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有弹簧刚度,阀口的直径及阻尼孔的直径。一般认为溢流阀的启闭特性越好,溢流阀的性能就越好。如阻尼孔直径过大,启闭特性就差(滞后),直径过小压力超调。我想讨论的是,换向阀在换向过程中存在封闭空间,系统有瞬时压力波动,如在制造中使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差些(滞后),当换向封闭空间结束的时间,也正是溢流阀启闭的滞后时间,那么是否可以减弱换向的瞬时高压。也就是大家通俗说的换向柔和。我们在制造溢流阀的时候,很多人追求的是好的启闭特性(减小阻尼孔的直径)认为是性能优良的,这样做是否不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为了增强液压系统换向的柔和性,溢流阀的制造,阻尼孔的大小取理论要求的上限比较适合(或者说比较适合一些系统),或者针对一些液压系统溢流阀的阻尼孔取大值。通过对多种溢流阀的拆装,发现同样规格的溢流阀甚至是同一类型的溢流阀,国内阀(包括仿制阀)与进口阀在阻尼孔的直径上竟然有很大差别。同样规格的阀(如YFB-H10)国内制造阻尼孔缩小到0.5,而日本人的同类型阀阻尼孔直径放大到1.(理论要求是0.8-1.2,取值大小随流量)这是为什么?日本人的产品手动换向时,大家反映较柔和,是否与这有关? 3 [- g) h4 G( S R2 o, j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