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647|回复: 2
收起左侧

[医药]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5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

本帖最后由 asdolmlm 于 2010-7-28 21:23 编辑
/ ?! B2 V5 t5 l4 d' w
" |* a5 y! U$ k, {; |, Z7 v% [. i【书名】:《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
2 e+ S% i9 v6 ?【作者】:吴孟超、吴在德 主编
" R0 j) [' v% z/ S, m【形态项】: 共三册 ; 16开 & k1 L( Y) C0 Q& E( O9 r& k6 I: w
【出版项】: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10
: D  t  A- Z: i$ }5 E) {4 f【ISBN号】: 978-7-117-10262-9 $ m6 r6 J4 W  w
【原书定价】: 498.00元
1 Z: f8 t( Q, w! G( r/ x4 n! |: a【格式及大小】:PDF,1195页,36个压缩包,解压后71.8MB& N  d. q  M4 g5 `0 H' z4 y1 L  j
【内容简介】:0 x: }/ u0 V* l0 y8 r# G
      《黄家驷外科学》是外科一本外科专业高级参考书,是从1960年5月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各论》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发展而成的。本书继承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传统,其章节设置系统涵盖了外科基础、麻醉、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复外科、小儿外科和战伤外科各相关专业领域,介绍的病种则较第6版有所增加。全书共125章,730万字,插图2200余幅。本书在内容上突出了外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并重的特点。为适应当前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实际现状,在《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基础上,删陈更新,注重反映当今国内外外科学的新进展,除在各章节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以外,同时还增加了诸如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周围血管腔内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外科疾病的生物治疗等章节。鉴于现今微刨外科的普及与发展,除在各相关章节分别予以介绍以外,将《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腹腔镜外科一章,增加内容并调整为内镜外科、腔镜外科和借此发展起来的外科机器人技术等内容列入现代外科诊疗技术章内。本书执笔者根据自己深邃的理论修养、丰富的J临床实践经验和心得,力求对理论基础、基本知识阐述全面、完整,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系统性大型专业参考书的深度;同时还注意介绍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及相关的发展现状和趋向,以利于读者获得启迪和思索。本书在内容编排和文字阐述中注重主次分明、概念清楚、观点明确和易懂易读。
+ A9 p; }! Y" O  O  @- \【图书目录】:
! o) K2 B- ?+ _' L3 \第一章 外科学的发展和外科医生的成长
0 F7 R0 ~; n) T" S  第一节 外科学简史
8 k3 R- i2 R: l) K2 i 第二节 我国传统医学中外科学的成就 1 l" K, N4 T0 X* H3 m  N
 第三节 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成就与现代外科学进展 1 h+ U$ f+ r1 @
  一、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0 j3 q: E5 t) {, W; J
 二、现代外科学进展
1 a: c4 x9 f' N 第四节 外科医生的成长 : p: s. b% z+ }2 T1 X6 Q' ]) F
  一、实践、思考、知识的结合 ) s- A2 R# B! Z
  二、临床医学的特点 $ |6 s+ \9 U; e+ V" r8 o
  三、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 F, l$ E) N$ d2 ^ 第二章 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 9 H' c( `+ j$ p. M
  第一节 外科科学研究
% l/ x& e( `. I0 o$ v  一、选题
) W: b/ P; r1 @" [1 g  二、研究工作的设计与类型
/ ~; |. u! W$ c$ o0 V5 J. p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 o' Y! \+ m- M! T) q8 t: j# Z  四、论文写作
5 g6 [9 c6 [( s* t  第二节 外科与循证医学
# x9 b; @  i6 L: O  一、概念、发展史和意义 , N7 e+ @2 C9 Y4 I) {: Z+ ]6 Z
  二、临床试验
8 l# Q- e" Q3 ?; [5 ]$ g  三、临床实践指南的形成 : s% y- j- B6 b! D6 N
  四、外科预后(prognosis)与结局(outcomes)研究
7 J+ G  x* `$ `; K* y4 z7 p. \  五、外科经济学评价(economic evaluation in surgery) / f7 ?) I9 ^) p+ D- |) [( Z8 }
  六、临床决策、共同决策、外科决策与标准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 ^: g; e3 v4 r# T/ o6 W+ g( h 第三章 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
( m4 F- f7 S7 r0 \! ~& }# p  第一节 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c) ^; J5 f3 b, J# H0 n  一、DNA和基因的结构
# Z% o, Q7 V0 Q; G+ c  {0 A  二、信使RNA的转录,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9 x3 b3 ^. [# L9 I. {- i3 m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
! q# I0 v; ~( S# q  四、细胞生长与调控:信号转导和细胞分化 ! W' ^5 u) Y, O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 e: T) L4 k2 s2 ]- J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学 ( I! k! i! U$ F- L2 G! b
  第四节 蛋白质组
) t4 ~/ j2 d8 ]) O7 M. R9 t0 c6 v  第五节 分子诊断与生物治疗 9 d( I0 H+ T* @6 T# e0 `4 {( ?
