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3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品质与成本
谈论这个问题,首先从思想意识上纠正一些错误意识:
; }: I0 Y' T* a一、大多数国内制造业生产部门的领导,这句话经常挂在嘴上“质量太严了,根本无法生产,发不出货还谈什么企业效益”?质量控制,何谓严,何谓松,按图纸要求生产,这就是质量控制。2 g1 N( l0 b, K0 z
工厂能不能生产,拿到图纸时就能判定。
% e M- q# p/ h如果能生产,就按图纸要求生产。; ^+ C( Z+ U# L Q! v
如果不具备该生产能力,就通知客户另寻工厂。
* \5 v" `: c" z: T/ b质量控制部门只是按照图纸要求监督生产,说直白了,就是害怕生产人员不自律,如果生产人员都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生产,何必再让质控部门再来检查一遍,应该知道:合格产品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过程控制是关键。
$ }8 T6 b% q# [, u& L% V8 i二、所谓的“严”、“松”,就是意识问题,未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生产。2 w- Q/ G/ w/ e2 c A' B
图纸上都有具体说明,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图纸和技术要求就是标准。* ~% K# D) s. \6 E; V P, G' I
三、如此简单的道理,很多工厂的部门领导不能坦然面对。人性使然。% w) ]7 U6 `4 ~$ Y
四、如果都严格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生产,废品少了,返修返工少了,客户抱怨少了,不会因废品导致发货计划频繁改动而导致抱怨、甚至索赔。部门之间的扯皮也就少了,用在工作上的精力也就多了。
( I$ H0 ? c N3 `* N1 i由此看来,品质对成本的贡献及其大,但是能真正实现,所有员工的意识需要变。
, U5 {" }/ J; [0 w: ]5 l
) B! ]9 Z: F4 j* }[ 本帖最后由 tpyxy 于 2009-1-13 17:2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