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2-8 18: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1、引用5楼: 容器的抗冲击能力≥1Mpa,为安全取压力q=1.2MPa,A3是否Q235,Q235的许用应力取[σ]=150MPa。
' C& z0 }. K" Z4 Y8 ~$ w+ q按周边固定方形平板内部受压力作用,按平板中心的应力计算板厚: [σ]=C4 q(a/h)^2 h^2=a^2C4q/[σ]三维网技术论坛: N9 X4 s @; L# a/ K
. c, _! k8 V) v5 z# u式中:C4为周边固定的平板系数,查得C4=0.1374; q为内部压力,q=1.2MPa;a为平板边长,a=1000mm;h为钢板厚度。 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 |8 K6 d, S8 L9 L, D' P
8 F$ K \& u8 E8 A' _h^2=1000000×0.1374×1.2/150=1099.2 h=33 (mm)
! d8 j/ I* q. ?( |( k' N即需用33mm厚的Q235板 ----------gaoyns 发表于 2011-1-7 09:35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H8 g8 ]$ n( m8 S8 r
' i9 w0 b5 {6 ^3 Z! X2、引用12楼:33mm太可笑了,一定是纸上谈兵的家伙,你以为设计装甲车呀,33mm可以防得住穿甲弹了。
6 c/ P+ j( a, z$ a1mpa的压力凭经验3-4mm的壁厚应该就够用,考虑到有冲击做到6-8mm吧,大家都在车间里用过压缩空气吹铁屑,一般的压缩空气源是0.4~0.6mpa,自己拿气管感受一下,再大一倍是个什么概念。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9 T) V% e) A$ a% m6 R
; b$ |4 ^5 l3 s# A严重警告这些纸上谈兵的家伙,怎么能用简单的壁厚来决定承受压力哪? w$ B- L# A2 B
我们是做机械设计,设计的是结构,方柜体不好就设计成圆罐体,强度不好就来加强筋。三维网技术论坛' [$ ?! y i" p: `' t6 b/ p2 O+ G
9 q6 H: s- X9 ~, W* a, i爱因斯坦说好的设计一定是美的,我希望5楼的兄弟考证后再发,不能只设计杠铃。 -----wwb28 发表于 2011-1-22 01:49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P2 s, W$ H, I! U5 q* e# B' p+ z9 O. W) d! v
3、个人分析如下:
- u& J- A" P; n. J; ]2 s& _
$ T* H0 v( c( _首先、从理论角度,5楼gaoyns的计算方法是对的,由于时间问题,详细的我并没有去验证,须LZ自行验证公式里的每一个参数;
4 i' z: }. G6 ^6 q$ ] # c* ^& w* I7 C; z i% R8 o
其次、从经验角度,12楼wwb28的说法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 O: N7 P0 u P" L3 L
" p2 v( y( \4 e3 WA、我们都知道 1MPa=1N/mm^24 {) g& e, W" R
B、车间用的气管管径一般为Φ10或Φ12, 其内表面积很小,由压强(乘以面积)所产生的压力F也很小,所以,塑料管都能用。
0 f: k% O0 B; I5 N更别说是金属。# m _% i6 M7 t( T
C、如果,一块平板 1米*1米(依楼主的意思)也就是面积A=1000mm*1000mm=1*10^6 mm^2 ,压强为 1MPa(即1N/mm^2)时,这块钢板受均布载荷为 1*10^6 mm^2 * 1N/mm^2 = 1*10^6 N 相当于 100吨的重物落在这块
/ g# W9 m v4 b% Q+ V8 o平板上。假设,现在是制造轮船,在1平方米的空间里有重物重达100吨,那么,以你的经验,你觉得这艘船的) Y$ O5 \( O0 I+ C' y$ {4 W+ g# k
甲板还敢用3~4mm或者6~8mm吗?
/ k) \* P5 A# {0 t E$ WD、个人认为,板厚可以减薄,但,平板外须加筋板,具体用多厚,筋板如何布置,须计算加经验,兼而有之。/ O3 K6 \1 ?# q" w+ l0 z
无论如何,有标准时,按标准。确定计算手法及过程没问题时,按计算值。(经验的误差太大,而且,一个人的知识面不够时,往往会产生错觉)% d& u6 X- A0 J: R2 v1 \5 Z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