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657|回复: 4
收起左侧

[转帖] 歪说ISO90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0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言& l, _& \8 V$ x' J# w5 ^
    从第一次接触ISO9000到现在,算来已经十年有余了。
! Z% ?0 z! I' Z& I    这十年多来,我曾在几家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就职,断断续续接触了不少ISO9000的理论与实践(只有一段时间做管代,其他的时间是技术工作、质量工作)。, i3 o! n1 k# H
    十年过去了,有许多关于ISO9000的话,留在心里。所以就在这里写了下来。0 a; v9 \- [8 \% M% P: C; r6 s3 u
    这里的一些话很是偏激,有些根本就是“歪理邪说”(也许不是)。本来想给这篇文章起个题目叫“ISO9000误读”,但是 这话容易引起误解(“误读”的主语是谁?)。还是说自己吧,不是别人的“误读”,而是我的“歪说”吧!
% P0 h. z% z8 l* ~. j    因为要说的话很多,所以文章比较长,但却没有条理,可以说是写“日记”,就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我写这个东西,不需要考虑别人看了以后的感受,也不需要刻意让别人去接受我的看法,所以我是“想说就说,我说了”(仿石光荣语),这就够了。2 j7 m! V, ?. S1 T8 K7 W% S
注:文中引用的标准,如未注明,均为以下版本
4 u$ D5 k( L1 k! Q" F6 o- a1 H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0 v8 R& ~% x" Z( Q- O5 p( d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4 X) b: n5 g7 r, W, W, G2 Z9 `GB/T19011-2003/ISO19011:20023 w) D2 `1 M- o: q7 x
GB/T28001-2001* m# c4 u0 s0 Y  V
ISO/TR 10013:2001  GB/T19023-2003
, v! J1 w, R3 x$ Q5 L(一)
' S' U* V$ M" d( Q/ s9 H这十年,我在ISO9000路上是怎么走过来的?% I5 @* g) s% _7 F1 L% T3 @
1996年,我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企业约有员工一万人。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了ISO9000,接受了培训,成为企业内审员。后来又参加了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整个过程,参与了体系文件的编写和试运行;作过多年的内部审核工作;接受过多次第二方和第三方对企业的审核工作……
* t, g# R$ R( a! X& J5 T0 Z8 u" d2000年以后,来到另一家国营企业工作(规模更大,两万人),参与其中一个部门的质量体系建设、文件修改和几次内审、外审(二方、三方)工作。
5 f3 Y7 w& o8 J4 E' L7 ]+ C# B后来来到一家私营企业,规模很小,只有几十人。我作为管理者代表,从头到尾主持了整个体系的组建和运行工作。期间,又应几个私营小企业之邀,协助其进行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和迎接外审工作。
3 h; M4 l9 p. L" f这就是我的十年。
& A8 L- z& m9 L( F! B对于大企业和小企业都是怎样搞ISO9000的,我这十年都经历过了。
" M  X" d+ S5 l7 l% p! p( y5 {, G唯一的遗憾(或者说缺憾),就是没有经过外资企业和实行外方管理方式的合资企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干的。3 Y, e. e) e3 \) k
不过有我这样的经历,应该说,在国内企业中搞质量体系,我有了一点体会。% g4 l1 z6 x$ w$ h* B  k
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份东西的原因。* N& Z+ F0 K. C( @+ I
(二)- \2 u$ D8 Q1 S. H% `" z) m
2.1   ISO9000精神# |# q* W2 |5 D' t4 O/ n
    ISO9000标准博大精深,是多少年来管理专家研究成果的总结。3 Z* _3 M$ r8 Q2 h( x7 U! @8 o
    要想把9000标准理解深、理解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 O+ ^# a2 l$ P    ISO9000标准的精神,或曰实质,这个在各种文件、宣讲中已经讲得太多了。他们说过的,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一类的,我不想再说。只想说些不一样的,或者用现代话说,叫做“另类”的。 我觉得,正是这些人们说的太少的“另类”的东西,造成了我们对90000标准理解的误区,造成9000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U4 q, j9 A6 q/ |7 \- ]8 \) j0 f* n5 G7 {+ R! s8 _
1,
: i. x' e4 w* o6 q2 b/ ^        ISO9001:2000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ISO9000:2000第0.1条)既然是战略性的,就需要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首先分析组织内部的各种需求,第一项需求分析就应当是——我们的组织需要这个东西吗?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大部分企业没有做这种需求分析。为什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答案各种各样(不是官话,而是心里话):“因为形势所迫”、“因为市场的需要、客户的要求”、“因为大家都有了我不能落后”……这样的需求不是内在的、自发的,而是外部的、强制的。正是由于我们的组织缺乏内在动力,致使质量体系的推广和运行工作受阻、流于形式。
8 B6 u1 {4 a$ j2 v( X; `' M0 U; W    真正的动力在哪里?应该在企业内部;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的急迫需要。要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心情,才会有ISO9000的春天。
4 Y$ \- D3 p4 r' y; _    一个企业,首先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才会有对ISO9000的诉求。有了诉求,才会真正去做。而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有一些虽然有了制度却没有提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推行质量体系,取得了质量“通行证”,反而就忽略了企业的基础建设。这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高楼。不但高楼建不起来,反而把沙滩破坏殆尽!* A" \7 X, }( z, p; ?% [  J
    就我这十年来所见所闻的范围,没有见过哪个企业是因为急需提高管理水平而求助于ISO9000的,另一方面,也没见到哪个企业因为搞质量管理体系而使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的,没见到哪个企业因为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而使产品质量因此有了保障的(还不用说提高)。
  z- }8 c3 p# E6 k    大多数企业的ISO9000质量体系根本就是摆样子、应付审核,骗证的。没有几个企业真正在做。因为这东西根本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n$ U, ]6 o! e" Q5 Z  x+ f" {! C0 E
    我想用一句尖刻的话来形容一下我们十几年来推行ISO0000的工作:“这是一个没有市场的、自作多情的推销,是一个没有观众的管理专家的舞台表演。”【注:我说的“市场”当然不是金钱,而是大家“需要的程度”】3 i% Q) T0 i: M; v6 |9 x3 R. C) n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实际情况。起码到现在,符合我自己看见、听见的实际情况(前面我说过,我没见过外资企业和实行外方管理的合资企业的情况)
  a/ v6 b8 Q6 K% M9 {    听说过这样一个合资企业(实行外方管理)的故事。在作9000认证之前的几年,他们已经在企业内部作9000体系的运行工作。他们完全实现了企业的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9000标准来作管理。其严格程度从下面这个做法就可见一斑——他们规定体系的内部审核频次是:每月一次!等到要做9000认证的时候,审核机构去了两个高级审核员,楞是没有提出一个不符合项来(不是敷衍,而是真的提不出来了),一次顺利通过。这就是自我约束的效力,是企业自我动力使然。
发表于 2009-2-13 15: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继续啊,深有同感,现在搞9000认证纯属鸡肋,原来只是要一个市场通行证,现在这个通行证已经没有用了,做为一个施工企业,工程招标和投标基本都不再要求有9000认证了
发表于 2009-2-14 0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iso9000文件写得好,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发表于 2009-2-15 2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说得好。9 q( f  O/ f& k6 w6 Y; n7 A5 o
为什么中国多数企业总是想得到,说得到,做不到呢?
发表于 2009-2-16 0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就是拿钱 糊弄人的玩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