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401|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 冲压模具的检修要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6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制造业在步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努力降低传统制造业消耗和污染的同时,实现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附加值、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因而执行以资源利用率最高、环境副作用最小的绿色制造技术,是21世纪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就要求制造行业要大力开展我国“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倡导的近净成形新工艺及设备方面的研究。
7 D! V8 B) f! @# u0 z( t
8 d& R) C! ]6 U% }4 x金属板材成形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家电等工业领域,特别是汽车工业。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之一。汽车工业的发展牵引着锻压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而锻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汽车工业的生产特点而进行,从而促使板材成形设备的数控化迅速普及,相应新产品不断推出。而冲压工艺是汽车零部件最主要的生产工艺方法,汽车零部件的冲压工艺和模具的CAD、CAE、CAPP、CAM日益普及。例如,由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等单位承担,自主开发研制成功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第一套板材柔性制造系统已投产。# g: Q/ r# ]1 t
; R; ?' a- Z7 }( ^: m1 H2 i

3 l& q; B1 f8 B# f5 I2 O% T  I# B3 q$ K2 b9 \+ P
目前,依据FEM等先进技术所开发的近净冲压成形新工艺——板材数控渐进成形、内高压成形、多点模成形、机械-液压拉深、电磁成形、激光冲压成形、电液高能率成形等,由于工艺过程的复杂性,通用的冲压设备已无法满足这些先进的冲压工艺的要求,因此冲压工艺与设备的一体化、数字化成形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比较典型的先进冲压工艺与设备一体化、数字化成形技术包括:高效全自动冲压工艺及数控回转头冲床,可实现对板材的高效全自动柔性冷冲压成形或冲孔加工;数控激光切割工艺及设备;金属板材数控渐进工艺及成形机,该技术不需要专用模具便可加工任意形状复杂的工件,省去了设计产品过程中模具设计、制造、试验修改等复杂过程,极大地降低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对于飞机等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家用电器等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汽车新型样车试制等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多点模成形工艺及设备;可控冲压工艺及交流伺服压力机,该机可以实现对冲压成形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特别是高质量地成形汽车上的高强度钢板。目前,日本厂商在交流伺服压力机的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会田、小松、网野等日本厂商不但已经制造出了市场化的产品,而且更深入的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以及应用于汽车排气管系统等零部件生产之中的内高压及充液成形工艺及设备。$ d- s8 b$ s# ?) w5 ~
6 i; I$ b) A+ h1 }0 b
. a1 k3 w2 Q* ]+ `2 f
模具检修的目的在迅速找出问题点并加以解决,使模具回复原状,能继续生产合於标准之制品。2 A& l) U5 o8 J4 A4 p; q( w
; ~& Q0 q+ f" J' j1 p& M9 T( z
同一模具制造出之制品具有相同之尺寸和形状,即每一工程加工後就完成一部份或全部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当制品有变异时,即可依据变异部位而找到该加工工程站,并加以修护使回复原状,若是判定结果为设计错误,即要改变设计。模具检修即是依据这个原则的。% D7 F- x, E% O" X! ^
) A6 I( _* p; [7 A
下述各点可以作为检修的参考:
* w! Y% g! H) i
4 [1 i6 _, \( Y[一]量测最後所冲打出之成品,核对检查标准以判定变异处,在核对LAYOUT量测该工程尺寸有否与模具图相同,尺寸变异与否,必要时须量测前後相关工程以切确判定变异之处和原因,再施以对策解决。4 A( z* U( I9 `. M% F

5 S7 z* g" k/ m4 U2 z[二]当本身无法判定或无法提出对策时,应请教他人之意见,切勿独断自行之。4 n) o: w  G# o: `6 R# }

$ h  R6 b* `6 }8 [& s[叁]毛头过大$ R8 N" l, Z* v. J

( b: b  b; v1 T- L/ c(1)刀口磨耗:重新研磨( n4 h. `: b0 f# f0 c8 z
(2)间隙过大: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亮度较低,减小间隙。
0 C$ a1 j. f6 h% D+ l/ B(3)间隙太小:二次剪切面加大间隙。
, z+ H$ O: c0 V, g, U(4)对合切痕:改变接合à度或作段差或减小间隙。
- Y" X$ J  _5 v1 j( }' b/ R(5)过於尖à:制品à度小於75度改变工程或间隙。" D' b5 D. y. w3 \
(6)材料过硬: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
6 X/ q: z$ `% W( A. q* Y1 W(7)模具崩à:重新研磨。8 X! D3 a8 i: ]
(8)模贝不正:局部产生毛头或括伤。重新校正或修改模具。" U! c! G, l7 K' t3 T+ U% m0 n

