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goto3d 说: 版主微信号:caivin811031;还未入三维微信群的小伙伴,速度加
2022-07-04
全站
goto3d 说: 此次SW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如下,抱歉晚了,版主最近太忙:一等奖:塔山817;二等奖:a9041、飞鱼;三等奖:wx_dfA5IKla、xwj960414、bzlgl、hklecon;请以上各位和版主联系,领取奖金!!!
2022-03-11
查看: 4823|回复: 27
收起左侧

[分享] 我国数控机床技术离世界先进水平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产品的快速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其中,多轴、调整、复合型数控机床格外引人注目。         五轴 ( 及以上 ) 联动数控机床      五轴 ( 及以上 ) 联动数控机床是现代国防工业急需的战略性装备,也是制造现代模具的基础装备,一直被西方某些大国列为对我禁运的战略物资。 1999 年,江苏多棱机床公司率先推出我国第一台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接着,北京第一机床厂于 2000 年,桂林机床厂于 2001 年,济南第二机床厂、上海重型机床厂于 2002 年相继推出五轴联动龙门镗铣 / 加工中心。      同时,北京机电研究院、四川长征机床厂也推出五轴联动数控铣。天津第一机床厂、重庆机床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秦川机床厂先后推出多轴联动数控齿轮机床。昆明机床厂与清华大学合作、天津第一机床厂与天津大学合作、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大连机床厂与清华大学合作,先后推出五轴 ( 及以上 ) 联动虚拟机床。在五轴 ( 及以上 ) 联动数控机床的开发上,近年来我国形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上述产品开发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值得注意。     1 .万能自动镗铣头。      万能自动镗铣头在五轴数控机床中是第一关键部件,也是五轴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在有些国外厂商的产品售价中,万能自动镗铣头占有高达 30% 的比率,因而国际合作开发难度较大。      万能自动镗铣头可分为万能式镗铣头和摆动式镗铣头。在用于五轴联动时,要求双回转轴 (A/B 或 A/C) 都有联动功能。如用于多 ( 或五 ) 面加工,只能采用有级分度的万能式镗铣头,不需要联动 ( 即 3+2 轴加工方式 ) 。      世纪之交, 5 家五轴联动龙门镗铣 / 加工中心研制企业,先后开发出具有 80 年代国际水平的万能自动镗铣头。包括万能式自动镗铣头、摆角式自动镗铣头。其中的复杂、高精、高刚壳体,精密弧齿锥齿轮副,精密蜗轮副,精密细齿鼠牙盘,精密分度夹紧等关键零件设计制造技术,以及回转轴闭环技术等都有突破。桂林机床厂已有 10 台在用户中使用。      目前的问题是,精度、性能 ( 特别是高速、重载性能 ) 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国际万能自动镗铣头转角分度定位精度 / 重复定位精度为 10arc.sec/5arc.sec(VDI 标准 ) ,高速、重载性能优越,并且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如美国 cincinnaty 公司在 IMTS2000 上展出了虚拟轴万能自动镗铣头,结构更简单,更适于安置电主轴。意大利 FPT 公司万能自动镗铣头可细分为 360°×0.01° 。     2 .换头技术。      为满足现代模具、飞机结构件高速加工需要,上述 5 台五轴龙门铣 / 加工中心,全部配有高速电主轴。转速 10000~16000rpm 。      由于在模具加工中,五轴铣削只占 3%~5% ,高速主轴的使用率也只有 5% 左右,故五轴联动龙门式、落地式镗铣床 / 加工中心必须具有换头技术。而且,在拥有换头技术后,可成为五轴 -- 多 ( 或五 ) 面龙门式、落地式镗铣床 / 加工中心。机床的工艺范围大大扩大,使用率大大提高。国际先进企业都有自动换头技术。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引进德国、法国著名企业自动换头技术,具有先进水平。江苏多棱机床公司、上海重型机床厂自行开发了换头技术,但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换头技术除要求定位准确外,还要求快速、简洁。国际先进企业自动换头技术大都有一些独到之处。意大利 JOBS 公司还开发了插入式主轴更换系统,用换轴代替换头,更快速、简洁。 快速发展的高速机床      为适应市场对调整加工设备的需求,目前我国能够生产高速切削机床的企业已有约 20 家,大部分以引进技术为主,基本上是调整加工中心。