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和航海图》的评价及其影响 现代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此外,马尔德(Mulder)最近还从领航员的角度研究了这些资料。在这些图上遇有海岛的地方,一般都绘有外线和内线,有时还为往程和返程分别画出了供选择的航线。""误差一般不超过5。,这对于1425年的舵工来说,可以认为是极好的了,"这就是从实际验证中对该图得出的科学评价。7 @0 s' `) z) v7 x: ]+ Y
3 k* b& h9 h. \
根据当时的制图技术水平,该图不可能按数学投影方法和经纬坐标以及一定的比例尽绘制,而是以航海的实用性为特点,突出导航、定位所需的基本要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图集除指导当时和以后的古代航海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亚非航线的开辟,起到重要作用。
7 X5 X% t9 d; K- @
, Y; ^; f% t: P6 ^6 ?% }. |- K7 J6 i郑和下西洋海船复原模型图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郑和下西洋海船复原模型图.jpg (22.2 KB)( G+ m1 p1 t- B! O7 Q
2009-4-14 12:53
( x; `/ b7 o. C, k# t) a) p2 x. m5 B- [8 T1 M/ d$ a0 q6 D3 ?" o. a
' `9 [2 Z7 G `' k1 T; U/ _+ D# h
/ O0 C8 O$ p/ G6 E+ A+ a. i x
郑和船队最大的海船 长44丈4尺,宽18丈,立九桅,挂十二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短宽型船体的设计,体现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行驶起来平稳安全。船队航行中兼用天文与水罗盘导航。
3 v: f' d3 h; d* C+ l 郑和下西洋的活动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为抵抗海浪摧击,要求提高宝船质量。永乐年间,龙江船厂特地从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等地抽调大批工匠,一时成为能工巧匠荟萃之地。遂有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巨大宝船出现。郑和船队船只众多,型号多样,这是由于各地造船工艺不同所致。
- ^+ P% W$ X- W; e* J
至于郑和下西洋所用大宝船船型,席龙飞在他的《中国造船史》中说,根据福建历来是造船中心;《明成祖实录》中又有“将遣使西洋,命福建造海船五艘”句;更因大宝船长宽比小;以及远涉重洋去非洲,所以他认为非尖底、深吃水、长宽比小的“福船莫属”。但由于大型沙船上已有防横漂等属具设置,在郑和船队中也有使用沙船型船的可能。
2 d, p+ P9 D, [) J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宝船复原模型图.jpg (5.5 KB)
+ b' y1 Y' D+ L' J. ^- p$ }% T- u2009-4-14 12:53
* i: q1 M- ^( O% a% u9 \: C- x4 u! t p
, D! `$ N% \6 Z6 i/ M0 u1 ]
宝船复原模型图 n/ \' B- r9 t8 c' s% {) {
船名:宝船1 H! k% w% R' l v
长宽尺度(公尺):125.6x50.94
' W( i6 p" j( d$ B6 N: x1 }* i 功用:郑和乘坐的指挥船,是属于安全远洋航行的福船。载重量达七千吨,有大号及中号之分。独特的设计如两头出梢、纵向通体的底龙骨、多层板船底等的特色,至今在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一带仍保留。 " e- B4 j1 P, q; p4 [6 j# Q* Y
( g$ Y- x- B" l9 ]4 N
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马船复原模型图.jpg (4.27 KB)
- I' ^" t1 z# U: _2009-4-14 12:53
( B" i% n v' t# q: _( U/ [8 x+ m
( B/ }* j* ^( @& |8 J
马船复原模型图
/ X. ?1 n. s# V$ ] 船名:马船
