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D! L$ w/ E: S% a3 A 液压李工认为该液压型叉车原液压油箱结构如附图(a)所示。其制动泵、转向器、多路阀和门架缸回油管口都布置在液压油液面之上,且管口正对钢质吸油管。现场观察发现,当工作装置带载下降时,大量油液快速回油,在通过回油管口后高速喷向吸油管,形成激烈的飞溅。在液压油温度升高后,油箱内还会产生大量的油滴和油雾,使油箱内空气压力急剧升高。这些油液、油滴和油雾,最终都通过呼吸器快速排出。由于滤网的阻挡作用,油滴和油雾通过呼吸器时在滤网上越积越多,在油箱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使液压油从呼吸器高速喷出。# G2 ] m7 h4 a0 j4 W! I
由于液压油箱存在以上问题,经研究,我们决定对液压油箱上回油管的位置重新进行排布。改进后的液压油箱结构如附图(b)所示,具体方法如下:将回油频繁的制动泵回油管、转向器回油管和多路阀回油管全部布置在液压油液面以下,其回油口与吸油管的位置互相错开,并尽可能拉大这些回油口与呼吸器的距离。; \4 \9 F1 K' F& n% y f
将该型叉车上述回油管重新排布以后,回油频繁的3个回油口在液面以下,避免了高速回油撞击吸油管而产生油滴或油雾,油箱呼吸器喷油现象消失。6 C$ F1 v( p. w8 C. |2 m9 d
此外,这种改进对液压元件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延长液压油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