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261|回复: 2
收起左侧

[机械制造] 中国造船业遭遇撤单风暴 撤单量占全球1/2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2: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造船业遭遇撤单风暴 撤单量占全球1/2  

  12月的第一周,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情绪在中国造船企业中迅速蔓延开来。
  12月1日,香港媒体援引英国海事媒体《劳氏日报》的报道称,现在全球共有14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的订单已被取消。其中巴西淡水河谷(Vale)在江苏熔盛重工订造的VLOC可能已被取消,数量可能高达12艘,订单总值16亿美元(约109亿人民币)。
  此外,还有消息称,希腊船公司Vafias计划暂时冻结原定在2011年至2012年付运的2艘苏伊士型油轮订单,这2艘油轮原定也在熔盛重工建造。
  熔盛被“撤单”?
  不过对于上述的撤单之说,熔盛重工董事长兼总裁陈强很快予以否认。
  12月3日,陈强向本报记者解释,淡水河谷是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公司,而熔盛的股东“高盛、D.E.Shaw不是别人想象的一般的股东,我们一旦起诉它违约,它的股价就会受到极大的波动和影响。”
  此外,陈强表示,在双方合同生效后,淡水河谷再取消订单,就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它敢宣布违约,一旦熔盛重工索赔,它就会损失很大,赔偿金要高达几亿美元。
  记者从陈强处获知,淡水河谷和熔盛重工的订船协议是在四个月前的8月3日在上海签的。根据合约,熔盛重工将为淡水河谷建造12艘载重40万吨的超大型VLOC。由于订单总价空前,一时引发全球关注。
  陈强说,双方的造船合同生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双方在正式的合同上签字;第二是熔盛重工需要在12月31日前开出银行保函。“第一个条件我们在8月3日的签字仪式上就具备了,至于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天中国银行正在帮我们开保函。”
  正是由于双方已经签了正式合约,陈强对外界所传之事大为不解:“美国一家媒体在两周前专访淡水河谷的高层时,他们还表示会坚持这个项目,该项目是淡水河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一周后就改变了。”他补充说,根据他了解到的信息,淡水河谷目前已经在筹集资金了。
  陈强认为,目前撤单之说,非淡水河谷正式公布的,所以不具真实性。
  陈强说即使做最坏的打算,淡水河谷真的撤单,熔盛也不会吃亏。由于订单是2012年交付的船只,按照熔盛的规划,2009年下半年船只才开始建造,“这样我们可以提出索赔,首期付款就占总额的20%以上,我们不用造船也可以获得20%的收益,甚至比造船的收益还要高”。
  而对于希腊船公司计划暂时冻结熔盛重工油轮订单的消息。陈强表示,“这笔订单双方并没有签约,目前只是在谈判,由于船东那边的银行出了点问题,双方的谈判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最后决定。”
  中国船厂占一半?
  尽管熔盛重工方面否认了两笔撤单传闻的真实性,但中国船厂遭遇船东撤单的风险异常之高,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上周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之一的江苏太平洋造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英国媒体表示,将于本周赶赴德国汉堡同西方客户召开紧急会议,以便向客户表示公司有能力交付订购的船舶。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船厂担心客户撤单关系密切。
  而近期新加坡平洋航运(Pacific Carriers)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被取消的新船约为382艘,其中241艘是干散货船,中国船厂被取消的约占总量的一半,初步统计约197艘船,合计1966万载重吨。这个数据超过了去年中国整个的造船完工量。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7年中国船厂的造船完工量为1893万载重吨。
  对此,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杨新发表示,要准确地估算出撤单的数量十分困难,因为撤单背后的原因复杂,“首先从船东方面看,可能因为银行的资金筹集方面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海运市场不景气,这在估算中就牵涉到已经是取消意向中要签的订单,还是已经签的订单。其次还有一些是船厂认为现在造船不合算,与船东协议取消订单。此外还有一些是对一些改造船的订单可能取消了,不是新建船的订单取消了。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很难有统一的口径和核算标准”。
  杨新发还表示,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上海的造船企业目前尚未出现撤单问题,其他地区的情况他不方便发表评论。而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江浙、华南和东北地区除了中小船厂不断传出撤单消息外,部分地区的民营大中型船厂还开始出现类似苗头。
  另外,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研究中心的一份资料显示,由于船东融资问题,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遭遇撤单,广州黄埔区一造修船企业仅10月上旬一周时间内,就连续被撤掉两个油船改散货船的订单,直接损失4000万美元。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撤单有时候也是国外船东趁机压低船价的策略。“除了已经付出首期预付款尚未开始建造的船只外,已经开始建造的船只都有此类风险,如果是已经建造到第二第三期第四期的船只,船东撤单弃船,这样的船就有可能成为‘烂尾船”,如果是通用船,船厂还可以再寻找买家,如果是船东特别定制的船,船厂除了卖给原来的船东,没有其它的买家可以销售,这样的话,船厂除了与船东协商降价销售外,别无出路。”
  船东的新忧虑
  奇怪的是,在一些庞大的撤单数字之下,几乎所有受采访企业都否认了撤单事实。
  业内知情人士称,船企之所以否认,是因为担心会影响公司下一步运营。
  “新接订单少了,手持订单如果再大面积遭遇撤单的话,那对造船企业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尤其造船业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根据申银万国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9月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为693万载重吨,同比减少66%;1月至9月共新接订单14285万载重吨,同比减少26%。
  “几乎没什么大的新订单,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扬子江船业企业管理科科长张耀说。
  熔盛重工的陈强也表示,下半年以来除了淡水河谷的大单外,公司新接的订单并不多。
  新订单减少对现金流造成很大压力。据了解,熔盛重工原计划年内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用于公司第三期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目前的情况下,上市的事情我们仍然在做,但是还要等市场行情回暖。在目前的背景下,我们的第三期项目是否如期去建不好说,因为我们不希望通过银行的临时贷款去解决这个问题。”陈强说。
  陈强同时表示,在新接订单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没有大量手持订单的中小船厂压力尤为明显,“等于没有单子做了”。
  此外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友生的说法,中小船厂由于信用有限,在建造船厂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因而一般会将一部分新接订单的预付款投入到固定资产中,再不断通过新接订单的预付款保证其建造中的现金流。“一旦新接订单大幅减少,就可能出现大量违约和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2-16 1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2-16 14: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芯片业成经济危机重灾区:厂商集体休假

