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716|回复: 35
收起左侧

[讨论] 企业里只有8种人,谁是有用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0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企业里的八种人
人分两类,常态人和非常态人,大家平常讲的都是常态人。其中常态人又分为:人财、人才、人材和人手,非常态人则分为:人物、人在、人灾和人渣。常态人是企业正常运转情况下的人才能力结构,而非常态人是指企业非常情况下或者不健康企业里面存在的一些人。
人财:人财是常态人才中最好的,是能为企业直接带来财富效益的,是企业最需要的人。这类人的特点是积极主动工作,创新性地完成岗位工作,能在组织工作中起到核心和主导作用。
人才:人才是指有才华的人。这些人有专业才能或其他才能,但就是没有或不能转化为效益和财富。
人材:人材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很好,还没有转化企业需要的才能,当然更没有为企业带来财富效益。
人手:人手就是他人工作的助手,是帮助人财等实现效益的人。
人物:人物高于我们平常所讲的人才,从能力和能量上来讲都超乎寻常,是指能为企业解决重大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突破的人。
人在:人在就是指人既没有正面地积极效用,也没有负面的影响,只是在企业中存在着。
人灾:人灾是指为企业带来麻烦的人。这类人只要在企业里存在,就会使企业事故不断、麻烦丛生,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性损失。
人渣:人渣是指品质有问题,且有非常强的破坏能力的人。这类人心术不正、狡诈,以损人为目的,至于损人后是否利己并不重要。这类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给他人和组织制造事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嫉贤妒能、内外勾结、制造种种不和谐。
发表于 2010-4-29 0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不管是否有用,其实都在企业里存在这些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个人都有感触的。
发表于 2010-4-29 0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没有人渣公安人员会没工作
发表于 2010-4-29 09: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争取做人财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有用的是“人财”和“人手”
, B) a; x" G* {8 W
1 e- X3 U8 m0 i5 x8 X% `     常态人是企业正常状态下所需要的,其中最需要的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财”和做事务性辅助工作的“人手”。企业中最常说的两句话不就是“谁能挣来钱谁是爷”和“急缺人手”吗?3 i, v, N/ I- u6 D4 r* g

$ F! f0 f2 d; I$ I) W* T+ k, s    人财一般占员工总数的5%~20%。比重之所以不一,是因为企业的健康状态不一样。健康程度高的企业,人财的比重越高。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人财比重也就占5%~10%。人财在企业中不只是高层,在企业的各个层面都有,不仅在系统管理者层面,在专业管理层面,或者在专业技术层面都有人财。这些人是企业的核心,只有拥有这些人,企业遇到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U% K: }" F% I& c( B/ q
8 e; [$ R; |+ B- Z  H
    那么其他那么多人都是干什么呢?其他七类人中最有价值的是人手。因为人手帮助人财实现价值,可以在人财的主导下,复制性地完成工作,为企业带来规模效益。
& Q3 Z8 I# n/ n$ W4 o6 O' j' _( z( E5 O) m
    而人手正是企业内部占绝大多数的,一般情况下要占到30%~60%左右。有人会说:企业有人财,何必还要人手呢?实际运营当中,人财离开了人手的帮助,可以办成事情,但做成事情的数量和规模就很有限了。就像一位将军也能够杀敌,但没有千万的士兵帮助,杀敌数量就不上规模。所以,人手在组织中是必不可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如何从“才”、“材”变为“财”) y5 w/ l# G- [# y