  一、分子诊断
  N, N5 z( \2 Q. W8 s  二、生物治疗 . E" a* L# z1 F& C) h
  第六节 临床应用
+ x4 ]  S; C+ o, g" {2 V5 D3 k  一、单基因病
' i" A- @& `: n& Q5 \: [' \  二、多基因病 4 Y: u! I' Y- @3 M0 q0 `+ \
  三、肿瘤分子生物学 5 A. Z3 L8 t  e8 W) Z
  四、其他 4 t7 u. {) D8 l  x
  第七节 问题与展望 ( c5 v4 y, K$ T6 L4 D
 第四章 创伤 ' ?- R( @5 m' j2 E' C4 G
  第一节 概述
- y) O& F& S" w) [" v  第二节 创伤分类 2 b- [9 y2 p$ L" ?5 ~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4 b- ?  E; m& G, X. }0 M( F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
6 i& \) n. t9 N7 S# a7 O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4 {% D0 y" p& g5 e3 P9 C2 V+ Y
  第三节 创伤的发生机制
! H2 y  O- B8 }7 ^5 g( S  第四节 创伤的病理生理   T- I7 O' q7 m; a% i
  第五节 创伤的组织修复 9 c% H( V# X" c2 u0 D3 |
  第六节 创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 y8 Y$ B+ M" E/ g1 j# r" A; v) a  第七节 创伤的急救与治疗
) t5 p4 M+ F% m$ \& V* Z4 l: U: a  一、急救
1 N; Y6 [8 [* u' X) H1 }6 ^   ……
! F8 z# I: d3 Z 第五章 烧伤、电损伤、冷伤、咬蜇伤
$ g2 W% M5 @+ n1 Y 第六章 外科感染
# K" i' U9 H; ^4 f' X 第七章 肿瘤
" V; L. C! e  P6 K0 r" y0 P 第八章 外科基本原则、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 & p/ l8 C% u! l" |
 第九章 现代外科诊疗技术
5 Q: p/ p/ N! a5 \5 o' \ 第十章 麻醉 ) P( }  h) h0 M* h: ]
 第十一章 复苏
) G8 G( q1 T0 V3 y: C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平衡 ; u# ~- e0 o- e$ U% y; h
 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W$ X: C3 H6 M; }0 V, k+ k! p+ d" { 第十四章 外科输血
  W9 t# M7 n5 T' v9 Q, _ 第十五章 围手术期处理
0 j6 r" O& s# c- @ 第十六章 重症监测治疗室
6 f* D, e' {2 E 第十七章 疼痛治疗 - f7 j4 _  Q7 n- L1 z$ F5 W
 第十八章 休克   C- u/ s5 U  I+ y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y0 r: |- `; f3 o6 l
 第二十章 血液净化
, _! j& o- H+ o$ u: U) W6 W. [ 第二十一章 外科免疫学基础 $ u4 v8 X# Y) Y
 第二十二章 移植术
% b  B8 v$ w8 S7 b* y! K7 b& X 第二十三章 人工组织和人工器官 1 c  e) V! c" G2 e
 第二十四章 显微外科技术
+ `6 p3 h% D; a8 P/ R+ D  K( j* E; w 第二十五章 整复外科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移植
, I6 x8 |" t$ f& l 第二十六章 组织工程学
7 |) I" N! e5 e- F8 q% m7 I( N 第二十七章 常见体表肿瘤和瘢痕组织 9 k$ N+ l. t" F
 第二十八章 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 M& {1 v/ T* B* b% Y1 h* r4 g6 U6 L
 第二十九章 颅脑和脊髓的先天性畸形 * Z. x8 m7 ~1 Q& B
 第三十章 颅脑损伤
% P  ~0 c) T2 h) x( ]/ M+ S 第三十一章 颅内和椎管内感染 6 `! f! I) x) q& h) y6 Q- j
 第三十二章 颅脑与脊髓肿瘤 / B' I- e3 K+ M6 p
 第三十三章 脑及脊髓血管性疾病
" l, k) N+ q" N. k  k; y6 A1 h2 f 第三十四章 脑神经疾病 1 @/ R. L6 J6 P4 W4 \# e! i
 第三十五章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蝶鞍区其他病变
9 c/ M& P6 V( g' C 第三十六章 癫痫的外科治疗 6 ~  r& W& Z. E" H
 第三十七章 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 & E5 P  h! B/ ^+ X
 第三十八章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原理及放射外科治疗 8 @9 N, W5 e6 N
 第三十九章 介入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m6 C! U* ~2 X' j" ?" h" R. ? 第四十章 神经内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 f, P; g  `4 _9 ` 第四十一章 颅颌面部畸形、损伤和疾病 ; ]8 W* V  w0 {2 z
