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471|回复: 18
收起左侧

[已答复] 请问 如何确定 公差等级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2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有一孔 直径38 Ra6.3 请问怎样确定 公差等级IT?
发表于 2009-12-25 2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个问题涉及面广:
1 g; j; y5 X6 X5 z8 ^1 首先你要按此产品的应用、要求等,# t6 D5 Y6 P& Q$ i* K
2 产品设计的理念,思路等,
. B: P* Z, y2 |; y3 其余相关尺寸、形状、材质等环境,8 p- s' Z. m8 ~7 K% l2 I
4 就你目前给的38 和Ra6.3只能大概判断下:由于表面要求6.3,所以你公差精度高不了,应该为IT7-9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yxwq + 3 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按照设计手册提供的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表,这样低的表面粗糙度对应的精度等级是IT13。3 T5 G. \' y( ^' l
1 _$ d! Z: o9 k! H9 w  n
[ 本帖最后由 gaoyns 于 2009-12-26 11:22 编辑 ]
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yxwq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4: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查了机械工程师设计手册,3楼的比较正确是IT13级 Snap1.jpg
9 a% f/ i, m* Q! M8 j2 j" ]: N8 n
' R- J) n0 X* s[ 本帖最后由 dyzsc 于 2009-12-26 14:44 编辑 ]
Snap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4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4: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这两者存在什么必要联系么?这意思是比如公差达到IT7的话,所形成的粗糙度范围在0.4-1.6之间
" I  w$ t4 O  c0 s  n
0 N! b* S  ^- ]! I[ 本帖最后由 执着火狐狸 于 2009-12-26 14: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1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楼上的话值得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1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该表格只是参考罢了,你要根据使用要求和企业加工能力确定配合公差等级,一般推荐国标优选的配合公差等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1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6: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回复 5# 执着火狐狸 的帖子

二者是有联系的,例如表面粗糙度为Ra6.3时,要实现精度IT7就会出一些废品。反过来若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精度等级低,实现就比较容易。这里有个经济加工综合指标的问题,以上表格虽然推荐对应关系,但具有经济加工的指导意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5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9: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般我们的图纸上,要是粗糙度Ra6.3的话,相应的尺寸就不标注公差等级,采用未注公差的尺寸(参考标准:GB/T 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3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2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应当互相适应,见下表:
- Z# G0 N$ B' I; v% p
1 Y7 X9 t. l/ m( u- Q[ 本帖最后由 asdolmlm 于 2009-12-26 20:38 编辑 ]
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yxwq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23: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广安
本帖最后由 userkypdy 于 2010-1-3 20:30 编辑
+ N! E) E; k" ~& g) F2 I3 R; b3 j
: m, ]3 r( V: S  {. c根据工况和配合要求选取公差带,一般情况下公差越高粗糙度精度也要求越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1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7 1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你给出来的是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尺寸,而公差等级主要是与配合关系相关,所以还请给出配合。, Q4 y9 `) T. n* p' \" m! J
一般而言,配合关系是由使用要求决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2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7 13: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绝的2楼说的很具体了 ,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你的设计理念,直白的说设计出来的东西要来做什么,比如说他的配合性质,运动关系,等等在实际中的作用,那么要传递较高的运动精度的时候,或者要求较高的连接时候,你设计的精度就必须高(前提是在现有设备能加工的基础之上)以我来看楼主有必要学习一下互换性 这本书籍。一下是我百度的资料简单的说就是说加工允许误差的范围 。
9 V/ J( U  W6 I/ J. C# U/ R
% k7 u- i$ f% ^4 Z( h公差 2 d  X' U& N1 V' k$ D) X( P
' X2 ]* N" U' I3 h2 o
(1)公差基本术语的含义
0 x6 [$ x) B+ |7 I7 A+ }/ q
" ]+ v% {% J5 A/ q1 N1)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的基本尺寸
, z2 q/ F9 R; b- l+ B  o: W' c! {/ a+ K, K1 s- A/ q) `2 Q# w2 J
2)实际尺寸:零件加工后经测量所得到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 d9 _! n0 w# L5 ^2 F

