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2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转贴,供参考。
- S# b2 a* V! q6 r---------------3 M- _ M! o5 I- u: l+ @" ]
警惕:新能源生产背后引发新环境污染2 W% h; X1 O% W. h- i" y
$ W0 `- ?/ t( H @9 [: l 来源: 中国新能源网& q4 R- B' v. Y8 l
' r0 W' H& T' R2 I% f
李成宣第一次看到附近工厂的卡车拉着垃圾开到他们村时,他不能相信所看到的情景:卡车在玉米地和小学操场中间停下来,一桶桶浮着泡沫的白色液体被倾倒在地上,卡车径直开走。更让这个庄稼汉不能相信的是,作为污染源的洛阳某高科技公司竟然是一家绿色能源公司,生产的多晶硅被用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的太阳能板上。几个月来,这种情景几乎每天发生。 , h6 ] X& E* f$ v
生产背后的环保隐忧
* T2 s- j* m+ ]9 X 2005年,当听说一家太阳能公司要在附近建厂时,李成宣他们村还庆祝了一番。这个贫穷村庄希望新邻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今,与那家公司厂院里亮闪闪的白色大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村庄仍是一片凄凉。大约9个月前,村民们发现他们的庄稼上落了一层白粉,并开始枯萎。
# g" U0 k% P. C$ a 李成宣他们村的遭遇,直指全球在努力抵消燃料不足时带来的环境平衡矛盾:毁掉森林种植生物燃料,但大面积森林消失会导致气候变化;建造大坝发电来代替火电厂,但这会使整个生态系统被淹没在水下。类似的事还发生在极力想进入太阳能市场的企业身上,环境保护危机四伏。 - a# y* ]4 [7 }! Q0 m
世界的多晶硅严重短缺,过去5年来其价格从每千克20美元上升到300美元。中国公司急于填补这个缺口。由于有大量风险投资,加上急于寻找干净的替代能源的政府所提供的优厚条件,20多家公司开始在中国兴建生产厂。这些新厂的总生产能力估计有8万到10万吨,几乎是目前全球产量的2倍多。 * {- \- t6 R5 l. U
而生产多晶硅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却是高毒物质。河北工业大学的专家说,用于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的土地将变成不毛之地,草和树都不会在这里生长。它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不仅有毒,还污染环境。
% q7 u+ o0 R9 |+ }2 Y/ w 除此而外,硅电池的前道工艺涉及扩散炉,带酸性和碱性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在2002年该行业刚兴起时,可能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不了解该工艺的危害性,没有在立项的时候要求企业拿出具体工艺,提供废气治理方案。而现在全国各地上硅片项目已呈春秋战国之势后,污染问题开始凸现出来。 0 v4 B5 z7 F+ [* a$ I
环评与治理双管齐下 0 K5 O- w. M8 j$ m0 P6 x# w) W
在解决替代能源、发展绿色能源的时候,其对环境的危害浮出水面。由于对环境有害,发达国家的多晶硅公司要求回收并循环使用这些化合物,但是需要资金和技术,投资成本巨大。
8 T: `9 x/ A. g: X6 l3 ^7 U- j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对多晶硅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几家大的太阳能电池片企业,如无锡尚德、保定天威、南京中电电气等,因为规模大、对当地贡献大,政府才勉强批准扩大生产规模。而其他小规模同类项目一般一律不批。同时,要求企业对酸性和碱性气体进行预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大气;对其废弃物也必须经处理无害化后才可排放。并且按照规定,企业新上马项目环评先行,企业必须在立项前向当地环保局提供生产工艺,做评估报告。
" p( A5 [! U9 p1 Z- m9 Y+ R 业内专家指出,无论是什么企业,只要生产就必须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决不能因为是国家鼓励的新能源企业就忽视对环境的投入,任何企业都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行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