……- r6 n5 l7 ]- U* m5 T
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武器损伤2 z3 v9 o6 W  b4 V7 V' @%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化学武器损伤/ P$ @* @5 b9 C1 Z2 Z; G5 y, o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伤复合伤 " H+ C$ l8 M" Q8 N) _
【作者简介】: ' L+ L2 N/ d& g4 t7 N" v: `
      名誉主编:吴阶平 裘法祖 主编: 吴孟超 吴在德吴孟超,男,1922年8月生于福建闽清县,1927年随母赴马来西亚投奔父亲,1940年归国求学。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入之一,吴孟超院士自1956年以来,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1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之最;成功进行世界第1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观点等,他以这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1.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2.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3.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1.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3.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5.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7.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9.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1.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3.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5.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7.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9.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6.rar

226.99 K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1.rar

2 MB, 下载次数: 4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上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2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gh1966 于 2010-7-25 22:57 编辑
( c: P$ B- L, ~- s* h( h. u, n9 P5 I) l! f/ C' o. `6 N
【书名】:《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 j' ^# a# C( d/ U
【作者】:吴孟超、吴在德 主编
( ]2 G. J& M$ @' h! f【形态项】: 共三册 ; 16开 , ?5 d7 p/ a6 e! W
【出版项】: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10 8 J5 J) Q# e$ Y' ~/ C9 y3 o
【ISBN号】: 978-7-117-10262-9
- [- a' x- F- i6 m【原书定价】: 498.00元& N0 U4 _  K+ X3 N' B+ k! l
【格式及大小】:PDF,1254页,39个压缩包,解压后79.2MB
4 R" |! {' ]( W* W【内容简介】:
& V: E* u# q6 L      《黄家驷外科学》是外科一本外科专业高级参考书,是从1960年5月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各论》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发展而成的。本书继承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传统,其章节设置系统涵盖了外科基础、麻醉、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复外科、小儿外科和战伤外科各相关专业领域,介绍的病种则较第6版有所增加。全书共125章,730万字,插图2200余幅。本书在内容上突出了外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并重的特点。为适应当前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实际现状,在《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基础上,删陈更新,注重反映当今国内外外科学的新进展,除在各章节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以外,同时还增加了诸如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周围血管腔内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外科疾病的生物治疗等章节。