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2天前
查看: 5637|回复: 15
收起左侧

[求助] 影响6061变形铝合金延伸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1 2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影响6061变形铝合金延伸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发表于 2009-6-22 13: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合金的成分* k  \8 s/ f2 v
2\热处理的方式,时间,温度) F% k8 i2 S7 U
3\铸造时凝固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jhtiger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2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1、哪些合金元素直接影响延伸率?
7 ]- @) m1 V# Q1 O6 ^2、热处理应该如何控制?
* Y6 B. o( P' F3、凝固时间如何最佳?
发表于 2009-6-23 1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硅镁之间的比例是否合适' O. x. y; f2 R$ g# @7 A
热处理状态自然时效要比人工时效延伸率好
发表于 2009-6-23 1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6061主要合金成分为Mg和Si,其中Si对合金的延伸率影响较大,Si含量高,延伸率下降;% T4 U, m" E/ e* L6 ?
另外,变形状态(挤压或者轧制)对延伸率有很大影响,变形均匀而且经过退火则延伸率高,否则延伸率会降低;+ ~% ?6 m8 G8 S9 I
热处理状态对延伸率影响,固溶状态高于自然失效,自然失效高于人工时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ajhtiger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24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还应当考虑杂质的影响
发表于 2009-7-8 06: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成份控制的好坏是决定时效效果的内部因素。在6061合金中主要强化相是形成Mg2Si化合物,镁硅比为1.73 当Mg:Si>1.73时,除形成Mg2Si相外,过剩的镁明显降低Mg2Si相在固态铝中的溶解度;当Mg:Si<1.73时,形成Mg2Si相后,过剩的硅并不影响Mg2Si在固态铝中的溶解度。因此一般LD31合金的镁硅比控制在1.73以下,最好控制在1.3~I.4,
发表于 2009-7-8 0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随固溶保温时同的延长,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呈上升趋势,且在1h时达到最佳配合 继续延长保温时间,抗拉强度变化不大,而延伸率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固溶保温时间过长使工件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再结晶,引起晶粒粗大,从而使塑性降低。) Q# D6 v9 g) G  R3 I+ v; s6 x
5 ?& A5 g: }0 ~' A
[ 本帖最后由 tcjshb 于 2009-7-8 06: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jhtiger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9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尽量降低成分含量,退火状态的延伸率最高,但退火保温结束后的冷却速度应该得到控制,最好每小时50度以内。
发表于 2009-7-14 1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其实只要提高镁的含量,同事降低铁等杂志元素的含量,延伸率自然就提高了;
2 t* s8 l, Q6 ]4 f; y: k采用的热处理状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以上楼层都说了,我就不赘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7: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原帖由 tcjshb 于 2009-7-8 06:12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0 s# X: u4 f  |& p" N# {/ O5 j
成份控制的好坏是决定时效效果的内部因素。在6061合金中主要强化相是形成Mg2Si化合物,镁硅比为1.73 当Mg:Si>1.73时,除形成Mg2Si相外,过剩的镁明显降低Mg2Si相在固态铝中的溶解度;当Mg:Si
3 u! `: |0 ?' {9 y

: F4 a8 r) M# t7 m我们的客户要求Mg/Si比在1.5-1.7之间
- g  @3 }6 W0 J同时对硅、镁的成分都有严格的要求
9 E2 V  o9 D6 L4 _9 ]) [该如何处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08: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是否其他杂质元素对延伸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呢?
发表于 2009-12-29 16: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问下6061的延伸率为多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原帖由 duansc.love 于 2009-12-29 16:27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M" F* d6 J% J
问下6061的延伸率为多少啊

, R; n9 x; T. z" N7 j8 g- n! F3 s, @( G' H/ E: M. d# o# |
要求不低于29%
发表于 2009-12-29 17: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成分有一定影响。
发表于 2009-12-29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原帖由 tdragonfu 于 2009-12-29 16:57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n2 e- U8 a7 n* T# N  f  Y

' t2 O* g- m/ a* H* A8 [: |) Q  O0 n' x' p9 ?) k  y
要求不低于29%
8 x' v/ Z2 F: U% N# g( u# H8 s
! a2 Y: A% R1 L. Z
这个应该是有可能达到的.但应该是O状态,还有就是和做延伸率的标距也有关系,不知这个数值29是用什么标距做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