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309|回复: 25
收起左侧

[已答复] 轴类零件研死一般是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1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单位上有材料40Cr表面淬火的轴与配合的材料35钢的轴套出现卡死现象,拆解后发现两零件上都出现了1mm深左右的划痕,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表于 2009-8-13 1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尺寸怎么样?套上去的时候是不是加热了?
发表于 2009-8-13 12: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1.40Cr表面淬火的轴与材料35钢的轴套配合就有问题。
. K2 W: u* h7 H  G2.必须提供更多信息,40Cr表面淬火的轴与材料35钢的轴套的具体热处理要求、轴和套的公差配合性质,使用要求与状况。
$ S. p. n; B& g0 x* ?( x) @/ S3 N3.可以传上图纸。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3: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刚才没说清楚,是轴在轴套内低速直线运动,轴直径45mm,公差-0.025到-0.063,轴套公差0到+0.074
发表于 2009-8-13 13: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你的这个间隙是否太小了啊?
0 T  H0 ^; \( F. g4 g8 S6 V最小间隙才0.025?
' |4 `/ ]7 @+ j: Z1 u" X如果考虑轴的变形,轴的形状误差,和热胀冷缩,不卡死才怪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回复 4# xgwdh2009 的帖子

1.不知道你的负荷情况,大的话要改材料,提高热处理要求的。0 E7 b, f+ c$ i' x0 t$ Q7 u
2.复查一下,零件配合表面粗糙度如何,不好的话容易咬死。
- E7 {+ K9 r4 J$ f% M- u' C+ c; r3.润滑情况。
! b: k( z% P; j6 R1 ]& N4.间隙调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3: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同意6楼的观点,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润滑油清洁度怎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3 14: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13 14: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原帖由 xgwdh2009 于 2009-8-13 13:03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W+ p, q: o: N1 O% @刚才没说清楚,是轴在轴套内低速直线运动,轴直径45mm,公差-0.025到-0.063,轴套公差0到+0.074
3 \" f! _+ z  M+ o% Y
% i5 `% n" W. {  N' j
7 B% q* q. h) T, e4 J" P
轴和孔的配合,近似于H9/f8,对低速滑动的轴和套,配合的选择还算可以。2 X) _4 ^; w+ F5 t' f! r. u+ Y. L- R5 t
建议楼主一是检查轴和孔表面的粗糙度,二是装配时对轴和孔分类装配,不要用直径处于上限的轴去配处于下限的孔,三是条件许可的话可把35钢的轴套换成铜套甚至直线轴承。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5: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卡死的原因应该是拉伤产生积屑瘤,可以按我下面说的改造:. q  ~. s' M) v) H/ Y5 o
1.轴套内衬锡青铜套ZQSn6-6-3,壁厚5mm
0 f% W0 ?& c9 k+ [7 w! y2.增大间隙,铜套装入轴套后内孔加工至Φ45D8。
3 i) U3 M( m7 q. o2 v! X/ c两相对运动件的硬度要一软一硬,原设计材料硬度过于接近,尺寸配合选择不当,一般的配合这样选择没问题,当行程比较长,或者运动速度很快时,要考虑增大配合间隙。
& N9 ~" c( ~$ j" O- H
& q6 ~1 E+ H& W3 q[ 本帖最后由 笔芯 于 2009-8-13 15: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5: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如果可能,用铜套,在重载的情况下也常用钢套.
& `& A3 O  ~% t5 N* Y: y& h配合间隙直径50以下的,间隙5~10个丝
7 c$ ~1 l% R/ F  l注意稀油润滑一定要到位,村套里面要有油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5: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1  40Cr轴用35钢作轴套,轴承材料选择不当,若慢速轻负荷还可以,与转速快或负荷大就会划伤抱死。
* `) G% m1 C( h5 _$ c' g0 Y2  若配合间隙过小,更易研死。
. _7 _0 c& k' i0 t8 r3  若润滑不良,就会发热,轴会先胀大,先划伤,后研死。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上各位高人的见解已经十分充分了,我补充几句。9 K0 [8 Y& R$ U8 ]# e- B7 u& f
1、楼主这个结构估计是重载的;
/ ?. F% A! `* P* ~5 _2、需要强制供油,用极压润滑脂;/ }/ o( J* r6 R, ?- x- Z
3、最好能够用轴套,方便修配。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感谢各位指教!

对于楼上各位的指教,衷心的感谢!
- w0 w3 `/ h: K* Y# }    这个轴的表面粗糙度为1.6,轴套的表面粗糙度3.2,轴套内有8字油槽,采用的汽车用锂基润滑脂,载荷大概在2吨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这个是部分装配图,下面的是研死的轴照片
IMAGE_077.jpg
IMAGE_078.jpg
发表于 2009-8-13 1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看了图,觉得有点小问题,因为你采用的是螺纹连接,螺纹底孔和攻牙时产生的误差会导致轴在运动时有径向的分力,造成轴端与轴套挤压摩擦.如果按你这样的连接方式,轴越长,歪得越厉害.% H4 N) f0 E0 ^
应该采用端面接触的定位方式,保证与连接端同轴且垂直该定位面.
: x4 b4 h0 x; T! K3 b% l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没有必要整个轴表面都接触,可以采用两端加个轴套的方式,中间避空,可以减少接触面积和避免直线度误差造成的烧伤.: E$ g2 }6 j$ E* Q8 o0 x2 o
如对润滑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可以用聚酯的导向带或订购自润滑轴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虎强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3 2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35#钢做轴套不当
发表于 2009-8-13 2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吨载荷不算大,4 w- ?$ W1 s9 |2 Z! w4 ?
换锡青铜或铸铁做轴套吧,或者轴硬氮化一下。
发表于 2009-8-14 06: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建议换为铜套,石墨自润滑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鼓励新会员,积极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5 15: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 轴套改为铜套。, j% y, ~) g9 j0 E
2 配合为H7/f6
, R7 |; A% L4 W. F3 e$ m3 增加润滑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7 1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同意16楼的说法,轴套设计的不好,可加锡青铜套,石墨自润滑,或轴套内有8字油槽(轴套需加注油孔)。如果从成本考虑,自润滑钢套也可以。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虎强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21 1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套用铸铁或自润滑铜套
发表于 2009-8-21 16: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钢对钢容易出现咬死的现象,可采用表面氮化的方法来减少这类现象
- m  Q, O8 L' w4 N2 @  D/ a* c
* }: _9 U. w3 `& H不过建议你还是采用无油衬套好了,这种衬套是黄铜里面镶嵌了石墨和二硫化钼,自润滑,免维护,或者采用镀聚四氟乙烯的无油衬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虎强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25 05: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一般情况下不推荐用35#钢做轴套,为什么不用铜套?9 y# ?" t+ Q1 w: y! V
而且配合间隙太小了,建议增加强制润滑系。
发表于 2009-8-25 07: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换套,加硅脂润滑,间隙本身就很小,有粘的嫌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