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9-29 15: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三、《周易》的哲学思想和特点:《周易》的根本思想就是“阴阳”,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归属都可纳入阴阳两大类,如天地、男女、父母、前后、正反、落后与先进、激进与退缩、长短与高矮、“阴阳”有道是德厚载物、有客乃大。
% o i, ]8 M- ?5 X6 M1、《周易》的四大理论支柱
+ K; K) h8 L, o1 T$ n2 A* ]1)、阴阳交变:阴阳互相对应,互相转化,具有同一性和突变性。 # L3 {2 l6 R8 P0 \; p# Q
2)、五行生克: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互相作用,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
+ m$ F( e( R: U5 V- w/ m% U! J3)、天人合一:人事是天人循环的一种表现形式,人必须按照空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0 B, P& U- P$ x# R4 D* s4)、数象理占:(1)、知象必须明理,理象结合,不能一味停留在卦象上,而要循象索理,以理释象,不能单纯用卦象来断卦,而是结合卦爻词及当时的实际情况来断卦。(2)、万象不离其理,万象归于一理。
/ Y4 g4 J1 j! S& c2 t2、阴阳的思想主要是
" Z( c4 H% u$ A( d0 s! Q1)、阴阳对立:(1)、物质有阴阳之分
% M8 N% G$ W( D! l1 @, J(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y. Y$ s! ~$ s4 z(3)、阴阳有同一性能 7 I5 X7 o k( g$ }5 U
2)、阴阳交感:正是有了阴阳,才能构成天地万物,物质才能不偏不倚,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1 K$ ~2 S" C- {1 c; W
3)、阴阳转化:(1)、阴阳消长
/ m, C( ?/ v- {; Z" {5 A7 G(2)、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物极必反 - @9 \4 z% j7 u
0 r6 m. r$ X* ]0 b/ O, ^
& W( c/ N+ a O) s: c9 S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
" M) i! ?9 V) I! u- H9 u4 [& ?. e: a, z7 r$ d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 k$ H" K) {8 [( H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z- e. Q0 `5 K7 n" L
阳干:甲、丙、戊、庚、壬 2 s0 x* [9 x. S8 c( k6 p8 h
阴干:乙、丁、己、辛、癸
4 X+ H+ G$ @$ c4 s" [9 B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 O( e9 q+ z$ P+ y' W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8 E1 @# {& M A# j& S9 o+ {3 J% {2 k
五行归类简表
7 s9 w; [4 i3 ] T& i& l$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0 R$ {& h% r1 B; [4 Z' `' x方位 东 南 中 西 北 7 v9 P; T: A8 X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9 Q- J3 V% w3 f4 [! D* A1 R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壬癸
! v( n: ^% ^. Y$ G& I: A四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 o+ [7 Q, N4 {) P& ?3 H$ W6 r五形 矩形 尖形 方形 圆形 波形
& j0 o) W( X) E5 w" f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 \7 j* n5 P3 V, P! c6 W3 n" _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5 I% r. Z- l. q- i6 Q1 {: h; b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 j+ E- }# F; l' P" o
五智 仁 礼 信 义 智
8 z7 K# M' ?8 ?& P) i% A- T1 z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1 c( P7 V3 l: k' G) w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 m8 r1 ^# p6 }8 J( M2 C1 L五官 目 舌 唇 鼻 耳
& F/ ~" a3 t' I; `* A* R五体 耳 脉 肉 皮毛 骨 6 [7 N7 I n; L$ Q0 R9 ^# `