1 R* m# g' m d 长宽尺度(公尺):104.7x42.43 {& m/ t$ `+ C F' o3 W$ |$ n4 a
功用:又名「快船」,是明初的大型快速水战和运输船。在船队中可载马和运货,也可作引航、交通艇和救生艇的功用。
; ?6 B/ Z% S _, h: l) Q: p" r8 n& b# X! H9 L
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粮船复原模型图.jpg (6.04 KB)! J. R" y" \( W- @2 ?6 ~8 b
2009-4-14 12:53
9 a& ~, r+ X1 ]2 i! h1 E/ R9 H9 \4 I- g$ T5 U
8 L! g: {; i9 Q
粮船复原模型图
) Q) X) ^& V' q2 I1 x+ p 船名:粮船5 J- U8 T' ?6 P2 i/ \* b/ w0 a2 t
长宽尺度(公尺):79.2x34
1 S1 V3 ]# b3 g2 A% j
* n7 D3 { I, p4 i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水船复原模型图.jpg (4.39 KB)
: v6 q4 B9 v% ^; W! Y* L2009-4-14 12:533 J: w" k* j g+ k5 f+ N
" Z9 v- h& T+ J! ^: p, ]
1 d) ^9 D/ Z# x: Z" H' z* Y' v水船复原模型图3 O4 N+ p8 Y" u( ^+ e0 V6 m* H
船名:水船
6 C; r# \; ~6 ?; u) f 长宽尺度(公尺):42.0x166 d5 F2 D3 d' s$ |9 [) d
功用:郑和远航期间有时一个多月不靠岸,吃喝显然是重要问题。粮船载的是2万余人的用粮,一个人消耗2.5公斤,每天就得与消耗食物70吨;至于海上航行需要的淡水量,一样惊人,水船负起到河里取淡水的责任。这些船也同样要负担如作战、拖曳的兼职功能。 3 A4 D( Q' q+ k# N2 T! g
" v" d- f* ? w# v8 v: i
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坐船复原模型图.jpg (5.28 KB)
) c' a' z8 d7 D3 l8 ?& N& B2009-4-14 12:53
* S; K) c) G+ p/ D5 d/ C& S7 N, W4 I' h( T! I
. c$ h$ s; V. [" {, e坐船复原模型图
4 o; S- s) G. _) c% J : s+ F' o0 U+ A; R0 @) l
船名:坐船* _: ] v5 e# [' ?* K6 n @, i B
长宽尺度(公尺):67.9x26.6
1 O8 _" P, V" U" C) D* G/ w3 u
( n* r6 _( R7 O, r( G8 H* H) _ 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战船复原模型图.jpg (4.03 KB), J* |( c# H$ u
2009-4-14 13:01
0 C p: I$ |2 ^5 [ ^5 g7 j' h7 p' n& w$ A$ x9 J% l; l8 v
" v' Y9 E% m* b5 e* g" ] V8 v战船复原模型图' K9 J( @9 Y/ c6 X, }8 }
船名:战船# w! V3 ~9 B/ h6 D- Z" y
长宽尺度(公尺):50.9x19.2. [; t# N# A8 y) x3 l- P" O
功用:这两种都是以载人为主的载客载货战船,但又有区别,战船是为船队护航,坐船载的是军兵,当然也具有作战能力。 g3 I& B) X: m* S
" Y: k. u1 h) l% D: D& s
http://fuxing.bbs.cctv.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橹船复原模型图.jpg (3.08 KB)7 _* ]& Y F( S9 V, I+ B
2009-4-14 13:01
5 b a5 y) j& ?; b# `" n, i& q- D( T. Q6 Q; ], r" Z y
+ z% K$ n) J- ^4 z
橹船复原模型图3 u9 b$ a" m% W% k
船名:橹船
1 m$ m7 c0 C" f9 R 长宽尺度(公尺):34─42x13─16
C9 r9 o( \8 r; \4 g 功用:此为中国明代比较盛行于江河和海洋航行的船舶,首尾尖狭和腹部宽阔,有利于披浪过滩。这种属于海船型的中小二八橹和六橹船,每船可载百余人。
; L$ L7 J; w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