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孔加工中负压排屑、断屑的分析
# ]5 H' w6 @ q( l2 q; @1 w6 ?一、引 言在机械加工中,孔加工属于封闭式加工,加工时刀具被工件包围,切削液难以达到切削区,加之切屑不易排除等原因,使孔的加工较为困难,尤其是加工深径比较大的孔时,加工难度更大。七十年代由日本冶金株式会社首先推出的DF系统深孔加工技术是一种很好的孔加工方法,并于八十年代引入我国。 随着多种设备的小型化,机械零件上的小直径深孔不断增多,并且加工精度也不断提高,从而使DF系统深孔加工技术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国内在九十年代对DF系统逐步引起重视,但对其多进行的是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尚不完善。此外,外排屑枪钻深孔加工系统还不能完全被别的加工方法所取代,同样可以采用负压原理来提高它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同时也可以把这种方法扩展到其它加工系统中。在孔加工系统中增加负压装置后,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排屑能力,同时断屑情况也有所好转。/ x* `, s9 H, ]: @& b& m9 u. p9 T
二、负压排、断屑原理分析- 液流横截面为圆形
图1为一带负压深孔加工系统(卧式状态)示意图,加工时一路油(或切削液P2,Q2)从前端输入,另一路油(或切削液P,Q)从后端输入,通过图示装置产生负压效应,从而实现抽吸切屑。 首先在加工系统后端部分,在不考虑流过缝隙的局部和沿程压力损失情况下,卧式条件下列出1-1、2-2截面的伯努利方程如下: Po [td=1,3]+ [td]V2o [td=1,3]= [td]Pa [td=1,3]+ [td]V2 | [td][td][td] | g [td]2g [td]g [td]2g | [td=1,1,10](1) | 7 E+ E& P; V. b2 l1 e9 ?& j
式中 [td=1,1,60]g—— [td]切削液的比重,g=r*g(r为切削液的比密) | g—— [td]重力加速度 | Vo,V—— [td]1-1,2-2处液体流速 | Po,Pa— [td]1-1,2-2处压力,除特殊说明外,均为绝对压力,因2-2截面直接接回油箱,故Pa为环境大气压力 | 由流量公式Q=VA及连续性方程A1V1=A2V2可得 式中 A0——1-1截面液流面积,A0=pdd A——2-2截面液流面积,A=pD2/4 将式(2),(3)代入式(1),注意到V0=V1cosf,并整理可得 P0=Pa [td]rQ2 [td=1,3][( [td]24 [td=1,3])-( [td]cosf [td=1,3])2] | [td][td] | 2p2 [td]D [td]dd | [td=1,1,10](4) | 当考虑液体流过缝隙时的沿程压力损失时,则流量可表示为 Q= [td]pdd3 [td=1,3](P-Pa) | | 12µx | [td=1,1,10](5) | 式中 µ——流体的粘度 x——缝隙长度 将式(5)代入式(4)得 P0=Pa+ [td]16d2d2-4cos2f [td=1,3]· [td]rd4(P-Pa)2 | [td] | D4 [td]288µ2x2 | [td=1,1,10](6) | 由式(6)可以看出,因P≥Pa,d≤D,所以P0很容易形成负压,即在刀杆内孔中很易产生负压。 设在加工系统中的前输油部分压力为P2,流量为Q2,则对切屑就很易形成前拉(吸)后推的作用,从而使切屑方便、快捷地排除。 前供油压力P2到达刀头即切削区时压力降为P2,则由流量式 Q2= [td]pd2(d1-d2)3 [td=1,3](P2-P1) | | 96µl | 得 P1=P2- [td]96µl [td=1,3]Q2 | | pd2(d1-d2)3 | [td=1,1,10](7) | 在钻削过程中,如果待加工孔径d12确定,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内排屑钻削方式加工,d2不会有太大差异,故为了使切屑能在此切削液压力作用下顺利地从刀杆内孔d3中排出,需要较大的P2才能完成。 又由管中流动式 P1=P0+ [td]128µl [td=1,3]Q | | pd43 | 得 P1=P0+ [td]128µl [td=1,3]Q | | pd43 | [td=1,1,10](8) | 如果仅从排屑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由(7)、(8)两式得知,有了负压抽吸装置后,在同样的排屑能力下,前输油部分要求压力可明显降低。同时由我们的《深孔加工的负压外排屑探讨》可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排屑效果也会比原来的情况要好。如果还维持原来的前输油供油压力,则排屑能力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同时由于在切削刃处,切屑的两面形成一定压差,如图2所示,假设忽略负压效应沿刀杆管的沿程损失(实际上相当于管内空气的沿程压力损失),那么切屑会在P1、P0作用下,很容易被拉断,此时的拉力F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