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8天前
goto3d 说: 在线网校重磅上线MC2022&Inventor2022全新课程,虞为民老师、大表哥同事精彩讲解,快去围观!
2021-06-25
查看: 2680|回复: 13
收起左侧

[已解决] 铸件图与加工图的共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0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好!谁知道如何在PROE中实现铸件图与加工图的共存?如附件中的虚线处为成品轮廓(加工后的成品),实线为毛坯轮廓.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09-7-17 0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一般都是画两张,一张铸件图,一张加工图。你说的不知道如何画,在铸件图上画些虚线表示加工不知道行不行!
发表于 2009-7-17 0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4.png
发表于 2009-7-17 21: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stanley版主的方法最简单实用,补充一点就是把作的曲线要和视图相关联,这样得到的视图可以标注正确的尺寸。
2 g6 c+ l- @! A' w2 j不过多说一句、一个铸件只要你标注出了加工面,作木型的师父就可以正确的留出加工余量了,还有必要作出吗,/ \0 @3 A3 i$ E& M$ {
如果作木型图,也应该安装铸件的相关设计要求出图,作这样的简单表示,意义不大。
/ B- Z9 h& S8 e6 [. n
6 O: n9 h3 f, k2 \7 U& i+ G[ 本帖最后由 tieli 于 2009-7-17 21: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23: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不是意义不大,而是非常大!对评估加工费及铸造的选择方式及加工基准等都是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0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按stanley版主的方法,我得到曲线,结果在工程图中无法更改曲线的属性,请版主指正
发表于 2009-7-18 0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不是在工程图中更改属性,是在零件模式下!
发表于 2009-7-18 05: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原帖由 wz_111 于 2009-7-17 08:38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3 K0 [+ j2 }( H6 X5 q' z) Q
1373456

% b3 @! |7 x' a9 {请教一下版主你这个有颜色的线你是怎么画的,如何在加工的工程图上添加铸造的分型线和加工余量的线" s. e, F$ K* o. R# T! q1 z" N
6 V& A% n( O' s' C
[ 本帖最后由 xfzcgzs 于 2009-7-18 06:04 编辑 ]
发表于 2009-7-18 10: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我在三楼不是说了吗& M/ d' q- H1 `1 N& A

4 X" z% H, S3 O1 ^2 @* c还不明白?
发表于 2009-7-29 09: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受教了!:) :)
发表于 2009-7-29 1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很不错的一招,做毛坯的都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让铸件加工图成为一体的并且界线分明的。
发表于 2009-9-8 14: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什么意义?; V  V8 `+ s, v4 \4 F1 I: a( _
不同的工厂会依据自己的技术条件放余量,在一张图纸上表达两个尺寸关系只会让简单的事情更复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9-8 14: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营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