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 要:通过处理THK46100型昆明加工中心进给轴故障,介绍滚珠丝杠结构、装配以及电气参数调整方法。
( }: ?' C' F5 {! Y- i" G 关键词:加工中心 FANUC系统 进给轴 机械传动 故障处理 1.设备简介
; @1 a" P6 X, N6 _+ r+ E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THK46100型昆明加工中心主要用于粗、精镗各类机车和地铁车辆车轮制动轮安装孔,采用具有四轴(X、Y、Z、B轴)联动功能的FANUC0MC系列数控系统。X、Y、Z轴和B轴的测量元件分别选用直线光栅尺和圆光栅尺,实现半闭环和全闭环控制。X轴为工作台滑枕在床身上的移动轴,Y轴为主轴箱在立柱上的移动轴,Z轴为立柱在床身上的移动轴,B轴为工作台回转轴。3个直线坐标均由FANUCα系列伺服电机直接连接Φ60mm×10mm滚珠丝杠,通过电机无级调速获得切削进给速度和快速移动速度。! L0 `; ]8 Q3 M7 D4 A: W
2.进给轴典型故障处理" X. c3 l0 ]1 J+ x$ a
例1 Z轴移动时出现异音
% r$ b5 @ z) g7 o, } 感觉电机过热,但无报警,说明电机风扇和环境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排除电机故障。判断是传动链故障,根据X、Y、Z轴滚珠丝杠螺母付装配图(图1)拆卸检查,发现丝杠滚珠和电机联轴器轴承均严重磨损,更换同类配件,按图纸要求重新组装,异音消除。装配时注意:为提高滚珠丝杠刚度,吸收丝杠发热时的伸长量,丝杠预加负荷应在5000~6000N,先拧紧丝杠前端(装配电机一边)螺母,然后用测力扳手拧另一端螺母,保证轴向力5000~6000N后,锁紧。
* q/ [4 e. [! d( ] 例2 Z轴反向间隙过大7 l% z+ K5 W1 A, H( _
反向间隙的存在是影响换向点轮廓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机床正处于正常使用期间,Z轴采用半闭环控制。在半闭环控制的数控系统中,维修调整轴反向间隙,由简到难的方式有:①锁紧丝杠一端的并帽。②调整电气参数。③锁紧丝杠与丝母间预紧力。即首先锁紧丝杠一端的并帽,若反向间隙仍较大,再调整电气参数,最后取下丝杠,调整丝杠与丝母间的间隙。
, ~8 `) q% x5 \- q+ C c2 `7 I (1)电气参数调整。FANUC0MC系统中参数535、536、537分别是X、Y、Z轴的反向间隙补偿参数,调试时注意参数设定值要以25为倍数累计设定,每加一次打表检测间隙变化,根据变化判定参数设定值(注意在半闭环控制系统中,反向间隙的补偿参数不生效)。' K" {9 _' W: P
(2)调整丝杠与丝母间的间隙。机床设计时为消除反向间隙,滚珠丝杠传动采用双螺母结构,装配时使螺母受2000N的预加负荷(过盈0.01mm)。如图1中间部分,螺母1端头有73齿齿圈,相应螺母座上也装有73齿内齿圈,螺母2端头有72齿齿圈,相应螺母座上也装有72齿内齿圈,通过转动螺母1、2和螺母座相对位置的错牙,消除间隙和预加负荷。螺母1错位一个齿,牙形距离变化10/73=0.137mm,螺母2错位一个齿,牙形距离变化10/72=0.139mm,若两螺母同方向旋转一个齿,调整的轴向位移为10/72-10/73=0.002mm。调整时先脱开螺母支撑座和移动件,再拆下固定螺母座上内齿圈,按规律将螺母1、2错齿后,按原来位置装上相应的内齿圈即可。1 t( D! I, x/ A* ^( u8 k% R
例3 X轴振荡
$ E1 Q; Q; Y& k! S5 Z6 l 该机床使用时,X轴经过一系列机械和电气调整,反向间隙仍然过大,因此由半闭环控制改为全闭环控制,此时位置环反馈信息来自光栅尺等分离型位置检测装置,根据位置信息控制机床机械位置。全闭环控制的机床易发生振动,各轴在停止时或加、减速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振荡,其中尤以转台和Z轴较为明显。) p \' c2 }: g9 V/ d1 i. N$ A
可采取降低位置环增益的方法消除振荡,操作步骤:①将运动时误差极限系统监控参数504#设置为99999999,并记录原值。②系统重新上电,进入X轴伺服设定画面调节其位置环增益,在标准设定值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并在伺服电机移动监控画面观察其反馈位置误差,若停止时近似为“0”,则反向间隙完全消除。③调整完,再将504#参数值改回原值。一般情况下,此法如不见效,可采用双位置或机械速度反馈功能,加入静摩擦补偿控制功能等其他对策。 3.结束语 w8 |1 i1 U) F, h9 b2 _
(1)数控机床集机械、液压、电气于一体,要根据故障前后现象,先外部、后内部逐一进行排查,尽量避免随意启封、拆卸,造成故障扩大,机床丧失精度,降低性能。
* x# s, n5 m# i (2)一般机械故障易发现,数控故障诊断难度则较大,采取先机械、后电气的分析方法,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Q8 Y7 F# [9 l
(3)当多种故障相互掩盖,一时无从下手时,解决问题应采取先简单、后复杂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