鉴于现今微刨外科的普及与发展,除在各相关章节分别予以介绍以外,将《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腹腔镜外科一章,增加内容并调整为内镜外科、腔镜外科和借此发展起来的外科机器人技术等内容列入现代外科诊疗技术章内。本书执笔者根据自己深邃的理论修养、丰富的J临床实践经验和心得,力求对理论基础、基本知识阐述全面、完整,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系统性大型专业参考书的深度;同时还注意介绍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及相关的发展现状和趋向,以利于读者获得启迪和思索。本书在内容编排和文字阐述中注重主次分明、概念清楚、观点明确和易懂易读。6 R  }' p7 |0 }4 @' x- y& c
【图书目录】: 4 _* p4 m! O3 n% B: N
第一章 外科学的发展和外科医生的成长
  y0 }! N; B" F* l' ]  第一节 外科学简史
3 C5 B* N5 [: i0 U. j 第二节 我国传统医学中外科学的成就 2 a6 v! O, a8 X/ {9 U
 第三节 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成就与现代外科学进展 2 [5 J1 |' _# [2 j( r3 \
  一、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G6 E7 l4 S2 i- g* N# @ 二、现代外科学进展
4 s* g$ @- l7 I0 s* E& Y: n7 t 第四节 外科医生的成长 & i; v0 I. k7 [; m1 [4 d% J
  一、实践、思考、知识的结合 . ~% d8 r/ a) |/ y/ m0 S/ z
  二、临床医学的特点
5 d& O2 u7 ~/ p2 a6 o! K/ ^3 y  三、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3 ~) Z1 R) D' L9 f( z7 {% u
 第二章 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 / Y; w/ _9 R8 `* @/ P4 H
  第一节 外科科学研究
4 n# d0 {0 W  T4 Y  一、选题 1 `" \0 l. b, S$ f+ [
  二、研究工作的设计与类型
) D$ }% F& z) I% w6 u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 c: Z& X: ~  q/ j8 c9 U: N" Z; }
  四、论文写作 . e+ G/ ?  [. T% j7 ~3 [5 B; B
  第二节 外科与循证医学
9 Z& ?' i, @* J# ?! z6 }  一、概念、发展史和意义
9 k0 j3 F: C2 V0 f, q1 X1 s4 M  二、临床试验
8 {6 Y0 o2 U4 T+ C: N% T' K1 n  三、临床实践指南的形成
6 a( x) L! P7 q7 R( F) K- d5 O  四、外科预后(prognosis)与结局(outcomes)研究
4 o7 Y7 S! |& S6 O1 m8 z) }; {  五、外科经济学评价(economic evaluation in surgery)
% h8 M1 y! ~4 k. X  六、临床决策、共同决策、外科决策与标准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 c: c7 w6 k1 F" [# t 第三章 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
4 @$ F/ x1 Y0 {3 h, h5 z% N. O# k  第一节 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l/ ^* _) f! O" B+ j7 X+ u9 j, }  U
  一、DNA和基因的结构 6 q0 X0 X/ Z+ }  d* d6 K% V9 o. p
  二、信使RNA的转录,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 ]6 P& b$ _1 Y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
3 f+ u, ~/ Z; U  u3 |7 n$ Z8 b  四、细胞生长与调控:信号转导和细胞分化   {8 k: S) ?" f1 i" h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 W  H! {1 g( O3 f3 v+ B& d7 u0 u6 e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学 ! X5 z1 H6 n1 w: o% `
  第四节 蛋白质组
+ i2 Z/ L. Q2 t4 T. `+ C. j  第五节 分子诊断与生物治疗
7 W( E2 s0 X2 {: M  一、分子诊断
. n& d1 T2 s; R' f+ m/ G' w  二、生物治疗 4 [$ r3 k' l: l0 V  z0 J- Y3 Y$ Y  c
  第六节 临床应用 3 y8 D0 I. B! t9 p3 G# @: o, Z: x
  一、单基因病
6 z8 z. l3 E! @6 x0 d  二、多基因病
+ X4 ^$ C5 Q  D" O$ D% e  三、肿瘤分子生物学 ' B+ b1 `9 C# d8 ?. i
  四、其他
- D! G! E$ m" y" g2 v  第七节 问题与展望 / f& X5 a  k+ |( W: X
 第四章 创伤
