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陈建如 魏伟明 吴金龙 绍兴电力局 6 `2 T0 U, q6 W% J1 j2 F4 M
[摘 要] 安全来自预防,危险在于控制,事故发生在失控之中。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 N. o7 \6 b3 f1 }6 J5 L
[关键词] 危险点 查找 预控9 f( _: [0 v% v; R$ {: b/ p, D
1 b+ T+ i. v# Q" L$ ?6 ~2 h0 y( A0 前言
- V1 F, i2 f6 R9 j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1998年后,各地市局在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面试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危险点预控提出的背景,危险点预控的一般概念以及危险点的特点和产生原因,阐述了变电运行危险点查找和控制的方法。值班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工作任务量大,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点客观存在或潜伏于各个环节中。因此通过危险点预控来确保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 f2 V# e p7 E一 危险点预控法提出的背景) p* Z |) V2 s% q0 F- ~- N5 ~" T
过去在预防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事故的发生方面,主要是采取能源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但在实践中发现,作业人员在编制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过程中,往往受限于编制人的经验和知识面,对整个作业过程的危险性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安全措施的编制上也较多地照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时甚至更为简单,“注意安全”成为习惯性说教,从而导致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 y9 C8 x- O* m6 _) ]+ [# C
5 i+ T5 L0 q/ {二 危险点预控的一般概念
0 N, e* N# w9 b! _危险点是指在生产作业中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和作业人员,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规范操作及习惯违章等。5 P7 ?5 a+ |9 j5 g
所谓危险点预控法就是对电力生产中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等进行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制订防范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事先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控,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
% `( Q6 }8 m! U( I- K1 ?一般而言,危险点的生成有下列几种情况:1、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2、伴随着特殊天气变化而生成;3、伴随着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4、设备检修、维护不周而生成;5、习惯性违章作业而生成。因此,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潜伏性、复杂多变性、可预知性四个特征。
+ Q T: @) d( q. U, V9 s: g+ Y) X* ?+ V
三 变电运行危险点的查找: }. z* j+ L' F& V, g2 ~5 t
危险点的查找,贵在真实。变电运行危险点的查找程序如下:
1 n; ~8 c% N& \# ^. C2 U) Q1、普查:是变电危险点预控的一项基础工作,即实地查看每一设备,查找危险点,进行记录、总结和上报,这是危险点预控数据库形成的重要方法。如某集控站结合安全大检查,通过现场踏勘,从环境和设备实际方面查出平时熟视无睹的很多危险点,如:某110kV变电站35kV开关室内所有开关柜至穿墙套管均无固定遮栏,易触及带电部位;全站各变电所户外建筑物爬梯无护笼;某110kV变电站GIS 110kV就地操作屏操作按钮无防护罩,当“就地/遥控”切换开关在“就地”时易误碰、误动;某两110kV变电站10kV中置柜单独线路改为检修时验电不方便,且档板为金属板,验电时容易引起放电接地等危险点。
, J* s: r3 v" o/ Y2、运行作业过程查找:是变电危险点预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分为倒闸操作中、工作票执行中、设备验收三个部分。# [8 H# e. u6 F' S: z
⑴、倒闸操作中查找是按照华东“六要八步”原则,根据现场设备实际情况,结合变电站典型操作票和现场运行规程,从以下环节查找并确定危险点:是否按“六要八步”规范操作;是否按安规要求做好防护措施、正确使用绝缘用具;特别重要、有顺序关系的操作(如CT切换,代路操作);接地线的装拆;保护改定值;解锁操作等。6 z) k3 S/ ~" M: a6 k' L2 [! T# E
⑵、工作票执行中查找是将工作票执行流程分解,分别进行分析,从以下环节查找并确定危险点:许可时是否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安全措施是否正确、齐全;变更安全措施、增加工作内容、扩大工作范围后有否形成不安全因素;检修中有否擅自使用解锁。. `: S1 J' k1 M: D5 J; z! F
⑶、设备验收,主要考虑设备状态是否恢复至许可状态,个人保安线是否拆除,临时短接线是否已拆除,接线端子恢复正常,保护传动时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 y2 c' O; ?4 [- V9 b6 \3、日常维护、巡视中查找:是危险点预控的反校、补充。应根据不同变电所的特点,从设备、环境对人的影响及环境变化对设备的影响去查找并确定。如进入SF6开关室,大雾天气设备闪络及雷雨天气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伤人;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等。+ ~( B: E' J ]" g
四 危险点的控制( r6 Z" P$ g& j0 ^. `
危险点重在控制、整改,一般用下列几种方法进行预控:
5 Y; R3 n! c3 H# ~& }2 A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年度大修(改造)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也是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在大修(改造)开始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对变电站进行摸底,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周密安排计划,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利用班组会,讨论三措,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对需进行技改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主要存在哪些危险点,如何加以防止或消除。大修(改造)期间每值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装设地点,从而保证在复役操作时不至于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同时也可利用大修(改造)对平常难以整改的进行整改。
8 E3 P1 S7 g3 S; P( w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6 O* I5 F) ^' J" O( r% U- A1 i
如:对运行作业过程中查出装设接地线存在许多危险点,我们采用两端定位法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两端定位法”即依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主要从下面几点作统一要求。, Q. G2 p( e' Z, J! o: }
(1)对于长手柄接地线装设较困难的开关柜,应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方可继续进行内侧相接地。7 t3 h B% b! E( X4 _1 z) {: e
(2)闸刀一侧带电,在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时,选择导体端保证和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
' e ^& C7 x& }( v% w(3)禁止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一侧带电闸刀的另一侧瓷瓶装拆接地线。
T" y5 W1 r5 r% ~% T( z# o- `(4)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功能(可装设防误档板),主变引线桥下方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处接地点,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必须保证唯一性。
/ g- V, [, \5 [# a" a(5)户内接地端都应设置在开关柜、网门(压变、所变消弧检修时)外,防止整副接地线在开关柜内,特殊情况设置在开关柜内必须具有防误功能;: D5 Z1 z8 o3 I: p$ p
(6)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间防误闭锁功能,否则应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 E7 z+ p1 \: z3 I' z0 i2 a(7)对于GG-1A型固定柜,馈线间隔柜内设备检修接地:当母线不同时停役时,接地端优先采用母线闸刀防误闭锁销子;母线同时停役时接地端可选用开关机构下部接地螺丝。主变10kV侧、架空出线线路接地:导体端必须选在后柜门内铜排或铝排上,并穿过后柜门在柜外专用接地螺丝处接地。母线检修接地:导体端应选在相应母线压变柜上方铜排或铝排处。如果一段母线上有两台压变,可选择处于相应母线中间位置上的三相压变柜。
3 h9 f5 l* t, ]. ^0 E(8)对于中置柜,出线间隔柜内设备检修接地:优先合接地闸刀,如工作需要挂接地线,由施工人员自行装设。10kV母线检修时:全部馈线柜改为线路检修状态(手车冷备用状态),电容器柜改为电容器检修状态,压变柜、所用变改为检修状态,主变10kV开关柜和10kV母分开关柜改为检修状态,在电源侧(如母分、主变)悬挂接地线,母线上不再装设接地线。0 Y0 @5 `6 y) D" ~8 v# N# Q
我们对照变电所具体设备,对所属的11座变电站的需装设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均进行了统一并固定,并按照规定进行了标志。这项工作对于目前集控站管理方式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管理尤为重要,因为集控站值班员要面对11座变电所,设备往往不很熟悉,采用接地线定位法后,首先保证了接地线装设位置的统一,使运行人员在操作同类设备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对接地线实现强制闭锁,从技术措施上加强了接地线管理;再次是可以强化下步操作对上步操作的复查监督功能,有效防止漏拆接地线。
* F% ~+ Q/ \( t9 F+ A* y9 M7 k又如:利用操作文件包,推行典型操作。110kV及以下变电站大修时,根据检修部门拟定的典型检修模式,结合调度部门的典型停电顺序,制作大修操作文件包,实行典型操作。自2003年至今均采用了该模式,通过操作文件包提高了倒闸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停复役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运行值班员的操作技能。
- p7 Q5 A7 `% r+ C0 S' _2 \! Z) B3、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预防措施
: i, k* M" P" I! p0 i6 o$ b- X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分析事故原因,结合集控站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9 [! Q+ F5 K0 W2 p4、充分运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0 ~8 \; W: m1 W$ a4 ?- ]9 n
资料统计:82%的事故原因是习惯性违章,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起作业的因素,因此,规范人的行为是实现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一整套安全保证制度,建立全过程的用人激励机制,可保证预控体系的顺利实施。
; v. H$ c0 X+ y2 P! @+ N% X五 结论! e1 D3 b/ d; K K
危险点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从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危险。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纠正习惯性违章,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更有利于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使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可控、在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