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55|回复: 8
收起左侧

[求助]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而铁素体不锈钢不敏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4 2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兴安盟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而铁素体不锈钢不敏感?
发表于 2011-3-15 0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关于奥氏体不锈钢接头的晶间腐蚀形成机理说法不一,目前比较通用的解释称之为“贫铬理论”以wC=0.08%的18-8型不锈钢接头为例,该理论的要点是:该钢接头是奥氏体组织,室温下C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约为0.02%~0.03%,而一般奥氏体钢中wC,均超过0.02%~0.03%,如本钢中wC=0.08%,接近0.1%,它是靠淬火状态下使C固溶在奥氏体中,以保证该钢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这样奥氏体组织必然为C所过饱和而呈不稳定状态。当接头被加热,温度一般在450~850℃之间,超过溶解度的C将向晶界扩散,并和Cr结合形成Cr的C化物Cr23C6或(Cr、Fe) 23C6沉淀于晶界。这时由于晶粒内部Cr的扩散速度较慢,在形成Cr的C化物时可能发生“供不应求”现象,致使靠近晶界的晶粒表面一个薄层严重缺Cr,以至于Cr含量低于不锈钢必须的临界值12%,于是导致晶粒边缘贫铬而丧失了耐腐蚀性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wjxgz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5 07: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 ①焊缝化学成分的影响。焊缝中加入适量铁素体形成元素,如Ti、Nb、Mo、V、Si等,促使焊缝形成γ+δ双相组织,分裂或割断奥氏体晶粒,使其难以形成连续网状Cr的C化物,改善焊缝抗品间腐蚀能力。焊缝中加入强烈形成C化物的元素,如Ti、Nb、Ta、Zr等,优先与C结合,减少形成Cr的C化物的可能性,也可避免品间腐蚀。减少焊缝中的含C量,减少或避免C化物的析出,能降低品间腐蚀倾向。②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450~850℃为危险温度区,在这一区间最易发生Cr的C化物析出,在此区间停留时间越长,发生晶问腐蚀越严重。低于450℃和高于850℃,不发生晶间腐蚀。③焊接条件的影响。有人做过试验,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试件,焊前进行冷处理(-70℃),其焊接接头就可避免晶间腐蚀(对此结果尚存争议)。④焊后热处理规范的影响。进行敏化处理(650℃×2h,空冷),接头抗晶问腐蚀性能最差;试件焊后不进行热处理,接头抗晶问腐蚀性能较差;试件进行稳定化处理(880℃×2h,空冷),或固溶处理(1050℃×0.5 h,水冷),接头抗晶问腐蚀性能最好。
发表于 2011-3-15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较敏感,是因为在450°至850℃的范围内,奥氏体不锈钢晶粒中的碳向晶界扩散加快,并与晶粒中的Cr生成碳化铬,使晶界处处于贫铬状态,即产生了晶间腐蚀。在产生晶间腐蚀后,从外表并看不出腐蚀迹象,有使用或受力的情况下很快就显现出来,因此其危害较大。克服措施,加热或冷却应迅速通过危险温度区。如焊接后应立即水冷焊缝。
发表于 2011-3-15 14: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F钢对晶间腐蚀不敏感吗?,好像不是吧。" [. N% @/ @4 C* W
C是A的强化相,要想得到F钢,必须控制低的C含量;F在整个温度区间内无相变,均为体心立方晶格,容碳能力比A低,故如果C过饱和的存在于F,这个F应是更不稳定的,更易敏化;这是个人理解,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2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兴安盟
我想知道为什么铁素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不敏感?这是一道考题。
发表于 2011-3-16 13: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首先,《不锈钢概论》(陆世英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2页有“传统铁素体不锈钢的缺点.....对晶间腐蚀更敏感”的描述。这个描述和你的题目向左。
) J/ `0 v9 G# A/ y6 g另外,敏感-不敏感应该是有前提的,是不是相同含碳量、相同的敏华时间、A钢同F钢比较。如相同含碳量0.08%,敏华时间20min,F应该比A易敏化。2 n, T/ k5 M# V7 l+ F
如果非要解释你的题目,我分析应该是:高纯度F钢含碳量通常很低<0.015%,Cr是F的强化相,含量通常很高,Cr在F中的扩散速度远高于A中的速度(这是事实),故即使经过敏华温度、形成碳化铬,但晶粒及晶界处Cr含量还是高于11.5%,即使做晶腐试验也不会表现出腐蚀,故对晶间腐蚀不敏感。这似乎有点偷换概念,希望能帮上你,并能找到正确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wjxgz + 5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6 16: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curve.jpg
发表于 2011-3-16 17: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因为贫铬现象,所以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而铁素体不锈钢不敏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