主轴转速 10000~ 4 0000r/min ,快移速度 30~60m/min ,加速度 0.5~1G ,换刀时间在 1.5~2s 左右 (T-T) 。其中,已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产品。如:大连机床公司与德国阿亨 (Aachen) 大学共同研发的 DHSC500 高速加工中心,相当国际 90 年代后期水平。其主要特点如下:      采用国际流行的箱中箱结构。为增强 X 轴送进时的刚性 ( 这时移动惯量高达 1 吨 ) ,在运动箱上、下配置了双伺服电机同步驱动 ( 双反馈 ) ;电主轴采用德国 GMN 公司名牌产品,油加气润滑,转速 18000r/min ;回转工作台采用内装转台伺服电机 (B 轴 ) ;闭环控制,整机四轴联动;全闭环,采用绝对型光栅尺,即使在断电后也可识别所在位置;四托盘自动交换,可多工件、夹具工作;具有较高精度。定位精度 / 重复定位精度: ±5μm/±3μm(VDI 标准 ) ;快移速度 62m/min ;加速度 1G ,属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还有南京四开公司研制的直线电机驱动数控车床,在高速加工一种钎具行业的非圆截面异型螺纹时,最大加速度达到 4 ~5G ,最大进给速度超过了 100m/min 。凿岩机与钎杆的连接螺纹为异型螺纹,不能采用通常的成型车刀加工,一般采用液压仿形车床,用靠模及尖刀加工,精度差且效率低,靠模的制造也比较困难。这台数控直线电机车床加工时, X 轴用直线电机代替靠模快速往复运动, Z 轴及主轴联动 ( 也可以采用随动方式 ) 。综合运动空间关系由程序控制,螺纹轮廓完全数字化,是一种数字化螺纹加工方式,用尖刀像车外圆一样一刀完成,速度快,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复合化数控机床      上述五轴多面龙门加工中心,同时也是复合化数控机床的典型事例。此外,还有值得称道的代表。如: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五轴车铣中心。刀库容量 16 ,数控系统: Siemens8 4 0D ,可控 X 、 Y 、 Z 、 B 、 C 五个轴,具有车削中心加铣削中心的特点。      沈阳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开发的立式车削中心,配有刀库,能在一次装夹情况下,完成车削、铣削、钻孔、攻丝等工序。保证加工精度,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上海重型机床厂开发的双主轴倒顺式立式车削中心,第一主轴正置,第二主轴倒置。主轴具有 C 轴功能,采用 12 工位动力刀架,具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和全封闭等多道防护装置,可一次上料完成零件的正反面加工,包括车削、镗孔、钻孔、攻丝等多道工序。适用于大批量轮毂、盘类零件加工。      江苏金方圆公司开发的数控冲床 -- 激光复合机,是由数控液压转塔冲床和数控激光切割机床复合而成。一次装卡完成冲孔、激光切割工艺,且属高速型,最高冲孔频率 800/1000SPM 。      我国数控机床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首先是精度普遍不够。只有少数几种产品达到欧洲标准定位精度。精度差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基础技术差距的反映。如普遍未进行有限元分析,未做动刚度试验;大多未采用定位精度软件补偿技术、温度变形补偿技术、高速主轴系统的动平衡技术等。      其次,基础材料开发方面的差距,未普及高强度密烘铸铁,在欧美已有一批先进产品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我国则还是空白。      再次,高动、静刚度主机结构和整机性能开发的差距,高速机床主机结构设计方向是增强刚性和减轻移动部件重量,如国际普遍采用龙门式、框式、 O 型整体结构,箱中箱式结构, L 型床身,三轴移动移出机身,侧挂箱式卧式加工中心等。我们则大多未开发。      还有一重要差距就是应用技术差距。如国外已开始普及的远程服务技术,我们尚待开发;交钥匙工程 -- 从机床选择、工艺装备 ( 刀、夹、附、检具 ) 配置与提供到切削用量的确定,尚待开发;展出的高速机床,普遍不能做硬切削、干切削表演,高速切削机理及切削数据库的研究我国近乎空白;不能提供高速切削软件包,等等。      当然,关键配套件,特别是新兴配套件差距较大。如电主轴、高速滚珠丝杠副、直线电机、高速高精全数字式数控系统、高精度高频响的位置检测系统等。      任重道远,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还要不断提高产品开发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而努力吧。
) R1 |2 d0 ]4 `3 y" s9 n& W) u! y
[ 本帖最后由 wwqq 于 2006-10-17 19:17 编辑 ]
发表于 2005-10-26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的楼主!就是任重道远啊!