 “有没有好的工作可以推荐?”在一次芯片业聚餐会上,英特尔中国的一位工程师叹息道。

  “现在还能跳到哪里?”台积电在上海的一位工程师称,对方已很幸福,自己目前被强制休假,工资减少了20%。

  两人的对话很快将这次聚会变成了一场诉苦会,而这正是当下芯片业的真实写照,位于电子消费产业上游的芯片业正在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重灾区”。

  休假潮

  “目前台积电上海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仅为30%左右。”据台积电上述员工说,公司最近出台了“强制休假”的措施规定,非生产线操作员工每个月至少休息8天,也就是“做三休四”,生产线操作员工休假的天数更多,每月实际只上10天班。

  位于上海另一角外高桥保税区的英特尔上海公司近期也发出通知,为了节省成本、清理库存,员工们被告知年底停产两周。

  中芯国际一位内部员工也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停发加班费,并规定年底休息1月,相应级别以下员工年底减薪30%。

  另一家芯片巨头AMD则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全球成本控制行动”。在近期发给中国区相关员工的一封邮件中,大中华区领导团队被要求按照这一行动计划尽快开展行动。按照计划,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员工必须在年底之前修完年假。“如果带薪年假不休,员工离职时公司必须要拿钱补偿。”AMD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承诺“不裁员”的公司来说,让员工进行休假成为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在此之前,包括新加坡特许半导体、NXP公司、德州仪器、飞思卡尔、nVidia等主流半导体公司已陆续出台了裁员计划,国内方面、上海宏力、杭州士兰、杭州友旺、北京中星微等公司也已展开裁员,裁员幅度从10%到20%不等。

  “叠加效应”

  裁员和强制休假,不过是芯片业面对金融危机时最直接采用的两招,更多的行动仍在继续。

  不久前因为资金压力,AMD剥离了其制造业,与阿拉伯一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最近,AMD又突然宣布,退出新合资公司10%股份,显露了其财务状况的严峻性。

  根据iSuppli最近公布的2008最新半导体企业排名榜,财务情况较好的英特尔仍占据第一,但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仅有0.4%增长。

  亚洲是全球主要的芯片制造基地,由于电子产品销量和价格下滑剧烈,亚洲芯片制造商普遍承受了巨大压力。三星电子预计近期将公布巨额季度亏损;世界第二大NAND闪存生产商的东芝电子已宣布暂停两个工厂的芯片生产;而台湾半导体企业,特别是内存制造商,由于未能及时消化库存,包括力晶、茂德、南科、华亚科等多家企业在7-9月出现巨额亏损。

  芯片制造商们供应了包括PC、笔记本电脑、手机、mp3等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主要核心部件。一份由权威分析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近期笔记本电脑需求正在萎缩,并且订单也在被取消,持续的金融危机正驱使消费者购买低端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这最终将对芯片制造商的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

  宏碁电脑一位销售经理接受采访时说,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了笔记本电脑行业,一个是发货量降低,此外消费方向正在向低端廉价产品转移,“这种趋势将向整个芯片行业延伸”。

  另一大芯片供应市场——手机领域的情况也不甚乐观。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本周表示,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第四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将低于原预期的3.3亿部,同时还预计自己的全球市场份额会下降。这是诺基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第二次下调预期。

  国内包括TCL、夏新、波导等在内的手机厂商则全线亏损。被称为“山寨机之父”的联发科11月的运营数据出现明显下滑。联发科11月营业为6196百万元新台币,较10月份降33%。

  当消费电子产业遭遇普遍性购买力衰退时,来自PC、手机等各类产品的需求衰退的“叠加效应”很容易集中作用在上游芯片厂商,使得芯片业成为当下不景气指数最高的电子产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过去18个月,电脑和数码相机存储芯片价格下跌了9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