* v0 W+ H6 f6 f: }  e, L3 q9 L    企业当中,往往有很多人才华横溢,才情飞扬,但就是不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为企业带来财富和效益,这既有人才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组织的原因。6 z1 F5 B7 H' R) y8 n5 E+ A
2 r; w4 f) C9 b+ S2 o1 c% z: _
    企业原因有二:一是企业系统功能和资源还不能使人才很好地发挥才能;二是企业文化与人才习惯的文化不融合,就像李逵跳进了水里无论如何也挥不出三板斧的威力来。人才自身的原因有二:一是人才的个性比较突出,高度自恋,自我崇拜和欣赏,长时间不能有效融入企业组织当中;二是人才的心智缺陷问题,尽管有才,但不舍得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企业组织。这种自私而不懂分享,只顾索取而不奉献,视自己的本事为宝贝的人注定是一个人才,而不会是人财。一般情况下,他们一生当中是一事无成的。
' e1 u# {% H; D
0 P6 K  M3 u& O; D8 N' R! A    大凡人才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如何让怀才者能够把“才”转化为“财”?企业应该尽量为人才创造发挥才华的机制和环境。如果是人才高度自恋,那么应该多做沟通和感化工作,让人才的心落地。如果是人才个人心智缺陷问题,高度自私,那么请不要为这类人才浪费时间,趁早请其走人。
. o5 ~5 U) M0 P/ m* z8 o
. t, ^" c- t$ T5 c2 e& l    人材只是有基础素质,但才能还没有露出来,需要有时间和实践的过程。比如:跨行业跳槽者,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和系统的管理人才,可能由于两个行业的差异,原有的才能失去了用武之地,原来的“才”被戴上了枷锁,“才”加上了木字旁,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和了解过程,才能消化“木”字旁,才能转化为真正的才能,才能谈得上转化为人财。另一种是有专业的基础知识,没有专业能力,比如: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都是属于人材。这些人要想给企业带来效益,首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的培养,把“木”字旁去掉,先变成?才,再通过企业的机制系统发挥作用,为企业带来财富。
) a& K) K- n$ w+ a) i/ y7 T$ f
0 P# y% ]: b- @0 z+ C2 R/ U    人材首先变成?才,然后再转化人财,但其中必然有时间的成本和转换不成的风险。究竟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一定之规,是由人的组织属性和内心的和谐程度决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对“人物”该不该重用?
6 U, X+ S0 [; d* b/ o7 W7 v7 D/ ?1 G, [+ N$ s( d2 S
    人物有高于普通人才的能力和能量,能解决企业的危机问题和重大问题,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突破。人物就是要创造奇迹的,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d# J( u. x( @9 P8 k7 g0 P0 b
! w# f, S* l) n: r: q8 o
    企业在正常情况下,人物没有用武之地;只有在非常情况下,人物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企业一般不需要人物,也没必要养人物,因为养不起,也养不住。
9 O6 v, v% t5 G; t: T
8 n: h1 q/ E5 E# I5 Z6 f    企业常态情况下如果说有人物存在,那只能有一个,这个人物就是老板。假若经理人也是人物,那会导致双雄纷争,权力核心多元化,把企业带向危险的边缘。如果经理人的能量高于老板,必然结果是功高盖主,企业结构失衡。通常情况下,很职业的经理人会悲壮离场;不职业的经理人,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2 u# @3 A' _( C7 J8 C

* G* u+ x/ k1 h- `2 D5 }: r  G; S    所以说,人物都是在比较中相对而言的。而且所有的人物,无论本事多大,都不可能是全能冠军。所以企业不能迷信人物,人物不可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人在”是怎么产生的?
8 Y" P- P9 T! v; U1 O& E9 Q
2 d! S6 S1 H& m" L2 f5 Z    几乎每一个规模性企业都会有“人在”。这类人除了增加费用成本以外,没有任何价值。而企业之所以有“人在”,大概两类原因:一是关系户,开后门进来的人,人情面子在起作用。通常规模性企业接收这样的人数多一些。二是由企业里面的人手、人材、人才等蜕变而来的。为什么会如此?企业原因是:分工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业务中断,某些人手、人材、人才无事可做,又一时没有去处,所以就变成了暂时的人在;员工自身的原因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自身心理作用的变化,比如:处于热恋期的青年员工,尤其女员工,容易魂不守舍,变成了纯粹的“人在”;还有部分女员工生完小孩后,上下班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和家庭。不容易量化的岗位,更容易出现“人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人灾”和“人渣”有何区别?
6 [$ O: l* o: l
* O* {/ ?6 ?, |3 w4 q" D4 R    虽然同为企业带来的是麻烦丛生,但人灾其主观上并不坏,只是认识、能力、智慧等局限性,自以为是,急于求成,乱说乱动,不守纪律。其初衷可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最多只是想过于表现自我罢了。而人渣就不同了,其主观上就是想害人、想损害组织利益,但这种人往往善于伪装和表演,能言善辩,甚至有才能干,但目的就是破坏和谐。这种人对组织的损害绝不简单的在经济上,主要是对企业文化上的破坏和异化,他们使人际关系紧张,能扭曲人的心理。一般人都想逃离这种环境,所以人渣对企业的破坏是根基上的。这种人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比较复杂,从心理学上讲是有心理障碍、性格缺陷者。
8 d9 K# W; ?9 g( T$ _! }1 W7 s4 u: I8 ^1 v1 O. Y# \+ z
“人灾”和“人渣”是怎么来的?
" S, `! x& ~& Z+ ?4 ~5 T
; N5 V) D7 N9 r- H    人灾是怎么进来的呢?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按招聘程序,或者招聘程序只是走过场。或者是招聘官太业余了,没有把好进人关,让这些过于自我表现的人给蒙蔽了,又由于成本的原因或根本就没有功夫去做背景调查,所以人灾也就堂而皇之进来了。当然,人灾也有可能是人材和人才变来的,这些人才和人材,长时间做不出成绩,又有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的利剑逼迫,便冲动性地工作,结果造成了麻烦。& l( t, p! Z# [