: S  Y) p8 |' D' j9 L5 I5 d  第一节 概述 # M9 K' h4 ^" E/ m% q
  第二节 创伤分类 2 x  z  k! G: ?/ _5 I# A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6 p& _: \$ U) x! ?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 5 n. p4 n/ s; J  q. I7 H* _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 a; i" g% Z- b1 {- W: Y  第三节 创伤的发生机制 1 X1 c% ?. x0 `4 ~: }
  第四节 创伤的病理生理 & @- m3 E9 X3 _" c; Z
  第五节 创伤的组织修复 # ~$ k& n4 n7 x9 w  v+ B
  第六节 创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 q' s; i" l! \" k  第七节 创伤的急救与治疗 + Q4 _9 T2 V' y$ b
  一、急救
- V7 s5 }8 F7 |2 h/ T   ……
  V: I  z1 n4 G$ v7 v; M8 j/ ] 第五章 烧伤、电损伤、冷伤、咬蜇伤 " q; J9 z* X% }* ^3 P1 k0 ~: r
 第六章 外科感染 # n# }: M0 M7 x
 第七章 肿瘤 ; p3 W  q, ^: R% p5 P5 e2 o
 第八章 外科基本原则、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 * q  g/ c6 a5 U
 第九章 现代外科诊疗技术 3 L- |! t2 L+ T% z- t/ p- Q
 第十章 麻醉
; F' A% o5 s( K 第十一章 复苏
# q2 p1 M  ^/ b; O, t7 N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平衡
  d( q9 _$ P$ K) a) F+ Z2 x/ B 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c2 ]1 x7 [6 A4 s. Y- Y
 第十四章 外科输血 . i7 O# V  a0 o& \- [
 第十五章 围手术期处理
. E  K+ l- B- k1 |! O, R' r 第十六章 重症监测治疗室 + j/ E8 @8 p/ F. G" [( |
 第十七章 疼痛治疗 6 T9 X# q  K1 ?8 J
 第十八章 休克
2 z" B! U5 a5 t# O, V$ V! J/ Q( K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H; r8 n4 j9 U% z  `& \2 L
 第二十章 血液净化
1 G+ C* A  O2 O( x' x" l# [4 N4 [" h 第二十一章 外科免疫学基础
) b3 {: [+ b+ Z( A* |1 i 第二十二章 移植术
/ F% N& D: i1 d! v* L- r1 q 第二十三章 人工组织和人工器官
; L8 u0 m+ s  p% c, n( n 第二十四章 显微外科技术
9 ?2 Y" k# B, E' |% c3 W2 |9 c1 e 第二十五章 整复外科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移植 7 w. \; E1 Z) R# Q
 第二十六章 组织工程学
' x- S: l9 n# e9 e& y 第二十七章 常见体表肿瘤和瘢痕组织 . q. e! S# i7 {% D+ Z9 ]) s' I% c
 第二十八章 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 Z# K8 A6 m4 z7 o% ]" O 第二十九章 颅脑和脊髓的先天性畸形
9 B: u8 k$ f! }. r6 X 第三十章 颅脑损伤 1 V' b9 k: `( I/ m! ^5 ^
 第三十一章 颅内和椎管内感染
5 b. B) A2 c- V; [0 w7 y4 b$ j 第三十二章 颅脑与脊髓肿瘤
1 [; Z$ X2 l8 g# v 第三十三章 脑及脊髓血管性疾病 # s" I+ D: C+ s# `7 K
 第三十四章 脑神经疾病 , S% m* u, X, K1 f$ E3 o# p
 第三十五章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蝶鞍区其他病变   j/ m. M* s/ m- v& m0 ^
 第三十六章 癫痫的外科治疗
8 t2 H1 x9 r2 } 第三十七章 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
8 U( {2 `% n2 Z( P( B+ _' _% l* m9 I 第三十八章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原理及放射外科治疗
; I6 V0 ]) S1 E* }  r 第三十九章 介入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4 x! r0 W% q4 O
 第四十章 神经内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 W3 J  Y. p4 R1 s+ r3 m1 J; V. X$ w
 第四十一章 颅颌面部畸形、损伤和疾病   i. i( |2 H  w- k& {+ |9 u$ N5 U
……
5 I5 d( c# @* H6 q( c4 b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武器损伤, p/ D, C# T! ~* q0 W% \$ o3 E
第一百二十四章 化学武器损伤
9 u( e: ~: h  C- }* n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伤复合伤 : }; R5 m/ i3 E% ^4 |, _% J
