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13 16: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看了各位的模型,很有启发,说说自己的看法,根据楼主的计算需求,本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力学模型需要建立:
; s/ M5 e9 r7 S/ J' S u; k( f5 ]
1)计算轴向拉脱力的力学模型(首先得计算需要的拉脱力,才能继续建立断裂失效的力学模型);
4 G6 T& E1 Z" T1 `+ j+ n# O
' I, l5 \% C% E' x8 e2)校核3耳危险截面(楼主用蓝线标识的位置)的抗弯强度;5 s6 r6 ^3 J* k6 @" e6 w# t
- r$ O+ M6 @4 z- U- ^* s" g
另,如有需要,也可以校核在拉脱力的作用下,3耳危险截面的剪切强度;所以,* }' C6 L- l! u) W6 Y: s
6 I. E1 _- F! Q: C1 V: G0 b! a2 ?
3)校核3耳危险截面的剪切强度;; V$ a! x* d. g8 F' \+ Z7 f* t7 ]
3 v8 o# d' m! l% I注:2)、3)的校核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做一项,主要看在实际情况下哪个要素在构件的失效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 P/ M' ^) R; O6 N! F
8 l' {: V7 k9 F5 v1 ]7 I: f关于第2)个力学模型,我认为gaoyns的模型是正确的,第3)个只要计算出拉脱力,按照gaoyns的简化模型计算也很简单,简单说说计算拉脱力的模型建立:2 W/ Q* {6 i1 F. s. |& X1 C# G
, V% M3 J+ l, i( M9 A6 ]* @' ~ J) _. z1)首先,根据孔轴过盈配合的过盈量计算出配合面产生的接触压力P(接触压力P的计算模型参见附图,或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800566&extra=&page=1第4章);
4 s' |2 H: Y* Y! j1 l+ K. Z) s; s+ Q( h8 s9 L# w5 d
2)计算配合面的面积A(就是圆柱展开面积=配合长度×孔、或轴的周长);
$ T; u3 W& P+ u' ]5 t' h5 s; [, f, d" V% k1 H% j- d: g# `
3)根据接触压力P、接触面积A,计算出接触面的正压力F=P×A;
- u3 g5 Q) l( I' L* q9 W1 @$ f2 W, u/ z. t, a! `' U! r5 p7 e% B
4)根据正压力F、接触面的摩擦系数μ计算出摩擦力f=μ×F;
% M1 U) [) r. R! l- H: {7 q1 j& k! i7 M0 d
5)拉脱力F'>=f,完成。
' ?' n9 }( Q* L! U* A. T6 |$ N) z, J l
请大家讨论。& N( Q2 A3 r8 X1 f# ^
! K! u: Z% R6 j[ 本帖最后由 poxiangzi 于 2009-11-13 16:29 编辑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