- {6 D6 f+ r7 b: F8 ^$ g. @[四]咬模
8 }, X( Q) t; }! Z
6 M3 l* T2 p& l  t5 r  ^(1)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
) @. ]3 z& m. r6 q" u# J& \(2)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à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
" J/ X& ]/ r+ @+ V' d& c% a, z(3)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ì,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 k$ Y- b2 |, R
(4)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ì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à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H2 |( |4 S' ~; O  t
(5)冲模干涉:冲或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ì,架模不正。5 C- ^! X/ @( [% B, i$ d
(6)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ì,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 I+ i0 R: P6 t8 X( o, C
0 i8 A& x# K6 k% J% e) y* ?1 g
[五]尺寸变异
' \6 @9 o+ d2 ^0 w
- N6 G3 q& H' r; j3 g% X5 T6 y(1)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 [6 m+ M% L8 ?' J5 ]: G
(2)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ì,无法矫正引导。定位块磨损,送距过长。. `- Z' R  v1 \/ o6 O
(3)冲模太短:弯à度变大,倒à不ì,成形不完全。. R2 ^5 ~, n4 s, v# E
(4)逃孔不ì:受挤压或括伤或变形。清理逃孔或加大逃孔和深度。
; |) b9 y' }% H  P+ f(5)顶出不ì:送料不顺、料条弯曲、脱料不佳、上模拉料、加长顶出。
4 f& o3 w: T. R. s& x- I(6)顶出不当: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销磨短配合。  I, }, l$ E0 t4 G" p
(7)导料不佳:导料板长度不ì或导料间隙太大,或模和放料机偏斜或模与送料机距太长。& p7 k4 \' s) j4 f; Q2 g. F0 W
(8)下料变形: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或碟形应变可用压力垫或剪斜à克服。
. f! |9 E3 S7 k' J1 z# X0 S+ C(9)弯曲变形:上弯弯处挤料;近接孔受拉力变形,受力不均弯à倾斜冲头不够长。9 S! z( u7 A/ G" K9 _4 y2 Z8 t
(10)冲剪变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对称。& n) ]. v* Z1 Z! u4 S
(11)撞击变形:制品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变形。
% g) j0 K( P0 K9 W0 V(12)浮屑挤压: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或异物等挤压变异。8 G  p, g( Y0 J2 p$ @
(13)材料不当:料宽或板厚,材质或材料硬度不适当,也会产生不良。
$ v; i# [  S. `3 N$ C4 ?(14)设计不佳:工程安排不好,间隙设定不良,除非变更设计,否则难以克服。) B4 t- O& F8 ]4 l
; n3 L- \3 I  `% K2 g2 ]
[六]模具损坏0 T8 K# e0 ~5 h$ G! d* G) s# G
- _$ p' ?1 @! f8 M& r  F6 m
(1)热处埋:淬火温度过高或不ì,回火次数温度时间不适当,淬火方式时间没把握住;在使用一段时间後问题才出现。# K2 w  |9 A( ~5 q
(2)冲压叠料:料片重叠仍继续冲压,通常为剥料板破裂。
7 f  O4 l" b( \. {(3)废料阻塞:落料孔未钻或尺寸不符或落在床台未及时清理,以冲头和下模板损坏较多。
$ w5 n  m" E0 r+ c, h! R# m1 A(4)冲头掉落:末充份固定或悬吊,或螺丝太细强度不ì,或冲头折断。
4 l$ M- J  A7 ?* Y- S7 E! A(5)逃孔不ì:冲头压板逃孔尺寸或深度不够,冲头和剥料板逃部不ì通常为剥料板损坏。
8 w4 \8 Z, e$ Y0 [! R$ o1 c! c. m- y7 [(6)异物进入:制品吹出弹回,模零件崩损掉落,螺丝突出模面或其他物品进入模内,都可能损坏下模、剥料板或冲头,导柱。
# Z9 C6 @4 b5 r, d; }+ y+ B% J(7)组立错误:错装零件位置、方向而损坏。1 A/ G/ j4 b) @
(8)弹簧因素:弹簧力不ì或断裂或等高套不等高使剥料板倾斜,或弹簧配制不常,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9 S+ }$ {/ a; k% k! f- h- T$ X1 Y
(9)冲压不当: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失油,料条误送或冲半料,周边设备如送、放、收料机损坏,空气管未装或未开,冲床异常等,所造成的损坏。1 d; @0 A7 B" z1 X$ l2 z
(10)维修不当:该换而未换或螺丝未锁紧或未按原状复原而造成上述各点发生。
发表于 2009-4-6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不错的资料啊 谢谢整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