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755|回复: 2
收起左侧

[求助] 吊车上拱度的测量问量?很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4 1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想要测量吊车的上拱度,方法有2个.
, q" g0 X7 J" D8 a' Y& z7 Y: p* k; T' c8 j* d
   1,测量小车的导轨,测量三点,用水准仪
& S8 ~( h* A$ j4 _( Z# t. [6 A 2,在地面上,在吊钩上挂一钢尺,用水准仪测量钢尺的数值,
$ r5 T8 A: H% B# x$ X4 n; d; \; ?* T+ ?
  但是在方法2中,由于有小车的重量,会使上拱度与方法1所测量的方法差距很大,请问:在起重标准中,是如何规定上拱度的测的,应不应该加上小车的重量.
发表于 2009-4-14 20: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箱型梁起重机检测主梁上翼缘板,桁架起重机检测轨道,工字钢轨道检测下翼缘中心。检测条件:空载,断电。桥式起重机应将小车开至轨道端部,门式起重机将小车开至支腿上方。具体方法如下:
8 u1 S  x5 Q& M; ?    1.钢丝法:用0.49~0.52mm的钢丝拉在主梁上,一端固定,一端拉有150N的弹簧秤,将等高块H放在端梁中部钢丝与端梁之间,测量跨中S/10范围内筋板处钢丝与主梁间的距离h,主梁上拱度为F=H-h-Δ。Δ为钢丝自重影响修正值(见附表1)。$ o7 Z/ K- M" n
    2.水准仪法:将水准仪放在适当位置,调平,分别测量主梁跨中S/10筋板处、端梁中心(支腿)、悬臂端的标高进行计算。1 I, u& G; J8 O, d
附表1
$ P( D# D5 g% Z钢丝自重影响修正值' J+ U# r9 Y! x
起重机跨度9 P6 T" E# e9 `& d
m        10.5# t# r* B8 h0 C4 [
10        13.5
* m6 W3 e1 p5 o8 Y% C; j# E13        16.5
! g/ I9 |: h; a( `* ?0 L! y' }169 ^: Y' O  B# R! _
15.5        19.5
. j6 `, d" G- G# t9 |- y19
& ?$ Z' d7 p- k  o1 @, ^18.5        22.5
# c6 B( Y' y! \4 ^. ]227 D2 k8 y, \' e" s
21.5        25.5/ D' S  Z; K; C/ |1 N
25& x) O1 o5 Z- N" F8 i
24.5        28.5
* \" w2 Y+ Y# ^' C28
/ y9 ?6 ]; S6 G8 s3 m9 |, l9 Q27.5        31.55 R  B" u4 {- J0 [
31
4 v3 O% H: k# ]7 m* m30.5        34.5
+ a2 T$ E* T: i# A; z. E- W. y4 b. X6 Q340 S) H; P4 `# a8 s* b3 {
33.5
0 L+ D( P, `9 n钢丝下垂修正值% g+ c/ u6 `  p
mm        1.5        2.5        3.5        4.5        6        8        10        12        14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et998866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15 14: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吊车上拱度 f 的测量方法,过去拉钢丝法:在两端梁处安装支架,通过滑轮用重锤将钢丝拉紧,测量结果再用各测点处的钢丝挠度值修正。这种测法读数和积累误差较大,现在这种方法一般不再使用。. t& S- z4 l- ]( l  n( Q! A9 ?& t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对各点用水准仪测量,水准仪架在大车轨道梁上,塔尺的适当位置固定钢尺,测中点和两端点(端梁中点)的标高,直接可算出上拱度 f。正常情况下 f ≮L/1000。9 L) z1 F! ?- r
测量上拱度时,空载小车置于一端。在测量额定负载时的下挠度时,小车开至梁中,加上额定负载,测上述三点标高,算出下挠度值f1,f1≯L/700。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et998866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