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41|回复: 0
收起左侧

[软件业态] 新能源也要拿捏住“快”与“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0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果要完全履行我国对国际社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15%的承诺,风力发电需要达到3000亿千瓦时,那么风电装机就要达到 1.5~2亿千瓦,2015年就要达到9000万千瓦。
在这样的装机目标下,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风电开发规划,并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如何有效解决大规模风电开发所带来的并网消纳问题?中国向全世界承诺的“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15%”的目标,如何才能顺利实现?参加本次论坛的近200位与会者共聚河北省张北县,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统筹解决“并网难”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原冰回顾了我国风电在装机规模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后,也客观地提出了在并网、消纳、运行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在规划方面,风电发展仍缺少统一规划,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尚不配套;在电网建设中,存在整体滞后于电源建设的现象,尤其是“三北”等风电集中开发地区处于电网末梢,电网结构较为薄弱,跨区电网互联规模较小,制约了大规模风电的送出与消纳等。
就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风电并网消纳运行问题,周原冰认为,这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应该通过发展的办法逐步解决,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和评价。另一方面,并网更不是电网公司、电网企业设定的难题,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而是由于技术水平、发展速度以及现有客观条件的制约等因素而产生的难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回顾我国风电发展进程时,列举了一系列数据:2006~2009年,累计装机增长率每年都超过100%,平均为113%,现在可以肯定,2020年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提前10年实现。原来要达到100万千瓦风电装机花了10年时间,而2009年一年就新增了13个100万千瓦。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值得大家深思。
针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们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可再生能源规划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周凤起提出,丹麦的风力发电在整个电网中的比重达20%,葡萄牙、西班牙则11%,他们都是依靠各国之间的电网互联实现的。比如,丹麦如果风电负荷不足,便可以由临近国家电网提供。但在我国,可能不能完全套用这种模式,因此,若要达到2020年15%的目标,只能依靠自身建大电网,或者发展分布式电源,化整为零地解决。所以,如何处理好集中发电和分布式发电的关系,统筹考虑电网承载能力也是应该考虑的。海上风电“要冷静”
今年4月份,我国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已经启动。国家能源局向辽宁、上海、山东、江苏等11个省份有关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申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按照“先试点、后扩大”原则建设,根据风能资源、海域环境、电力送出和技术能力等条件统筹确定项目规模。
7月24日,新疆金风科技(002202)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同江苏省大丰市联手打造的“金风科技江苏大丰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国电龙源电力(行情,资讯,评论)、华能新能源、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神华集团下属的国华(行情,资讯,评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都已明确表示了要参与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风电设备企业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企业也跃跃欲试,希望能够与电力公司捆绑,为项目提供设备。
对此,周凤起表示,海上风能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尽管海上风能的质量可能比陆上风能好50%,但是目前海上风能建设投资成本可能达到陆上的两倍,预计到2050年成本会下降38%。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分析,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由于洋流、地质、腐蚀等多方面影响,与陆上风机在性能、安全稳定性参数上都有不同,但周凤起直言:“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设备只是陆上风机的‘海洋化’。”
周凤起认为,由于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目前并不成熟,如果来不及做足够的技术准备,就要展开大规模推广,出现问题后就很难解决。所以要处理好“快”和“好”的关系,要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应该成为我们首先关注的重点。
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风电整机设备制造商,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谈到了在技术装备研发人才建设方面的体会。他表示,华锐拥有全国惟一的国家能源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建设目标是装机全球顶尖的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人才,以自主研发全球惟一的大型风电组织为首要任务。但陶刚坦承:“人才需要平台,也需要职业发展。就中长期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没有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技术人才便都成为‘空谈’。”
张北探索新路径
论坛的举办地张北,有着“国家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等称号。张北的风电开发始于1998年建成的长城风电场,2005年开始加速发展,2008年底并网规模近30万千瓦。目前,张北已完成风电装机近75万千瓦,并网规模超过60万千瓦,均居河北省首位。
张北的几个大型项目被不断提起: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和风电研究检测中心实验基地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国家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全部建成,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评审。2009年12月,张北县荣获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称号。在总结张北县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时,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主任于万明主要谈了3个方面的内容:新能源开发速度比较快、新能源产业化水平比较高、新能源产业招商规模比较大。
据了解,目前在张北县域内,已形成一个集风电开发(装机近70万千瓦)-设备制造(年产50万千瓦的运达张北风机组装厂、河北安塔风电公司的塔筒、叶片厂)-运营维护(中节能张北运维公司)-运输安装(张北风运物流大件有限公司)-风电观光旅游(风电主题公园)为一体的风电产业链条。
目前,我国许多省区市都出现了新能源发展“热潮”,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思路,有专家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用“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张北特色、创新发展”这16个字对张北的新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建议,“要在国家总体规划的目标下考虑,注重产业特点,注重科学规划和适度规划。”
孟宪淦认为,张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顺序上建议旅游第一,生态农业第二,然后才是新能源。“张北应该是北京、天津的后花园和生态保护基地。”
因地制宜促发展
2009年,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要达到15%,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
在这个大背景下,与会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发展新能源产业应注重因地制宜,注意处理好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在发言中,重点阐释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援引大量实例,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政府、企业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生动阐释。
徐锭明表示:“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所以,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他说,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