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vw0936 于 2011-3-14 21:42 编辑 * _( u5 t( D$ q9 L+ r2 h" A
# R* W) E. K8 u- Q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现状和展望 6 w' ?1 m* c9 Z
4 C1 T7 p0 b' w. c
, Y5 ?4 `' Z; W U1 _& a! X; h- @
+ @7 u2 W" X, q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和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 w$ A" m( g0 ?
6 ?2 R- U |% Z7 k$ L( Q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国内外混凝土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施工性能、强度较高、体积稳定性好及高耐久性混凝土,是混凝土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21世纪的重要建筑材料。. F g3 w* J: B& z% P- c: G, H
" |# C( ]/ e5 S4 `6 U高性能混凝土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耐久性可达100~500年,是普通混凝土3~10倍。
2 p& M. k) Q. S8 q7 L( H x混凝土达到高性能的最重要的技术途径是使用优质的高效减水剂和矿物外加剂。前者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坍落度和控制坍落度损失,赋予混凝土高密实度和优异施工性能;后者能填充胶凝材料的孔隙,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
& n: Q8 t, \6 _1 \) W8 K1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现状: j& g' }4 d3 [, b. M/ w
(1) 高效减水剂- \& M( J/ s$ o0 l: E
高效减水剂的品种从总产量来看,90%以上是萘系减水剂。目前萘系减水剂,由于原料供应充分,价格也较为适中,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为我国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品种。
3 P8 w, L7 j2 F: Q3 ?(2) 膨胀剂
, m/ X: ^8 c, M6 y+ ?膨胀剂的主要特性是掺入混凝土后能起抗裂防渗作用,它的膨胀性能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在限制条件下成为自应力混凝土。7 W0 V9 _7 N3 E; F- N/ Q& y
(3) 速凝剂:- r) w6 l' {$ m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
0 D8 p" Y+ K' W% N(4) 木质素类外加剂% s5 m9 L* y9 r8 V y5 R8 s
木质素外加剂,是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也是一些复合型外加剂主要原料之一。因价格较便宜,使用还是较广泛的。
1 Q! P5 q }* S* p# _$ o: N. r8 \(5) 缓凝剂3 h2 z; B, v$ Q6 p
缓凝剂目前主要使用的产品有糖钙、糖密等,这种缓凝剂主要用于缓凝或作其它外加剂的复合组成。
8 Y* C# m' u+ S3 n4 u(6) 复合型外加剂 G5 {; S' `6 O) \
: \9 `) M, u' H- [9 [% _复合型外加剂是根据工程需要,以上述的各种组成为主,再加入其它组分复合而成。这些复合型的外加剂生产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效益较好。4 [' c% h; _! G$ ^/ x& S& m2 J. z
' q* O% I3 C& b. @2 c9 S
2 存在的问题:
* W: r; E- V. w$ W5 Z' g7 \0 y外加剂生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需要,但是我国外加剂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 ~# S5 a6 K# K6 ~% G3 m6 b(1)企业规模大的少,小的多; ^4 m& P1 K/ A' ]
(2)无产品质量检验设备仪器,产品出厂心中无数;0 ~0 U6 s: V) T2 ^' N5 ^+ U- c: d
(3)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 K! G) o: I! u: J+ g(4)供大于求及假冒伪劣产品。9 h( W y# [" e: e* `
Y2 U+ }$ J4 x
3 今后发展方向/ m1 ]+ ?6 X7 I& h2 m
(1)进一步提高高效减水剂的质量;3 f- q$ s3 Q9 p: g8 v$ l7 J' m) T
(2)研究开发新型外加剂。$ K( u$ Q' |* Q/ v
& |4 Y' u8 Y- e/ i) u
; a6 W# k+ X: y: T/ K& _
4 抓住机遇发展混凝土外加剂6 t# @& ~' r6 T. j; Y7 P6 o
(1)目前我国掺外加剂混凝土仅占混凝土总量的30%左右,与先进国家的50%~80%比,差距仍然较大,外加剂生产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3 G, c5 M# F' D( Y9 I1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外加剂提供广阔的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