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将集团新厂总工艺布局 摘要:华东大将集团公司新厂投产已经大半年了,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多次的总工艺布局的修改和完善,三年的建造,终于建成投产了。本文简述了 总容积率的确定、布局的物流因素、功能因素、工具因素、动力因素、流水线因素、设备类型因素、绿化因素、人员因素等等,为新厂建设做出了指导意见。 关键词:新厂、因素、布局、确定。 第一部分 总容积率的合理确定 大将集团新厂长(东西方向)为300M,宽为240M,建设两个大型的总装配车间,一个金加工车间,一个钣焊车间,一个表面处理车间,一个试验车间。各个车间的正面设计办公楼或是辅房,由于东西邻居和北面都是工厂或是河流,所以工厂的正面朝南。决定了主要的车间是南北向的。 南北方向上,正面的主干道为12M,绿化带为26M,在26M的绿化带里面还设计了11M的电动车棚,背面的主干道是10M,绿化带是11M,设计一个试验车间和试验场地为东西向的宽度为27M,这样实际的建筑占地宽度为148M,每个车间设计一个10米的辅房,这样车间的最大长度就是138M。 东西方向上,首先确定第一个车间车间T重型车辆车间的位置,考虑到公司的发货大车长24M,最小的道路宽度必须达到18M(实际由于布局不够设计了16M,为后续的使用产生了一些隐患)。由于道路的不规则,南面达到了21M,重型车辆车间需要三跨,按照普通的21M一跨计算,就是63M。紧接着是一个露天车间,最初的设计是个钢材库,由于钢材长度为12M长,所以设计了一台15M的标准行车,这样也将露天车间的宽度确定了为15M。露天车间紧接着的是一个金工车间(车间N),按照使用要求,这个车间需要三跨,按照普通的21M一跨计算,就是63M。三个连续的车间后必须有个物流通道,这个通道是物流的主干道,我们设计为18M。这样还剩余125M,还有一个扳焊车间和一个机车装配车间需要布局。扳焊车间需要一个钢材库,这个最小需要15M(实际上我们通过对行车的改造实现了13.5M)。由于形状的不规则,实际上南面有22M,还有103M,按照常规的21M一跨来算只能有四跨了,除掉四跨的车间—设计为两个两跨的车间车间M和五,还剩余一条16M的道路。由于转向不方便,这条道路只能用为辅助道路。 加上东西向的一个试验车间,这样,总的占地面积为68885平方米,总的建筑占地面积为48220平方米。总的容积率为0.7,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简述为 道路、车间以及功能、绿化、外场的使用功能(有的时候还包括辅助功能,例如停车场,电动车棚等)等组成了整个新厂的总布局。 第二部分 布局的物流因素中的功能因素 新厂的布局必须考虑物流的因素,而物流的因素涉及到了各个车间单体的功能、(厂内、厂外)运输的方式、装卸的方式、物料的中转、物料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出厂到废料的处理等等方面。 由于本公司有两大装配车间,一个表面处理车间,基本上所有的成品出厂都需要表面处理,因此将表面处理车间摆到了中心的位置。因此,整个新厂的总体布局最好的是:成π(PAI)型布局,或则是成u型布局,布局的关键是物流的简洁快速,方便合理。这个π(PAI)型布局或是U型布局的底部就是表面处理车间,这样所有的物料进出都方便,但是由于我们的宽度的局限(前一章已经简述),不可能设计成这个布局,所以各个车间设计成了平行的布局。 我们一共设计了六个车间,除了特例的试验车间必须连接试验场地外,其余的车间平行排开,如何确定其中的功能,必须考虑物流的因素。 首先是扳焊车间,一般他需要原材料最多--各类的板材、型材、棒料;还需要加工这些原材料的氧气、丙烷、二氧化碳、天然气等等。前者需要大型的堆场,面积为工厂所需的各类原材料的平铺面积X1.5;后者需要建设气站,距离建筑物需要15米以上的距离。距离消防通道越近越好。物流从原材料流入钣焊,部分的钣焊件直接进入表面处理车间,部分的钣焊件进入外加工的表面处理,大部门的需要进入金工车间加工。因此决定扳焊车间必须是在最东面或是最西面的围墙边上。由于我们在最东面的车间T重型车辆车间的南面设计了公司的办公大楼,由于扳焊车间的噪音、粉尘等因素,确定扳焊车间不能布置在最东面,因此只能布置在最西面,而同时扳焊车间的西面设计堆料场地。 其次是表面处理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具有噪音、粉尘、废水等等污染源,虽然现在的处理设备很先进,但是不能与办公大楼并列,最好是设计在下风头,考虑到表面处理车间的室外设备部分很大,因此也不能放在正中间,因此布置在最西面的车间W是合适的,同时方便扳焊的无聊进出。当然整个车间可能略显拥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局部的工艺压缩来处理。 第三是中型车辆装配车间和重型车辆装配车间,这两个车间由于有频繁的大型车辆进出,从表面处理车间的进出无聊也很频繁。因此靠近主干道和接近表面处理车间是首选。首先计算两个车间的使用面积,初步设计为两个车间分别布置在车间T和车间M,满足上面的需要。车间T6800平方米,车间M5800平方米。按照使用功能两个车间都能满足需要。但是车间T长度为108M,车间M长度为138M,两个车间都需要设计装配流水线,但是重型车辆的仅仅需要60M,左右就可以了,而中型车辆车间需要一天大于100米的总装配自动化流水线,这样,车间M就成了中型车辆车间是首选。而且,中型车辆车间从表面处理车间来的物流明显大于重型车辆车间,将车间M设计为中型车辆车间是合适的。 这样车间T就成了重型车辆车间。重型车辆的主要物流从东面的主干道进出。由于道路的宽带受限,事实上大宗的物流(24米长车)进出有些困难,这是后话。 剩余车间N设计成为金工车间,由于金工车间的物流虽然频繁但是没有大型物流,所以没有问题。 最后还剩余一个仓储问题。我们公司的仓储有六个方面,第一个是中型车辆的成品仓储,由于中型车辆是可以移动的,所以只要设计一个发车台,将停放在车间某个地方的车辆开上去就可以了。第二个是重型车辆的成品,考虑到重型车辆的重量比较大(10多吨),所以最好是接近重型车辆装配车间,减少移动量,我们设计在重型车辆车间的东面,靠近东面主干道。第三个是配件的仓储,我公司的配件有大量的物流,而且都是大型车辆,因此这个也必须设计在靠近主干道附近,这样我们将车间N的西跨(主干道的东面)中的一部分设计为配件的发料包装部,方便物料进出。第四部分是小件零部件,我们设计在多层车间的二楼,依靠货梯上下。第五部分是进出表面处理车间的物流,由于都是小型物流,可以临时在车间W停留,只要及时流动就可以了。第六个部分是半成品,由于是小型物流,在各个车间空出一块就可以了。 试验车间也有物流进出,中型车辆可以移动没有问题,重型车辆的移动我们设计了一条电动平板车连接车间T和车间L,保证物流的移动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