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59|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企业在中压市场的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年前,当电子工业部甚至其前身第四机械工业部存在的时候,在它旗下曾有四家名噪一时的真空灭弧室制造厂。如今,除锦州华光被东芝收购以外,其他的三家,包括陕西宝光、中国振华宇光以及成都旭光都已成为上市公司。
  按逻辑,对于它们这样技术积累相对雄厚的企业,市场化路线应该让企业的发展一马平川。然而,事与愿违。
  生存状况堪忧
  作为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真空灭弧室的专业制造企业,上述三家的业务范围基本上集中在中压(3.6-40.5千伏)板块。如果把目前国内的中压开关市场分为高、中、低三部分的话,它们也只能属于中端市常
  曾经的国营大企业,为什么只能屈中端市场?
  面对这种状况,记者起初也很不理解。然而,在采访一位从事中压行业研究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时,他的一席话解开了谜团:多年来,中压开关行业高端市场
一直由西门子、伊顿这样的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根本无法进入。另外,低端市场基本是一些作坊式企业,管理成本要比宝光等企业低很多。
  从市场层面来说,在高端市场国外品牌以其品牌的优势,通过兼并、控股国内优秀企业抢占了一部分市场,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低端市场,由于采用简化
设计、使用廉价材料以及低成本管理,致使其以低廉的价格占有相当的市场;对于处于中端市场的企业来说,品牌优势并不明显,低廉价格又做不到,被两头夹击所
处的困境就可想而知了。宇光公司总经理申刚道出了国有企业生存状况的苦衷。
  看来,比上比下,国有企业都不占据优势。
  外资、合资公司控制着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并通过合资公司向中端市场渗透;上千家国内品牌争抢利润微薄的中低端市常其中,在中低端市嘲低价招标政策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似乎是一个与利益有关的人为政策。陕西宝光市场部认为,这种政策,使得一些企业采用偷工减料、甚至牺牲产品质量的办法抢合同,一度迫使
一些优秀品牌为防止资产闲置而接受亏损的合同。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有实力(如产值5亿以上、利润1000万元以上)的中压开关民族企业屈指可数。
  质量与价差
  国产中压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相差很大,这己是不争的事实。数据真的很让人痛心,国外著名品牌的真空灭弧室价格差不多是国产优秀品牌的23倍,开关柜要高出50%以上,而且还供不应求。
  对于此种现象,陕西宝光市场部表示,真空技术在72.5千伏以上高电压、80千安以上大电流等技术上,与外资品牌有一定差距;但在中压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优秀的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在技术水平方面几乎无差异,顾客选择外资品牌完全是心理偏好。
  不过,综合差异还是有的。国际品牌与国产品牌的综合差异,体现在其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对客户的安全心理影响等方面。而国产品牌企业因为规模单一,难以独家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一旦上千家企业协作成为系统工程后,差异暴露无疑。
  其实权威威资料以及业内人士的分析,国产中压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
  然而,即使这样,它们还是困难重重。旭光开关管事业部总经理崔伟告诉记者,国内优秀品牌的价格比国外低很多,但国外产品却大兴其道。作为竞争企业,客
观来说,这其中不排除国内外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以及品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功能性的差距。但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一些垄断行业对国有
品牌的传统质疑的眼光,片面强调所谓的质量,公开选择国外或合资品牌或为国外品牌量身做标艳,排斥国内品牌;另外,国内部分小企业不进行相关型式试验认
证,没合法的技术来源,这类企业即使进行型式试验,也购买国内知名制造商的产品进行,它们为降低成本、谋求利润使用不达标材料,大量向市场供应得不到保证
的产品,既拉低销售价格、造成无序竞争,又破坏国内产品形象。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有品牌受大冲击。
  出路
  国有真空灭弧室制造企业如何走出泥沼?
  企业层面。其实作为企业自身,在采访中他们也提了且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打造品牌是首要任务。从质量、科技创新、精益生产、服务、客户关系、国际贸
易、工业化再造等多方面打造一流品牌。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坚持把企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市场,从而真正支撑起民族产业的大旗。另外,宝光等企业均表
示,上千家企业无序的价格竞争环境中大都为了生存而战,缺乏创新的能力。如果能够引导中压制造企业存进行整合,在机制上创新,则市场竞争以及制造水平都将
不会像现在这样混杂。
  政策层面。虽然国家已有一些支持国产化的政策,但是,细化到真空灭弧室制造这样太细微的行业,其受益程度微乎其微。所以,中压开关制造企业如果仅仅想
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显然不够。尽管如此,宝光等企业还是普遍认为国家应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并在技改、研发、信贷、保
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予以重点支持,鼓励中压设备制造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开发。
  至此,在扭转传统观点但仍需一段时间的前提下,如果非要给国有中压企业定义一个崛起的突破口,相信核心技术、核心基础产业和骨干企业三个环节当仁不让。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