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goto3d 说: 版主微信号:caivin811031;还未入三维微信群的小伙伴,速度加
2022-07-04
全站
goto3d 说: 此次SW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如下,抱歉晚了,版主最近太忙:一等奖:塔山817;二等奖:a9041、飞鱼;三等奖:wx_dfA5IKla、xwj960414、bzlgl、hklecon;请以上各位和版主联系,领取奖金!!!
2022-03-11
查看: 1809|回复: 0
收起左侧

[推荐] 寻找百年建筑的中国方法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1 13: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寻找百年建筑的中国方法论9 V/ z0 J3 y0 ~1 _! `0 h7 N) X
) B! m8 b9 \0 \' u

4 s, Q. |* M; k7 O! i
来源: 中国建筑报2010-05-26

- Z  C1 O9 ~, _8 i) q
6 R7 ~6 j4 ^3 n- C. S" D. D, C% {" s" a8 E6 ~
3 ~( N. X+ l  ^& ~" V8 [* L  d
建筑的普遍寿命应该有多长?建筑物刚建即拆的现象频频发生,我们对待建筑的态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根小小的管线更换却需要凿开墙体甚至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建筑的使用期限如何予以保证?低碳住宅、绿色建筑,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0 a* m; \& }0 ?8 E! x  Z" z+ `- z# m
. p5 L  Z7 k; I3 w2 y. w    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一个赋予建筑全新价值观的百年建筑理念正在业内形成影响,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共同申请下,“中国百年建筑体系研究课题”日前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正式立项。近日,该课题的第一次专家会议在京举行。      百年建筑背后蕴含的建筑寿命的延长、质量的提高、建造方式的革新、低碳节能的追求,是解决目前我国住宅建设领域诸多重大问题的“良方”,也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的一致认同。   当价值观开始形成时,百年建筑的中国式方法论便摆在了人们面前。       舶来品的本土化需求      事实上,百年建筑在国外早已形成和研究了数十年,充分吸收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无疑是当前紧迫形势下的可行之道。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克放认为,基于对高层住宅、集合住宅的同样需求,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介绍了日本百年住宅建设体系中最重要的《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基准》和《长期优良住宅的认定标准》,这两部标准涵盖的六大部分和九大标准,可以成为我们制定中国式体系的参考。     但是,尽管国外模式成熟,如果直接引用却难免遭遇中国式的“水土不服”。     比如风靡整个欧洲的“被动式房屋”,如果放在国内,情况会如何?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筑环境与新能源研究所所长陈滨和他的学生经过多番测算证明,由于地区间的气候差异,要达到欧洲标准,在我国保温层则需要达到一米以上。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薛峰表示,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百姓的接受程度和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不同,这些软性环境会使“舶来品”大打折扣。     而政策环境的区别更是决定了对国外经验不可能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孙克放介绍,日、德、英、美等国多是采用减税等鼓励政策,而我国早已习惯了行政命令的惯性思维,这就使得很多国际通行制度难以移植。     国外经验应该借鉴,但如何克服“舶来品”遭遇的中国式尴尬?结合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是寻找百年建筑中国式方法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摸索中的技术路线      中国的百年建筑体系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从什么角度进行技术切入,是困扰课题组专家的核心问题。      目前,课题组在借鉴日本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国百年建筑的研究体系,大体框架共包含十个方面:结构的耐久性;空间的可变性;设计的可维护性;材料的可循环性;功能的适居性;性能的优良性;构造的低碳性;建造的集成性;环境的洁净性;基础设施的配套性。      这十个方面基本涵盖了百年住宅的内涵与外延,但是对于具体的技术路线,与会专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      浙江宝业总工程师余亚超提出,百年住宅研究体系的内容要从建筑短命的原因进行逆向分析。为此,他总结了我国建筑短命的4个原因:随意的规划和拆迁;住宅本身的耐久性有问题;住宅功能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使用要求;社会先进性的考验。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将体系细分为4个部分: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抗震性;使用设计的合理性;规划的配套性;社会先进性,如低碳材料的循环利用等。     实现建筑百年的寿命,还必须同步提高建材和建筑的技术。华远地产设计总监李莹和远洋地产产品研发部技术组组长臧堪松就同时提出,建筑材料、部品管理也应成为百年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寻找产学研的推动力      产学研结合早已不是新鲜词汇,在这三者中,生产企业将是研究成果转化的最后实施者。因此,专家认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企业积极性如何调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使企业有章可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认为,百年建筑体系应该制订出简、繁两个版本。简版图文并茂,简单易懂,以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繁版提供给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开发企业等专业人士,把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释,配以案例分析和方法论述。     而以销售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更注重市场的反映。李莹提出疑问:“在开发企业销售产品的时候,怎么向消费者表示百年建筑带来的好处?”    北京万科总工程师秦珩表示,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百年建筑的着眼点应该体现在客户价值上,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市场接受度。在非强制性认证阶段,客户的认知度决定了百年住宅能走多远。因此,将成本、维修、维护等影响市场接受度、客户认知度等因素充分纳入百年建筑体系,才能使开发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而产学研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则来自于政府政策层面。不仅企业,诸多专家也建议,应在百年建筑体系中,将政策体系作为与技术体系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土地优惠制度,都应成为政府引导和鼓励的手段。     但是,雅世集团执行总裁宫铁军也指出了我国研究工作中的“不良基因”:习惯性地先否定再重建,造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标准和指标,“最后谁也不服谁,政府也不出政策,所以若干个机构经常坐在一起不断地研究”。   专家认为,这种局面更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引导。而这也给百年建筑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定出一个全面、深入、前瞻、可操作、社会及业界期待性强的体系,给决策部门留下的只有拍板的“举手之劳”。      尽管具体的实施方法仍在摸索中,但是价值观的认同将是产学研的重要推动力。会议现场,余亚超代表宝业表示:“我们非常支持百年建筑体系这件事情。”而笔者了解到,一个着力技术推广的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酝酿之中。      一切表明,百年建筑的中国式方法论正在萌芽。
. j( E( E8 D. f2 ~5 w; B+ `5 T3 \8 |9 d$ {% {0 z& s
本报记者  付灿华  北京报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13008828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