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8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加油量之谜
' Q7 J, P) r% \6 z# T/ s& Q 飞机的加油量能明白地显示飞机要飞往哪个地方的哪个机场。加油量不能少,少了就达不到目的地;但加油量也不能多,多了还会影响飞行速度、高度和飞行时间,更会带来落地爆炸的危险。4 Y4 ^) }- X9 |' p- [7 N* f& E
林彪一家是在1971年的9月12日下午6点把256号三叉戟飞机从北京调往山海关的。在北京,要求机械师李平加油,加油量原定16吨而实际的加油量是15吨。飞机于当日下午6点半左右到达山海关机场,查看油量,还剩了12.5吨。这时候,潘景寅又叫李平把油量加大到17吨。但是,油车上的加油设备和三叉戟飞机上的加油设备不配套,油加不进去。当时,李平向潘景寅说明了情况,并请示是否采用别的办法加油。潘景寅思考了一下,说:不用了,明天早晨再说吧! 这一系列的加油量说明了256号三叉戟飞机不是飞回北京的。因为,到山海关这样短的距离其来回根本用不了这样大的加油量;也不是飞往苏联的。飞往苏联的油量,至少需要20多吨;只有可能是飞广州。从山海关到广州比从北京到广州稍远一点,所以加油量从16吨提高到17吨,中间不用落地加油。5 h; I' p, @6 \8 b/ \& J) q' Q) C
第二天0点05分,潘景寅接到了一个电话,之后便开始了紧急行动。潘景寅指示给飞机加油,但是,仍然加不进去。正在这时,林彪的轿车开过来了。只见林彪被飞机上面的人拉着、被飞机下面的人推着,好不容易地上了飞机。之后,叶群急忙下令:马上起飞!还没等加油车完全离开,飞机就冲了出去。这时,256号三叉戟飞机上的存油量仍然是12.5吨,这就向我们摆列出了一系列的谜:( z* f/ C4 W! j7 j8 n3 g
一、林彪一伙逃跑,究竟原想逃往哪里?
?" N. n" l) a: S H) ?* P 二、潘景寅非常清楚:12.5吨的加油量,只是飞往苏联实际所需量的一半。但他还是向苏联飞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J8 e2 y1 \ F2 k, _$ h$ Y
! V' [6 A- @" X' \% S) n
绕大圈之谜
& a- m! N5 x* q% }3 c: H" x& A+ Q L _* z' S; E* b& R
飞机在空中飞行,航向是用“度”来标示的。按照顺时针方向,一周为360度。正北方向为0度(N),正东方向为90度(E),正南方向为180度 S ,正西方向为270度(W)。其他方向可参照这些正方向来确定。
- O/ B; l# ~7 L2 o" h& ^ 林彪叛逃所乘坐的256号三叉戟飞机,按照正常的飞行程序,它必须在上升到100米至150米之间转弯到航线的航向上去即目的地的方向上去(林彪外逃的航向,应该是325度),然后再继续爬高,到达预定的高度之后,再改为平直飞行。完成这个过程,三叉戟飞机只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然而,256号三叉戟飞机却用了20来分钟的时间:+ x" d% w4 B9 x
第一阶段:飞机起飞的方向与去广州的航向基本一致,为244度。飞机在这个航向上稳定了四分钟左右;第二阶段:航向270度至280度。飞机在这个航向上又稳定了4分钟左右,这个航向,是从山海关回到北京的航向。第三阶段:航向从290度越过叛逃航向325度而到达航向340度。第四阶段:飞机稳定在叛逃航向上即325度上。飞机在山海关机场起飞后,在空中画了一个硕大的问号。这就提出了一大堆问题:7 P! D2 [' t5 S0 y S
一、256号三叉戟飞机仅剩下12.5吨的油料,是飞到苏联实际所需油料的一半左右,那么,林彪叛逃去苏联,就得最大限度地节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21735,195220,200214&cid=0,0,0&sid=188098&advid=358&camid=20293&show=ignore&url=http://d4.sina.com.cn/xiaofei/2009/miqilin/3030.gif?0.7249452962265961料作直线飞行。然而,飞机却在空中绕起了大圈,浪费油料。这是为什么?/ W) ^6 T# t4 j# D7 Q& c/ Y
二、邓小平曾经结论说:256号三叉戟飞机的飞行员是“正常死亡”。那么,机组人员在空中是否与林彪一家保持了一致?
( X2 [* o5 X$ j! v 三、林彪一伙在山海关机场起飞后,是否曾经想去广州?是否有人曾经想回北京?如果是,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航向?
5 N, Z# D7 V0 t+ h" e! |0 o 四、飞机的航向曾经从290度越过叛逃的航向325度到达340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古怪航向?这是要干什么? ~% F! v6 f2 W- Q$ `/ q0 |; v1 }9 j
3 ?) h5 \4 h/ J& r; @ 自行降落之谜
3 \7 [! j5 N- B* g4 v2 f* | X1 E3 V% u0 _: f
有人怀疑,256号三叉戟飞机的坠毁是被导弹击中的结果,其根据是:飞机上有一个孔洞。但“9·13”事件发生后不几天,根据我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孙一先拍摄的256号三叉戟飞机降落爆炸的现场照片及他所掌握的现场情况,以及我所掌握的256号三叉戟飞机的情况及飞行专业知识,我否定了这种说法。* N" F( ]: w5 W( x' ~
我的根据是:
8 t0 A8 f. }6 v7 _, j; o 一、256号三叉戟飞机上的孔洞,直径约30厘米,且呈不规则形,这不是导弹的射径:
/ R9 O9 R8 S9 Q4 I% W1 l 二、孔洞在机翼下面,位于“中国民航”的“航”字旁。孔洞只在机翼下面有,而在机翼上面没有。如果是导弹击中,则上下两面都要有孔洞;
" L7 M1 g! W; H E& Z8 k 三、导弹打下来的飞机,不会再滑行。而256号飞机在地面上滑行了29米。既然飞机不是导弹打下来的,那么,只能是飞机自行降落的。可问题来了:根据我们的测算,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落地爆炸前,油箱里至少还有2500公斤的存油,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飞了?为什么要在中途的蒙古国降落呢?这又是一个系列之谜: s z+ X& }9 R2 J2 q& ~
) x4 a0 `1 u3 L5 Y3 h5 n9 y 一、难道是机组人员和林彪一家闹翻了,他们自行降落的么?如果是这样,那么,林彪一家在降落前把手表、鞋子都脱掉了(这是准备迫降的行为),又怎么解释呢?
. T2 K) D) N- I# W7 P8 H 二、难道是林彪一家要求飞机降落的么?飞机上还有存油,还能继续前飞,他们为什么不继续叛逃了呢?
- W( k" o2 O2 D8 y 三、带着这么多的存油就要在野地里自行降落,明知有危险,为什么还要进行呢?难道有人要同归于尽么?
" Z# b" o4 e5 z: @' f. R 四、飞机这种带油降落而爆炸的结局,是林彪的主意么?1 k. b) ?8 ^5 F9 b, Y$ b
许多有关“9·13”的谜还未解开。看来,林彪案件某些更深层面的东西,还有待于历史来揭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