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160|回复: 4
收起左侧

[分享] 矿用可移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9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经常从网上找到矿用可移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的话题,各位大哥有没有相关的资料请共享一下      
% R% T1 f) J4 k( o' J' f- O- _, a! C6 S
  n& {* [% [' |- E: n
      历时两个多月的营救,当33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智利举国欢庆,在此次营救中,一个名为“凤凰”号的救援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 ^. Q" P' a5 n2 W  其实在产煤大省、多次经历过矿难伤痛的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作为国家首个煤矿新型安全防护设施示范矿,今年5月在主产矿建设了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的可移动救生舱、临时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
1 P/ w! l- ]: o5 @% ?" X/ A  10月13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长赵铁锤表示,“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救生舱的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前已召开了推广井下救生舱技术设施现场会,下发了关于建设及完善救生舱的有关文件。
: {" y( c! I7 ^& W# n! I  本报记者专访常村煤矿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李鑫,揭秘中国首批井下救生舱及避难硐室。 " r3 i7 L6 e/ R$ X
  我国救生舱也可视频对话
* O- j  w; \3 X- ?# g7 B  “简而言之,可移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就是采用安全的密闭空间在较大范围的危险环境中用于被困人员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作用就是让矿工有临时避难空间,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李鑫告诉记者,常村煤矿已购置了62台可移动式救生舱,其中16台已在主产矿N3矿区投入了使用,每台救生舱造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比个别煤老板的私家车都贵。
2 z1 q; j' T; W' g. H6 H  常村煤矿的这种可移动式救生舱是由该集团旗下的重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的。救生舱长6.3米、宽1.4米、高1.8米,采用组合式钢结构设计,舱体有足够的强度抵御瓦斯甚至煤尘爆炸的直接冲击,每个救生舱能使8-12人在外部动力供应中断时支持96个小时。
0 _# b5 ~* ]& T2 f  i, d$ F# T2 B  在救生舱里采用供氧多级防护的设计,包括矿用压风管路、压缩氧气瓶、压缩氧自救器三级防护,保证舱内可靠供氧。舱中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性能有效地将舱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其它微量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容许范围内。温度也将控制在15-20摄氏度,适合矿工生存。 6 X1 a- x' f9 ~: w; F
  智利矿工可以和家人视频对话,我国这款救生舱系统采用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两种方式,无论是电话还是视频都可以直接与外界对话。
8 o3 c3 s9 j' F6 r5 C  救生舱包括舱内和舱外两部分。舱内附属包括食物、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垃圾桶、急救箱、工具箱、使用说明书、自救指南、用于缓解压力的读物;舱外包括救生舱附近区域的荧光标识、灭火器、状态指示灯等。
* d/ |4 j. B4 g/ e  V  @  舱内的食物主要为压缩饼干和水。舱内的马桶使用完毕后,只要踩下马桶左侧踏板,会有自动系统完成机械打包后关闭马桶盖。
; ^6 Z" E: O7 B& U& H! m  避难硐室原则上人可生存半年
/ f: t  G, i9 R3 b  李鑫告诉记者,毕竟可移动式救生舱容量有限,只是一个基本避难单元,该煤矿在矿井安全防护体系中还建设了7个避难硐室,其中单体能容纳80-100人的永久性避难硐室两个,单体能容纳40人左右的临时避难硐室5个。
! X2 Y$ c+ C' C! J8 l1 o  在矿难发生时,距离救生舱近的矿工可以往移动救生舱内跑,靠近避难硐室的矿工可以往避难硐室跑,并且每个救生舱都连接着避难硐室,可以通过装载的特制镍镉蓄电池向避难硐室往返滚动或滑动。 : l7 a$ U9 e, d. x# h& f
  避难硐室有防爆封闭门和封闭墙,能抵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每个避难硐室有四个门,每个门造价就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避难硐室里,有专用通讯、电力、监控、照明和医疗系统,并且有贯穿岩层直达地面的永久性钻孔,外界可以通过钻孔将新鲜的空气、水和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送达到避难硐室,并可进行电力供应和通信联络。 & U/ t$ r' J% m% T/ F+ ?
  在地面还配有专用的救援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只需三个小时时间,就可将食物等物资运送到避难硐室内。就算是外部保障系统受到破坏时,室内人员可以依靠室内的自身储备,维持96小时的生存时间。李鑫说,一旦配备完善,衔接顺畅,原则上可供人在避难硐室生存半年时间。
  T" t8 D/ Q  |$ g6 K- D; e9 _9 s  井下工作人员和避难位置是一一对应的,确保每个矿工都有自己的避难位置,避免拥挤和其他意外。李鑫表示,现在矿内的工人对使用救生舱等都比较熟练,此前就给每位矿工发放了使用手册、光盘,煤矿电视台滚动播放实用技巧,对矿工进行过培训及实际演练。 ! R$ b! |. @# Q$ R7 a7 u) }
  “希望救生舱永远不派上用场”
0 J: T& O9 g( Y( u  其实在讨论是否有必要建造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时,反对声音不断,原因当然是投入巨大。李鑫告诉记者,目前该煤矿为构建现有的安防体系,在购置救生舱和建造避难硐室上的投入已达5000多万元。 - D/ c* w+ |$ M  N' Y  B  z1 z
  但反对的声音还是没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用李鑫的话说,“无论如何,矿工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
# x6 u/ O" K* J+ J  从事了15年矿业工作的李鑫对矿工们的生活感同身受,山西煤矿事故多,给李鑫震撼最大的却是遇难矿工们的尸体,因为很多都是“头朝着矿口做爬行状的姿势死去的”。 $ e7 B* m7 f( B1 h/ @+ L4 v" K
  如果一旦发生矿难,进入救生舱的矿工多久可以获救?
/ N. M  n3 D+ B) o3 O  面对这个问题,李鑫表示这要视事故的大小而定,还要考虑各方救援衔接等因素,此外人员工作面的深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比如我们矿现在救生舱放在四五百米的工作面上,理论上来说,在救援上肯定会比千米左右的工作面要容易一些。 ” # }" T# T8 L4 `0 e% o
  在每个救生舱内,都标注有《可移动救生舱操作手册》,矿工们必须按照上述内容进行操作,根据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按照进入救生舱人员的级别承担指挥任务(由级别较高人员指挥,同级别人员按照采、掘、辅助队组先后排名顺序排定级别)。 ' |  Q- e" u3 Y7 f- }" G/ ?: y
  李鑫表示,每半年矿内对避难硐室(救生舱)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可移动式救生舱在每次移动后都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甚至细到饼干和水的保质期都要定期查询、更换。
  m, q" Q3 ^$ Q  目前中国首批井下救生舱及避难硐室已投入使用,不过李鑫表示,最好的结果是“它们永远不派上用场。
发表于 2010-10-29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海
很好的资料,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1-4-7 1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我们公司正在申办安标
发表于 2011-4-7 16: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救生舱的
发表于 2011-7-28 13: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谢谢分享,呵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