发表于 2005-10-27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真好,又懂了一点。[em02]
发表于 2006-1-9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好!支持!继续!
发表于 2006-1-9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真好,又懂了一点。
发表于 2006-2-28 15: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说不清的辛酸

看起来好像是奋勇直追,其实是连背影都没看到.都是技术引进,根本就没有自主开发,东西都是人家八十年代的,大连现在做的也不过是些普车,三轴的加工中心之类的,控制器都是日本的,有哪样算得上是核心技术呢?
发表于 2006-3-1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数控机床都是应用人家的技术,属组装或加点自己的东西。要完全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核心技术要赶上人家不是嘴上说的,任重而道远啊。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3-2 1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3 2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又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06-3-6 15: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 中国第一台五轴龙门机床 好象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的1号龙门哦   是新新那提公司的  并且是在80年代 就引进了
发表于 2006-3-9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的楼主!就是任重道远啊!
发表于 2006-3-9 2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又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06-3-11 1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还差好远呢.
9 b: T% b+ S; w# v0 X& V6 b. q3 J我们大家努力
发表于 2006-6-5 1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同志们,任重道远呐!!!!!!!!!!!
发表于 2006-7-7 2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同仁应加倍努力呀,一步一步地追赶吧!
发表于 2006-7-10 1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说不清的辛酸
; [+ @  l6 a. m) W9 l* m2 Q% d9 J' t9 x5 l- x
看起来好像是奋勇直追,其实是连背影都没看到.都是技术引进,根本就没有自主开发,东西都是人家八十年代的,大连现在做的也不过是些普车,三轴的加工中心之类的,控制器都是日本的,有哪样算得上是核心技术呢?
发表于 2006-7-10 15: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是有的,不过要看到光明就是有,我们已经能制造一般精度的大、中、小的数控机床包栝加工中心等(不过系统开发较慢)。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表于 2006-7-11 17: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单位也有机床精度检测业务,所见到的比较好的一般都是进口机床,国产的很少一次通过验收或根本达不到验收水平。, ~) A# s' k9 [/ L
有一句话:“机床为工业之母”7 G* Z2 |+ Q" k6 b
我国的工业落后是有着深远的背景的。
发表于 2008-11-4 0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08-11-4 1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后 支持国产   要努力 从身边小事做好
发表于 2008-11-4 2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机床任重道远,应加强质量意识,着眼未来;软件开发要自主创新,不要跟着国外跑,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奋起直追,要有敢于后来居上的勇气和信心!
发表于 2008-11-19 2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重道远的本质 在于缺乏创新精神,测绘只会跟着潮流的屁股后面走!!!!!!
发表于 2008-11-29 0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xinbian 的帖子

gdfgdfgfdg
发表于 2008-11-29 1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数控机床除了在性能上的差别外主要是在可靠性上。深究原因其一:在资金实力上研发费用上的差别外,另外是在制造理念上的差别。其二是在产品的档次上要做精品。首先要做好可靠性,做精品。其次在控制器上要有自主的研发力量。否则的话都是空谈。脑子不如别人谈什么先进性。
发表于 2008-11-29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说了,中国和国外的数控方面的差距~~~~~~~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13008828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