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752|回复: 7
收起左侧

[历史] [国史大纲][钱穆][PDF]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国史大纲(PDF) 钱穆, I! F$ e5 s% m1 v# b
  此书系钱穆先生于抗战期间写成。书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及各时期的特点的阐述在中国史学界无出其右。富于文彩,读之荡气回肠。此书曾被列为国民党统治者史学的代表而受到抨击。史学爱好者亦可一读,高下自然在心。8 _  s6 ]) o" q8 F2 I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有两万字的导言(引论),于全书出版前,先在报纸上发表,一时曾经引起学术界、知识界的极大注意,成为西南联大师生议论的焦点,盛赞者有之,非议者有之。以后全书印行前,又被当时重庆审查机关认为“洪杨之乱”应改为“太平天国”始可通过,后经作者坚持,才得以原样出版。
8 j* g( b) M, p0 ^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 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易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提出,先秦时期,儒、墨二家是后来诸子各派的发端,由此分源别派,旁通四达,互相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他在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如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世传说亦不可轻信,遂详细考辨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陈、至蔡、及晚年居鲁等,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如对晚清今文经学家如谬平、康有为等认定刘歆伪造古文经一呈,钱穆撰《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否定了今文经学家的观点,了结了晚清道咸以来的经学今古文争论的公案,在北方学术界一举成名。。此外,钱穆对宋明理学尤其是朱熹之学、对清代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等,都有很深的研究。 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传统,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闻名海内外。 钱穆重视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并给予其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晚年的钱穆比较偏重于文化哲学的研究,并就中西文化的问题作了很多深入的思想考,在其一生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载于刘梦溪主编的《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中,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新的体认,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即在此。”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2 P8 d2 o" T# y: u2 ?

2 O. j  D1 f0 Y9 x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4 F- v6 M+ p/ R1、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B+ p4 G  ]6 s0 D. k: D( a
2、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 P9 I# _- V8 c2 i3、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
6 l0 w$ p- ^0 P5 M" q0 S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展。
( o& f  {: k. w(以上文字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1.rar (1.95 MB, 下载次数: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4.rar (1.95 MB, 下载次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4.rar (1.95 MB, 下载次数: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6.rar (1.95 MB, 下载次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7.rar (1.95 MB, 下载次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国史大纲.part09.rar (1.95 MB, 下载次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共11个文件,已发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