5 S, U% K: c  W, k2 ]    人渣又是怎么进来的呢?一是疏检:主要是转介绍,因转介绍者对这个人了解也不是太多,招聘部门对转介绍者的信任滋生心理依赖,没有对新进人员更多全面的考核和了解,不像对招聘陌生员工那样细致。二是漏检:引进小团队时只考察了主要管理者,由于信任管理者或碍于面子,没有对随行人员做全面细致地考核和了解。三是免检:企业间并购时一同并进来的,因为这时企业内头绪繁多,许多人渣没有检查就进来了。四是常规检不出来的,有些人渣是负有特殊使命的,比如对手安插进来的。所以,对人渣与其进来后再清除,不如把好进口关,将其拒之门外。对招聘部门,唯一的办法是背景调查,要对人才的背景做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企业的人力资源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应该靠专业的猎头公司作背景调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对八种人,老板该如何办?/ G. N* F1 Y, e+ ~$ G
1 c+ Q+ z8 {) Y# R* x6 K
    对于常态人才,老板该如何对待呢?2 R* h, w) d, S# S% b
6 _( T- c0 K; {7 C! e! s) a
    对人财要大大地奖赏。这些人财是企业的核心,是骨干,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尽管数量比例很低,但最不能忽视。
# B1 z4 I' q9 M- I$ X0 g* V) i5 C: u" ~9 T) d
    面对人才,要加紧文化认同培训,不断创新优化企业运营机制,让人才尽可能地转化为人财,创造效益。: R+ ^6 d  j# b, m

; D. B5 F7 U1 W0 }1 b" ]: e    面对人材,应该加强专业化培训,使之尽快转化为人才,再进行文化认同培训,创造机制使其转化为人财,创造财富。
! B5 N/ S9 y9 x" J6 P. n- k
+ R- l- g  X# t( y% i2 ~( V; ~    对待人手,就是持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成越来越高的熟练工种,加强忠诚度和职业度教育,使其更好地为人财等服务,辅助人才完成系统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
; E, ?: ?& ]2 Z# N% r
% v( o6 n5 o" T! v- w1 }6 }    对于非常态人才,老板如何办呢?) h& K( f% I0 V

5 z# I3 t( o5 z: B- W    对于人物,看其相对性。如果相对于自己是小人物,加强激励和约束,用其无妨;如果和自己旗鼓相当,还是转换一种角色,聘其做顾问;如果自己是相对的小人物,要么让贤,要么学《水浒》的王伦,就安心做一山大王。% W% h3 d; K4 u

# j" G1 D" K" r, ~' a4 `    对于人在,如果是关系户,只管存在;如果是招聘进来的,或者蜕变来的,加强教育和管理,如果能力不行,坚决辞掉。) r5 q8 J7 T  N0 T1 {) f# V& _
' F5 t/ K  m) n4 _# `7 Y
    对于人灾,比如:吕布这类炸弹式员工,处理办法就是制度约束加惩罚,同时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流程,让人灾在内部发挥不了作用。: {2 A# W1 _1 b0 l* ]
  F" _. [+ i4 T- S6 n
    对待人渣,发现萌芽,就消灭之,不要抱任何幻想,也不要试图利用人渣做些阴事,否则就是饮鸩止渴。
发表于 2010-4-29 2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基斯坦
哈哈……我应该属于人渣了!
发表于 2010-4-30 08: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全都有用,看你怎么用
发表于 2010-4-30 08: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发表于 2010-4-30 15: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人渣在企业中有一个这个企业就不好办了。
发表于 2010-4-30 16: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有句话说得好
( o" R  J7 H7 ^9 i: x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发表于 2010-4-30 16: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所以,任何一种人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发表于 2010-4-30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存在即为合理,企业运作时必定会有各种层次的人存在,如果都只剩下一些人财类的话企业也是不可能运作的好的
发表于 2010-4-30 1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恩 还是要当一个人物 才好啊
发表于 2010-4-30 18: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看来企业没有好的效益,是因为没有人物。
发表于 2010-5-2 2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不管是人才也好,人财也好,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或者是技术,都不会是好的人物,要做好人物,就需要做到人财与人才两者兼有;
发表于 2010-5-2 2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往往一个人具备多个角色,很难看好。/ o9 X! I! h' ~+ `  r) v" x
尤其是BC两层的人物,也偶尔成为人灾或人渣。
发表于 2010-5-2 23: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7# taowei2 $ @, P+ u3 ^$ z0 Z3 h/ a
人物不能重用,但是实时重用。
发表于 2010-5-3 2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什么都可以存在,什么都能存在
发表于 2010-5-5 16: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楼主分析透彻,企业中后两种人好像少点哦。
发表于 2010-5-5 2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人渣”或许可以变废为宝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