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四人中,沙僧的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是出了名的。这当然有其特殊的深层原因。首先,他曾在流沙河为水怪,吞杀了许多的过往行人,罪孽深重。这一污点使他在悟空、八戒面前无形中矮了三分。悟空被压在五行山后,过着“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的炼狱生活,根本就没有机会为非作歹。八戒被贬后投胎为猪,虽然也曾在高老庄兴风作浪,但也不过是将高小姐翠兰关押起来而已,没有多少恶念恶行。只有沙僧,遭贬流沙河后,大开杀戒,专干些伤天害理打家动舍的勾当。尤为凶残的是,他竟然将打杀的几个取经人的骷髅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到处炫耀。因而他皈依佛门,必然要背上沉重的罪孽包袱。他的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更多地包含着浓厚的赎罪报恩思想。1 E9 \8 b- D K7 J" O3 V( s
7 a7 E+ P0 d$ r! `6 _" G9 E1 K 其次,沙僧最后投身唐僧门下,悟空八戒都是他的兄长,从传统社会的长幼孝悌观念来说,在两位师兄面前,他只有听命顺从的份。西天取经途中,沙僧较好地遵循了“君子不出其位”的古训。对师父,他能尽弟子之职;对兄长,他能守弟弟之份。在悟空与八戒的摩擦中,他总是首先维护长兄的权威,对八戒时时劝解,起到了平衡作用。从这点来说,沙僧确是取经队伍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k. }& r: ~+ D# x, G(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