【作者简介】: 0 a$ |" P4 `3 k3 O- @
      名誉主编:吴阶平 裘法祖 主编: 吴孟超 吴在德吴孟超,男,1922年8月生于福建闽清县,1927年随母赴马来西亚投奔父亲,1940年归国求学。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入之一,吴孟超院士自1956年以来,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1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之最;成功进行世界第1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观点等,他以这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1.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2.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3.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9.rar

1.21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2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

本帖最后由 sgh1966 于 2010-7-25 23:26 编辑 ) |9 G, q( I3 B6 L5 e: Z! M* x

, h% L- d! R5 O5 L4 n+ u( p6 y+ k【书名】:《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 L! x, y2 f; X1 p% K, [! T4 W
【作者】:吴孟超、吴在德 主编% ~- b/ ^' y; C& J" k7 `
【形态项】: 共三册 ; 16开
$ C; h( R, B8 V: j. Q. |# ~" [【出版项】: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10 7 Y2 D$ p- A6 w  O; L% A% N
【ISBN号】: 978-7-117-10262-9
# R; {1 f/ K( S【原书定价】: 498.00元
- y% Y% z/ q, O+ [2 u; s6 ^【格式及大小】:PDF,1227页,32个压缩包,解压后65MB
5 n) n; I& O" b9 Z- w( ]8 T2 |【内容简介】:! x+ C" g( `* _, L% h
      《黄家驷外科学》是外科一本外科专业高级参考书,是从1960年5月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各论》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发展而成的。本书继承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传统,其章节设置系统涵盖了外科基础、麻醉、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复外科、小儿外科和战伤外科各相关专业领域,介绍的病种则较第6版有所增加。全书共125章,730万字,插图2200余幅。本书在内容上突出了外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并重的特点。为适应当前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实际现状,在《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基础上,删陈更新,注重反映当今国内外外科学的新进展,除在各章节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以外,同时还增加了诸如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周围血管腔内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外科疾病的生物治疗等章节。鉴于现今微刨外科的普及与发展,除在各相关章节分别予以介绍以外,将《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的腹腔镜外科一章,增加内容并调整为内镜外科、腔镜外科和借此发展起来的外科机器人技术等内容列入现代外科诊疗技术章内。本书执笔者根据自己深邃的理论修养、丰富的J临床实践经验和心得,力求对理论基础、基本知识阐述全面、完整,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系统性大型专业参考书的深度;同时还注意介绍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及相关的发展现状和趋向,以利于读者获得启迪和思索。本书在内容编排和文字阐述中注重主次分明、概念清楚、观点明确和易懂易读。
. [) V0 e, u; P& h" _( O, ]【图书目录】:
1 ?8 C) Q) J3 `4 i第一章 外科学的发展和外科医生的成长 4 Q# j' I$ i3 `
  第一节 外科学简史
9 g# Z) v4 p- J/ ^( G 第二节 我国传统医学中外科学的成就
" H" E% H( K8 r4 T. A 第三节 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成就与现代外科学进展 . {$ N: f; q& U' [# [4 O
  一、新中国外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5 [1 z: `4 e6 _5 V 二、现代外科学进展 " Y5 H0 s+ L! l8 |8 F) ~3 J
 第四节 外科医生的成长 1 R) L, e$ R* \/ h+ B# a3 G; ?
