 p' I$ T! g
精度等级 模数  两齿轮间之中心距离(mm)  300以下 300-500 500-1000 1000-1600 1600-2400 2400以上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Ⅱ  ≤10 0.10 0.50 0.15 0.60 0.20 0.75 0.30 0.80     >10            1.17 0.35 1.00   1.50   0.15 0.70 0.20 0.90 0.25 1.10    1.30 0.40 1.60    Ⅲ ≤10 0.15 0.70 0.20 0.90 0.25 1.20 0.30 1.50     10-24 0.20 1.00 0.25 1.20 0.30 1.45 0.40 1.60 0.50 2.00    >24                      2.70     0.30 1.45 0.40 1.70 0.50 2.00 0.60 2.30 0.70 2.20 Ⅳ ≤24 0.30 2.00 0.40 2.20 0.50 2.60 0.60 3.00 0.80 2.90 1.00 4.00       0.70 3.30 0.90 3.80 1.20 4.40 1.45 5.20 >24                      1.40    正齿轮之顶间隙,若无规定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C=0.20m~0.25m------------------------------------------------------------------------------------(26) C—为顶间隙,mm m—为该齿轮的模数。  ⑵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顶间隙和侧间隙时,铅丝长度不得少于5个齿距,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齿面的两端各放一根铅丝,用油脂贴在齿面上,对于齿宽较大的齿轮,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条,转动两齿轮后取出压扁后的铅丝,用千分尺测量被压铅丝的厚度。  ⑶用塞尺或压铅法检查啮合间隙,应在齿轮周圈选择0°、90°、180°、270°四处测量。  ⑷用着色法检查齿轮的接触面,其接触斑点的百分值应符合下表:    . b+ H9 S/ f( s7 c% `
) ]; |: I% P, k
  接触斑点百分值
9 V# j; X! e3 B. S7 n7 a5 \$ M齿轮类别 精度等级  测量部位 3 4 5 6 7 8 9 10 11 接触百分值不应小于  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形) 齿高 55 60 55 50 45 40 30 25 20 齿长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5 圆柱齿轮(圆弧齿形) 齿高    70 65 60 50   齿长    90 85 80 75   圆锥齿轮  齿高   75 70 60 50 40 30 30 齿长   75 70 60 50 40 30 30 圆柱蜗杆  齿高 齿高 60 60 60 50      齿长 75 75 75 60      齿高  齿高   60 60 60 50 30   齿长      70  70  65  50  35      5、蜗轮与蜗杆装配前应做检查,二者的压力角应一致,转动应灵活。蜗轮蜗杆一般出厂时都已装在轴上,如需现装配,蜗轮与轴,蜗杆与轴的配合都为过盈制,即轴比孔大0.10~0.04mm。  6、蜗轮与蜗杆的纵向中心应相互垂直,其转动中心距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无规定时按下表检查。     蜗轮副转动中心距偏差(μm)
1 r# q& h, z7 o转动中心距a(mm) 精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9  11  12  a≤30 3 5 7 11 17 26 42 65 30<a≤50 3.5 6 8 13 20 31 50 80 50<a≤90 4 7 10 15 23 37 60 90 90<a≤120 5 8 11 18 27 44 70 110 120<a≤180 6 9 13 20 32 50 80 125 180<a≤250 7 10 15 23 36 58 92 145 250<a≤315 8 12 16 26 40 65 105 160 315<a≤400 9 13 18 28 45 70 115 180 400<a≤500 10 14 20 32 50 78 125 200 500<a≤630 11 15 22 35 55 87 140 220 630<a≤800 13 18 25 40 62 100 160 250 800<a≤1000 15 20 28 45 70 115 180 280 1000<a≤1250  17  23  33  52  82  130  210  330  7、蜗轮与蜗杆的侧间隙一般为0.30~0.65mm,顶间隙应随蜗轮与蜗杆的位置而定;如蜗杆在上,蜗轮在下,其顶间隙不得小于1mm;如蜗杆在下,蜗轮在上,其顶间隙不得小于轴瓦间隙。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间隙可按下表进行检查和调整。 8 J- m8 C3 @" I2 m
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mm)
3 Y$ ~4 F+ v$ X  D* ~  中心距(a)  ≤40  40<a≤80 80<a≤160 160<a≤320  320<a≤630  630<a≤1250  1250<a 啮合间隙  0.055  0.095  0.130  0.190  0.260  0.380  0.530  8、伞齿轮的装配,应先将两根轴的中心线调整到同一平面上,先调好齿轮间隙,后调轴的窜动量,用塞尺检查,允许偏差参照下表。齿轮转动啮合时应无咬牙及异常声音。  伞齿轮之侧间隙 $ y  X; X" P( ?1 V# H
传递精度等级  模数  侧间隙(mm)  最小  最大 Ⅲ  5以下 0.20 0.75 5~10 0.25 0.80~0.85 10以上  0.30 0.90 Ⅳ  10以下 0.30 1.10 10~16 0.40 1.20 16以上  0.50  1.40  9、伞齿轮接触面着色检查时,在转动中不得使轴串动。在没负荷的情况下,其接触面应靠近齿轮小头边缘2~4mm,偏向小头一侧,接触面积为齿工作面积的30%~35%,且沿齿高中部接触;但由于负荷扭转的微小位移,实际接触面积见图示。  10、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主动齿轮)或蜗杆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⑵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伞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测的中部并接近小端。对可逆转齿轮传动,两侧面均应检查;  ⑶接触斑点的百分数值按公式27、28计算:  齿长方向百分值=(a-c)/B×100%------------------------------------------------------------27 齿高方向百分值=hp/hg×100%------------------------------------------------------------------28 式中:a—接触痕迹极点间的距离,mm c—超过模数值的断开距离,mm B—齿全长,mm  hp—接触痕迹平均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或齿长接触痕迹中部的高度(对圆锥齿轮),mm  hg—齿的工作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mm;或相应于hp处的有效齿高(对圆锥齿轮),mm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3:5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xuexi520 于 2015-3-7 20:58 编辑 4 C$ R5 T: g% x# ^
# B) Y. B, q) P: p# j" n  I6 ^
请问老师。蜗杆轴向位置需要调整不啊?
& |$ a% e7 ]# i; h& r; ?, v4 P学生的理解是。调整轴向位置才能使蜗杆与涡轮啮合正确。。。。。" P4 I) B. b& v% v" s
老师们怎么看呀?; U7 T  t6 ?/ b3 c! U. b

0 z* Y  ?' A1 k* [0 Y+ g, ?蜗杆类型Za型
发表于 2015-3-9 15: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需要,精密的需要配对确定位置!也可以径向调整!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22:0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谢谢。请问怎么配对呀?请老师尽量写详细点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