五魄 魂 神 意 魄 精 + W1 m6 h4 y6 Q7 r# x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 `2 L D3 `$ u& ~2 `4 x$ H9 @2 D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q8 A% T' H3 ^2 I6 Q) b, o+ i五温 温 热 自然 凉 寒 * D+ V6 Q, d0 |
六神 青龙 朱雀 勾陈腾蛇 白虎 玄武 " ~3 _" d3 H) R* A9 e
天干化合与地支化合十天干化合
3 m% T9 v" [% }, W甲己合化土——中正之合
/ k/ n2 Q9 B& @3 d2 r乙庚合化金——仁义之合
/ o5 q/ B, @$ F0 Q! ?! B丙辛合化水——威制之合
0 A+ o! [6 L7 [1 O丁壬合化木——淫匿之合 " o/ X+ R; C, F, h( }/ S" Z
戊癸合化火——无情之合
1 _+ F- l4 c6 t$ G6 J! N地支六合
4 I. ~/ Z$ o4 ^$ B5 S子丑 合化 土 寅亥 合化 木 卯戌 合化 火 辰酉 合化 金 巳申 合化 水 午未 合化 土 ! r# g9 J' r: I( W. U
地支三合局 9 h5 j* j% N) m( d
申子辰 合化 水局 亥卯未 合化 木局 $ F; O9 T. U4 G$ e7 y: e
寅午戌 合化 火局 巳酉丑 合化 金局
3 ?0 P1 f4 @4 T4 b9 f( g辰戌丑未 合 土局 7 H7 F! w. ^( d8 f. [& T
地支三会局 ! f- ^ X' A" C4 k( A; V
寅卯辰 会 东方木 巳午未 会 南方火 申酉戌 会 西方金 亥子丑 会 北方水 4 `0 m: p9 {0 ]& Q7 E
水局自申生之,至子而旺,至辰入库而成局
, v4 m* n, J( N; W/ ~5 e木局自亥生之,至卯而旺,至未入库而成局 # ^7 ^3 H/ r: I8 ]4 g* T
火局自寅生之,至午而旺,至戌入库而成局 , T; Q, i( ?& _' t4 T* Q
金局自巳炼之,至酉成器,至丑入库而成局
: U! |6 t. L3 ~( c- a/ M+ a辰为水库 寅卯木入之则生旺成会局 : A& w' k" t L: p
未为木库 巳午火入之则生旺成会局 5 L# t9 r) E4 F: _1 S& s; d. X" j
戌为火库 申酉金入之方可成器成局
# c, ~4 p2 U, j9 g7 B( ?" H* R丑为金库 亥子水入之则生旺成会局
6 V1 B7 A1 |7 x/ q( @六十甲子纳音表 / t+ z6 i* T. {# b; u0 O9 z6 r) t
五行 年号 年命 年号 年命 年号 年命 + h: M; p; ?( \- D
金 甲子 乙丑 海中金 壬寅 癸卯 金箔金 庚辰 辛巳 白蜡金 ) q3 x, D Y3 |( F1 [
甲午 乙未 沙中金 壬申 癸酉 剑锋金 庚戌 辛亥 钗钏金 ! W$ S! O, k) E1 X# t) ?
水 丙子 丁丑 涧下水 甲寅 乙卯 大溪水 壬辰 癸巳 长流水
5 t* K- W, o2 S w. ^丙午 丁未 天河水 甲申 乙酉 泉中水 壬戌 癸亥 大海水
) s7 q7 c( \+ `火 戊子 己丑 霹雳火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甲辰 乙巳 佛灯火 # {0 V6 h- V K( ?
戊午 己未 天上火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甲戌 乙亥 山头火
. U! d% m7 p4 r# i! s土 庚子 辛丑 壁上土 戊寅 己卯 城墙土 丙辰 丁巳 沙中土 " ^# X: W$ V% \' d
庚午 辛未 路旁土 戊申 己酉 大驿土 丙戌 丁亥 屋上土 $ o9 @* h4 ~ F2 O8 R3 P# @
木 壬子 癸丑 桑松木 庚寅 辛卯 松柏木 戊辰 己巳 大林木
* ]# D/ V* \2 }! A0 Y壬午 癸未 杨柳木 庚申 辛酉 石榴木 戊戌 己亥 平地木 + u# J+ O+ g6 @+ q2 K4 v
8 O# K; a/ T' y4 b地支循藏与五行分布 0 f4 U5 T2 e) ?5 l0 ]
地支循藏诀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申藏戊土庚行壬,酉中辛金独丰隆。戌藏辛金及丁戊,亥中壬水甲木存。 : n, Z9 H$ c+ Y+ v4 V& V
子午卯酉(四官)子为癸水之临官,故藏癸水;午为丁己之临官,故藏丁火己土;卯为乙木之临官,故藏乙木;酉为辛金之临官,故藏辛金。 # i4 N1 b( M, r8 C
辰戌丑未(四墓库、冠带之地)辰为乙木、戊土之冠带,水之墓地,故藏主气戊土,其次乙木,癸水为结,水库。戌为辛金之冠带,火、戊土之墓地,故藏主气戊土,其次辛金,丁火为结,火库。丑为癸水之冠带,金、己土之墓地,故藏主气己土,其次癸水,辛金为结,金库。未为丁火、己土之冠带,木之墓地,故藏主气己土,其次丁火,乙木为结,木库。 . O0 x4 d- M: c9 G
寅申巳亥(长生、临官、病之地)四驿马位,藏干皆阳寅为丙戌之长生,甲之临官,申为壬之长生,庚之临官,戊之病地,巳为庚之长生,丙戊之临官,亥为甲之长生,壬之临官,藏主气甲木,其次丙火,后戊土。藏主气庚金,其次壬水,后戊土。藏主气丙火,其次庚金,后戊土。藏主气壬水,其次甲木。 7 \! G8 \8 S0 Z5 K2 K9 k
五行分布基本分数定义子:癸水 20分午:丁火 15分,己土 5分卯:乙木 20分酉:辛金 20分寅:甲木 14分,丙火 4分,戊土 2分申:庚金 14分,壬水 4分,戊土 2分巳:丙火 14分,庚金 4分,戊土 2分亥:壬水 15分,甲木 5分辰:戊土 12分,乙木 5分,癸水 3分戌:戊土 12分,辛金 5分,丁火 3分丑:己土 12分,癸水 5分,辛金 3分未:己土 12分,丁火 5分,乙木 3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