  一、实践、思考、知识的结合 % c  y! O7 b2 }0 b1 z
  二、临床医学的特点 5 D* J7 Z) h$ ~( m
  三、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 S. ~9 J3 W  D1 f, G
 第二章 外科科学研究和外科与循证医学
( _6 @9 {# M6 `1 q0 t/ V( M  第一节 外科科学研究 2 B( i  T5 J" J
  一、选题
, _$ h# z  D7 d4 `( r' T. a* |  二、研究工作的设计与类型
' i7 B9 V  M( r! X! R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 c1 X2 r: X5 ?6 D- N( r  y  四、论文写作 9 c9 d0 u3 C& N- ?/ k
  第二节 外科与循证医学
1 m1 n% `* o8 g) ~: e1 K; O3 l- |  一、概念、发展史和意义 0 D/ Q, J3 i0 y0 u0 ]
  二、临床试验
5 W! A( ?( l1 K$ M  三、临床实践指南的形成
: u6 ?7 \) H* c  四、外科预后(prognosis)与结局(outcomes)研究
" [. C3 @( n8 n3 w+ K" U  五、外科经济学评价(economic evaluation in surgery)
6 F% {2 ^# ~! I  六、临床决策、共同决策、外科决策与标准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 z; z9 I! N, d, u6 L 第三章 外科领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
& g1 P" ?/ }2 v  第一节 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M! o+ G5 j$ O  K
  一、DNA和基因的结构
( X! y9 F$ w  f  二、信使RNA的转录,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9 P. @& H$ {6 g* ]% X( ~2 w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 ' S$ _, d& a! d8 l( s
  四、细胞生长与调控:信号转导和细胞分化 ( m' W3 N+ ~' n! k- K- J: }* Z$ M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3 M) ^! V, @! G1 }$ T, Q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学
( U8 f9 \2 p4 p0 J+ ]  第四节 蛋白质组
( u" F* H, L$ h! L  第五节 分子诊断与生物治疗 ! {: b. h" D3 t: o/ _! u6 _: L  U
  一、分子诊断 2 i- L7 Y) f% Q7 h* O1 s
  二、生物治疗
; n/ g' t# _7 @. L+ U, o# g% D/ G  第六节 临床应用
5 ~; a0 ^9 I/ l4 G% V  一、单基因病 ; c! o5 F' ?4 u- c4 Y2 L
  二、多基因病
; y. V: \! g* E6 l4 @' n  三、肿瘤分子生物学 ' f7 x2 {$ k2 B5 F) q# g$ G
  四、其他
# k' ]$ v2 {1 `5 M2 f- j: ~5 M  第七节 问题与展望
' i; D5 X* _) E0 G. j/ j 第四章 创伤
1 [$ r" ^6 i/ o' b2 P$ I& q  第一节 概述
+ _8 A" w1 Y/ h3 `! n$ N- B& G: y  第二节 创伤分类 9 u6 i& `; E% a# ]6 h! y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 h% [+ T4 e" g* K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
, c+ H: Q( Q" G: c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 m- E$ j1 D3 J& |0 s$ u  第三节 创伤的发生机制 # ]) F/ g% ?8 u) ?( J2 P
  第四节 创伤的病理生理
  l1 f' S0 u; o, `3 z2 \  第五节 创伤的组织修复
: g8 C* x! F( a9 K& A. ^  {$ Z  第六节 创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 _# h+ y$ ^5 s5 s2 x1 G% ?
