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751|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画梦的诗人——沈从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中国文坛,有这么一位极具个性的作家:他跻身于都市的繁华喧闹间却自觉地保有“乡下人”的视觉体验,他撇开左翼文坛关注的社会历史之变却潜心于表现“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他备尝现实人生的茫然与失落却用理想之笔勾勒出湘西世界的淳朴和柔美。他便是“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一是现实的,如《萧萧》中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童养媳萧萧,她的懵懂、单纯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与祖父对女学生的嘲弄、奚落,以及古老而严苛的宗法制度,较有深度地反映出乡下人与现代文明的隔膜和理性缺失;另一种是理想的,如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作者以诗情洋溢而又温柔清淡的笔调出之,极度纯净古朴的湘西风情与理想化的人生形式自然交融,通过翠翠与天保兄弟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故事,创作出一支超越世俗的田园牧歌。
    在我看来,沈从文是一位画梦的诗人,他能在那个社会普遍追求功利的时代里出现,并自觉地保持独立的人性视角,实在难能可贵!尽管他是被主流意识边缘化的作家,但其创作对现代文学却有着独特的贡献。他通过都市的边缘体验和乡村的生活描绘,揭示出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好人性的迷失,湘西人的恬静质朴实在是对城市丑陋人性的讽刺。他抛开了主流文坛倡导的宏观视野,而将目光投向人性,投向乡村,投向底层人民。他的湘西小说人物极具个性,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经济几乎绝缘,却都葆有一颗朴拙而善良的心,如千古不磨的寒玉。这无疑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外延与内涵,当主流之上的文学都在借用西方的表现手法揭露国民社会的丑恶时,我们却能从他充满温情的文字里读出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纯朴与善良。马克思曾提出“自然的人化”思想,注重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人化,毛泽东发展了这一思想,倡导文艺要为社会大众服务,具体地说是要为工农兵服务,这便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功利性。沈从文的作品却从这一层功利追求中解放出来,回归于人的自然化,保留一份田园牧歌式的逍遥与人间情味,促进了自我的觉醒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
    沈从文的文字平和中带有淡淡的悲愁,他善于描绘,《边城》里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碧溪的竹篁,在他的笔下细致而绝不琐碎,精心勾画出一幅独特神奇的湘西风俗画卷,读起来绵绵如诗。他追求艺术的健康与纯正,在乡野与都市的生活对照中建构出自己的审美天地。沈从文的墓志铭写着:“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为近代中国有这样一位善于表现人性最真切欲望的作家感到惊喜与感动,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依然可以汲取他的写作技巧,做一个更接近于“人”的画梦的诗人。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9 11: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