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839|回复: 8
收起左侧

[转帖] 外国建筑师:“当下中国城市千城一面令人遗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6 1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lin2010 于 2010-3-26 15:36 编辑

外国建筑师:“当下中国城市千城一面令人遗憾”
                                   l转摘自: 网易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认为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

去年以来,随着国内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而马丁和他的国外建筑师同行在中国大地,可谓马不停蹄。9月初,作为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主持的重庆市地标性建筑——重庆科技馆刚刚开馆,紧接着中标的太原钟鼓楼项目可行性论证又获通过。
近几年来,随着“巨蛋”、“鸟巢”以及被一些人称为“大裤衩”的央视新址大楼等一批超大型当代建筑陆续亮相,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可谓“毁誉参半”。中国是否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在不久前举行的2009中国城市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上,本报记者与这位在中国有15年从业经历的法国建筑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交流。
中国青年报:几年来,随着央视新址大楼等大型建筑在北京落成,中国为世界建筑界所瞩目的同时,也有声音质疑,中国是不是成“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了?
马丁·罗班:这些建筑师并不只是在中国建造这样宏伟的建筑。“巨蛋”、“鸟巢”也是因为建在中国,中国人才对此议论较多。另一方面,这些标志性建筑确实做得好,所以才受到关注。
我并不认为中国成了世界建筑师的试验场。对于一个大型建筑来说,每个技术的突破和难题的破解,都是一次试验。全世界都是好建筑的试验场。
中国青年报:前不久,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建筑师库哈斯的央视新址大楼的设计理念源自生殖崇拜,引发很多中国网友热议。你是怎么看的?
马丁·罗班:据我所知,在日本曾有比这个更夸张的建筑。一个高层建筑是金黄色的顶,被人们看成像粪便似的东西,后来日本人认为不雅观,把它拆除了。对于央视新址大楼的这个说法,只是个传闻。不过,即便真是如此,我也不认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这只是设计师的自由表达。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央视新址大楼至少有了一个关于它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大型建筑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
马丁·罗班:所有作品我都可以指出它们不满意的地方。一个建筑要涉及几十个学科,数百名工作者高度配合,众多步骤完美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复杂而难以协调。另外,国外设计师到北京,不是为看一个单体建筑而来,他一定是来看整个城市风貌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师眼中,城市整体风貌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在这次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你做了《21世纪城市设计展望》的演讲。在你看来,21世纪的城市和20世纪的城市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马丁·罗班:一百年前说到城市,我们讲得最多的是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很少有人站在人的角度去评价城市。如今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为人而建,人才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元素。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最重要的标准是,当地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对空间是否感觉舒适惬意。所以相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当地人对城市的评价更应被重视。
中国青年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如何尊重上海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空间感受呢?
马丁·罗班:上海是很有特色的城市。浦西的“老上海”保存得非常好,而浦东又是超现代化的。正是这种对比,包括之前的租界地带等,构成了上海自身的特点。
这次世博会的规划就要体现世博园与城市间的渗透。虽然规划中,我们引入了黄浦江江水,形成一条椭圆形运河,让世博园成为江水环抱的一个人工岛。但世博园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努力使它成为整个城市平面中有机的一点。
当然,我只是世博园总平面的规划师,并不是每栋建筑的设计师。作为规划师,我们只是把一些基本构架和理念告诉各个设计师。现在就要看上百个单体建筑是否尊重最初的规划理念以及实施质量。
中国青年报:中国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丁·罗班:有一点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这也是这次“全国城博会”上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我认为,中国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城市的不同地段,要有不同的中心,在这些中心里,打造标志性的空间、构筑物或者街区,通过这些标志性的点,把整个城市新的面貌和结构勾勒出来。
中国青年报: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大型建筑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
马丁·罗班:所有作品我都可以指出它们不满意的地方。一个建筑要涉及几十个学科,数百名工作者高度配合,众多步骤完美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复杂而难以协调。另外,国外设计师到北京,不是为看一个单体建筑而来,他一定是来看整个城市风貌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师眼中,城市整体风貌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在这次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你做了《21世纪城市设计展望》的演讲。在你看来,21世纪的城市和20世纪的城市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马丁·罗班:一百年前说到城市,我们讲得最多的是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很少有人站在人的角度去评价城市。如今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为人而建,人才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元素。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最重要的标准是,当地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对空间是否感觉舒适惬意。所以相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当地人对城市的评价更应被重视。
中国青年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如何尊重上海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空间感受呢?
马丁·罗班:上海是很有特色的城市。浦西的“老上海”保存得非常好,而浦东又是超现代化的。正是这种对比,包括之前的租界地带等,构成了上海自身的特点。
这次世博会的规划就要体现世博园与城市间的渗透。虽然规划中,我们引入了黄浦江江水,形成一条椭圆形运河,让世博园成为江水环抱的一个人工岛。但世博园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努力使它成为整个城市平面中有机的一点。
当然,我只是世博园总平面的规划师,并不是每栋建筑的设计师。作为规划师,我们只是把一些基本构架和理念告诉各个设计师。现在就要看上百个单体建筑是否尊重最初的规划理念以及实施质量。
中国青年报:中国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丁·罗班:有一点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这也是这次“全国城博会”上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我认为,中国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城市的不同地段,要有不同的中心,在这些中心里,打造标志性的空间、构筑物或者街区,通过这些标志性的点,把整个城市新的面貌和结构勾勒出来。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发表于 2010-3-26 14: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中国历史的各地古城可各有特色, 现在呢?
发表于 2010-4-29 16: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同感!
我也是做设计的!
同事有做建筑设计专业,感觉现在已经缺乏建筑设计的精髓了!或者说谈不上设计了!
发表于 2011-2-24 1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不是不行,是不给你上手的机会
发表于 2011-2-24 20: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接楼上的话,不是没有机会,如果我们现在的不努力(就像看戏的不一定会比演戏的更有才华一样),就怕有了机会也干不好。随便说的,别介意!
发表于 2011-2-24 2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
缺少创意  还需努力
发表于 2011-2-25 1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中国的建筑业只是搞房地产赚钱的吧,谈不上艺术!
发表于 2011-2-25 16: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抄袭来的出了问题好解脱。xxx就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1-2-25 16: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要拉动内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