- K  m  [$ p8 c4 [3)极限尺寸:实际尺寸允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它以基本尺寸确定。两个极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或dmax);较小的一个称为极限尺寸Dmin(或dmin)。 . h1 m, b- }5 Q  A1 O% j
: C7 |& d4 F) `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0 b5 {# m5 w4 c0 B; x" H
5 U& x( U& D* a1 ^' M实际偏差=实际尺寸一基本尺寸
. J: l% m5 ?- p9 ?, s1 H: P, p
3 ?' I" p) q: S7 `8 ]0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则: 0 p, i- q- l: K1 C
6 k  f$ T1 q5 C9 A2 D
ES=孔的最大极限尺-孔的基本尺寸 + q4 r  Y7 |% [
" Z- k4 [( g" p
cs=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基本尺寸 2 M9 {7 i3 c2 L0 b- p& {+ h
) |; `+ P/ V# X0 x* m3 W2 I
EI=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基本尺寸 9 n: W: D$ g2 f# T  D
4 w% k/ q2 d& l  A  \' B
ei=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奥基本尺寸
5 \$ ^/ ]7 \5 G# R* o* r1 l3 t- u" f% E$ r5 q) a0 s
偏差值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 Q3 r7 A# R" O% o1 G  M' J+ p: X
# N8 @7 L( c5 X2 v; Z8 S3 C" s$ O
5)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 p4 L2 `. M7 j6 U7 i% N& v

! V. d3 ]/ o8 h( T4 k' E) N. ^6)零线:图1a中示意表明了基本尺寸相向、相互配合的孔与轴之间极限尺寸、尺寸偏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方便起见,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通常只画出放大了的孔和轴的公差带,称为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如阁l-b所示。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就叩零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正偏差位于零线之上。负偏差位于零线之下。 9 ^- @4 T' M% S' [+ [- n

  [! q+ c7 A7 x) l) Y" l6 Z9 G, p7)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在图 6-36b中ES和E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为孔的尺寸公差带;cs和ei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则为轴的尺寸公差带、孔公差带一带般用斜线表示;轴公差带一般打点表示。 4 d( c8 P, }+ A9 n

) ?7 O; X6 S% j2 Z; n5 E(2)确定公差的两个基本要素
% O$ t) }* g, }0 U( b
1 l% q/ \- p( n9 Z) ^4 L公差带是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基本要素确定的,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钱的位置。
/ D/ F$ b) t/ U, D0 T& ]
0 E' b( [$ U0 ]: p- v2 T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的精确程度,国家标准把公差等组分为20个等级,分别用IT01、IT0、IT1~IT18表示,称为标准公差,IT(International Tolerance)表示标准公差。当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度就愈高。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相同的孔与轴,它们的标准公差相等。为了使用方便,国家标准把≤500的基本尺寸范围分为 13尺寸段,按不同的公差等级对应各个尺寸分段规定出公差值,并用表的形式列出。
8 f" W! j7 b% _5 g3 @' P2 A0 b7 }! d# e: l& \( R
2)基本偏差;国家标排规定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最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为基水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的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钱的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如图2 所示。
9 v0 E/ U7 L& j/ _& ]" P8 o* f# u, H" l
国家标推已经将基本偏差标准化、系列化,规定了孔和轴各28个基本偏差,分别用拉丁字表示,按顺序排列,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3 A8 s$ W: {" ?

6 e6 Q. i5 O6 I/ R
" W+ E9 X( O% B0 y% g+ [4 j各个公差带仅有基本偏差一端为封闭,另一端的位置取决于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
6 B5 k5 C6 m$ m& t( d4 @2 Y. p7 ]% i: R9 Q4 r& y
在孔的基本偏差系列中,从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从J~ZC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J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 IT/2。
8 z0 Y, N, O& @) [
+ t' |: R  ~) O7 c在轴的基本偏差系列中,从a~h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从j~zc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ei, i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IT/2。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5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8 15: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如果要求不高用未注公差就行了;如有精度要求,就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经济的加工方式能达到的精度。设计要求不同,所选公差就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userkypdy + 2 交流,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30 14: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5-31 2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际孤帆 -10 与版规不符,请认真学习版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0-26 14: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精车6.3就可以的,8-9级公差
发表于 2011-2-13 1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不错长见识了,学习了不少东西。
发表于 2011-2-13 1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对应关系在那本手册里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