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CAD/CAM模具设计中的产品图数据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本身CAD/CAM软件所绘制的零件图,可直接加载进行模具设计,另一种是数据来自外部系统所设计,本文只就后一种情况进行阐释,来讲在中望3D中对此种情况的另一种设计思路。8 S1 `4 ^; E8 h9 H2 x
( L1 h x9 @* G 从外部CAD/CAM设计系统导入产品数据,必然会有数据丢失的现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有破面。在目前业界使用的Proe、SW、Inventor中,要做模具设计,必须先将产品的破面修补完好,使其成为完整的实体,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模具设计工作。其核心算法就是通过布尔运算的方式来切除产品的型腔。中望3D的常规思路设计也与之相同,但是中望3D的混合建模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 c8 n2 |; a8 a7 A6 Y
! ]& I9 V' t. j1 G) x4 i; Z 在此就一个相机壳的案例来对其进行说明。产品导入后往往一些三面转角的圆弧面是常有破面或是变形的地方。如下图所示,此产品在加载进来时有破面。在中望3D中可以不去进行理会,直接进入下面的模具设计步骤。" w0 v9 | i# ^7 [
0 W$ J% c( L4 h+ |8 x2 f7 w; t
I0 u: e. m' ?1 m' [) c9 c3 K
6 v" {3 ], l4 z- T! _
依此模型只要产品的拔模正确,即使有破面,依然可以得出产品正确的分型线。 l1 v* I9 k3 c6 F
1 @9 I7 y2 C0 d% n
% ]9 Y2 ~2 J9 ^1 G; z3 M# ^
/ T1 W* U& c1 g5 b
! _1 C" ]5 r3 a 可以通过分型线将产品进行上下面的分割。在对产品进行分割之后可以将需要拆电极的部分,如型芯单独输出,在模具设计未完成的时候即可进行电极的设计。目前,产品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这就对模具企业在时间的控制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企业的客户希望产品能尽快上市以占领市场,所以就要求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尽量缩短。模具企业的整个交付时间也要大大缩减,才能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要等模具设计完成后才能去做电极,整个模具企业的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模具没拆出来,电极工程师只能等着。中望3D的此中模式能很好的支持并行工程。充分利用模具企业的所有资源。$ a# _. q" x+ q, W7 v
$ E6 o' N& b2 W* I& X b( y* }, }! }" l( W8 n; T& t: f* N
8 G: F% _8 ]0 {" }4 h) E3 }6 D3 f 分开模具的前后模仁、拆镶件、拆滑块等步骤。只要拆零件的部位不在破面处,产品的破面对这些操作都不会有任何影响。所有的定料,模架的加工都可以同时进行。
( m+ J1 g& k# s$ v+ H# D% [
9 @. G/ t7 R# r: [" I1 b& i; E9 X 如果是采用常规的设计思路,只能是先把产品进行修补完好,才能进行下面的工序。这种常规的思路如果是遇到复杂的产品,光修补面就可能花去几天时间,这对现在越来越短的交模时间来说将是一个大大的考验。通过使用CAD/CAM软件中望3D的混合建模理念,就可以很好的绕过缝补面这一关,顺利地进行后续的CAD/CAM设计,可以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整个模具设计的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