  第七节 创伤的急救与治疗 : I6 N7 k* j6 I! h- V7 P
  一、急救 8 T4 V' X2 y& u  P
   ……
# i5 ~/ c% `3 |+ m* B# c9 V/ @ 第五章 烧伤、电损伤、冷伤、咬蜇伤
: L3 {1 k. K1 X 第六章 外科感染
8 b  x8 q, O; W4 \1 E 第七章 肿瘤 # d' {+ r7 u& \
 第八章 外科基本原则、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 ! r7 C, P( P0 d3 l: G6 }$ q+ p
 第九章 现代外科诊疗技术 4 [  Y1 p" e$ p7 L
 第十章 麻醉
7 Q/ t6 p6 k$ Q6 y: a+ N 第十一章 复苏 # U5 Y7 U' @0 ^; |6 N! G$ K2 q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平衡
) k6 v) |9 u4 O4 x% n3 d. E 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5 E2 B) l" }& a9 }& E: H* F 第十四章 外科输血
/ C- l! z. I0 ?2 y 第十五章 围手术期处理
2 ]2 C: \/ O3 S" B- I6 f 第十六章 重症监测治疗室
$ ^6 X; Z4 q+ a1 D! k 第十七章 疼痛治疗
/ U0 l& q  ]" G  E 第十八章 休克
9 H9 ^3 {0 A) |: W# f! w; V/ `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x- o/ n  q8 x4 D- {& Q' @9 C
 第二十章 血液净化 ( ~/ v' P% ?, t' N
 第二十一章 外科免疫学基础 7 D. I) ~# ~1 x4 ?) a. C9 S$ i( {8 E
 第二十二章 移植术
* j5 L! q4 e. o+ ^ 第二十三章 人工组织和人工器官
. i" b2 D6 p% S: T3 R 第二十四章 显微外科技术 , D3 ~6 z5 g+ d5 u3 E+ N
 第二十五章 整复外科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移植 * h& b. `* w; y' r
 第二十六章 组织工程学 6 a& j2 s4 ^( s" K% B1 u. ^% b, v) Q
 第二十七章 常见体表肿瘤和瘢痕组织 1 t, ]  i" z3 s8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 ~4 s+ J9 M! i- G! t0 T
 第二十九章 颅脑和脊髓的先天性畸形 # N0 B! |6 ?8 t6 c* l* S: m
 第三十章 颅脑损伤
+ q; J9 i0 k+ Y 第三十一章 颅内和椎管内感染
5 ~% S. x0 E9 [  H) |" S 第三十二章 颅脑与脊髓肿瘤
4 z( ?) Z8 y2 b* W  M& p 第三十三章 脑及脊髓血管性疾病
& A4 `0 e1 ]2 `. L* s( V 第三十四章 脑神经疾病 % J# q$ o8 Y$ j
 第三十五章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蝶鞍区其他病变 % _4 d/ G0 \4 H  q
 第三十六章 癫痫的外科治疗   X0 _  L* ]: J; N3 v6 N
 第三十七章 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
" u- U1 L( [1 G$ F* _4 y* B 第三十八章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原理及放射外科治疗
7 z- O0 O# D2 X; w! i) v 第三十九章 介入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 Z3 N8 [9 c9 |, e' a 第四十章 神经内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 u1 ~( U6 y1 ^! i* a+ L) z; | 第四十一章 颅颌面部畸形、损伤和疾病
' y1 X2 F  S+ [3 L……
2 l4 m' a) I% G& V: |7 n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武器损伤
2 o3 O1 y" q6 |! M1 V- \( y第一百二十四章 化学武器损伤- }6 l; b4 z1 Z) o' H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伤复合伤 7 D* B$ ?! T% m" _. M! [- R
【作者简介】:
* t  V' K/ d7 p& e      名誉主编:吴阶平 裘法祖 主编: 吴孟超 吴在德吴孟超,男,1922年8月生于福建闽清县,1927年随母赴马来西亚投奔父亲,1940年归国求学。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入之一,吴孟超院士自1956年以来,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1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之最;成功进行世界第1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观点等,他以这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1.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2.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_页面_3.jpg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1.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09.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2.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1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2.rar

2 MB, 下载次数: 3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3.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4.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5.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6.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7.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8.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29.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0.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1.rar

2 MB, 下载次数: 2

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下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part32.rar

1.67 MB, 下载次数: 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